本報記者 方家喜 北京報道
據財政部統計,截至2002年底,中國國有資產總量共計118299. 2億元。龐大的國有資產如何看護、保值增值,成為國人共同關注的焦點話題。
分析認為,造成國有資產流失在于程序和實體兩個方面的原因。程序方面主要是在國
企改制的過程中,管理者往往在資產評估、交易等違規操作,造成國有資產非法流向個人的口袋。實體方面主要是管理者在企業日常的經營中,利用全力非法占有國有資產。
低估價值和封閉交易
江西省國資委的一位人士告訴記者,“低估資產的價值,是造成國有資產流失的前題。”據他觀察和分析,一些人為了多撈國有資產,充分發揮想象力,“創造”出了多種虛假評估方式。
直接進行虛假評估。如故意對某些財產不評估,故意對某些財產低價評估,或者利用各種會計手段,將企業的凈資產作低、作為負數。前兩種方式過于露骨,最后一種方式最為隱蔽,在企業改制過程中最受“鐘愛”。
以賬面價值代替實際價值。某項資產的賬面價值與其實際價值往往有天壤之別。
隨意確定評估有效期。評估報告都有一個有效期,一般是一年。借用這一年的有效期,原經營者可以將大筆國有資產充實到待價而沽的企業中,但在購買時卻仍然按照評估報告確定的價格進行購買。
中國社科院經濟研究所的韓朝華分析認為,上述現象的出現,主要是因為缺乏明確的改制規則導致改制過程中國有資產處置不當(資產評估不當、資產轉讓程序不當等等),它使得極少數掌握國有企業資產處置權的政府官員和企業領導人利用手中職權侵吞國有資產,成為難以遏止的浪潮。
河南省國資委的調查認為,國有資產交易中出現的違規一般有五種:封鎖信息;限定交易人;縮短交易時間;串通投標;將拍賣轉為變賣。
非法轉移
據分析,國有資產在評估和交易中流失,更多的是表現在近幾年國有企業的改制和改革過程中。而需要引起更多注意的是,國企在日常運營中的資產流失。
有專家指出,這種“細水長流”似的流失更為隱蔽,也更能持續,所以其造成的國資流失量也就更大。
公然占有。除了常見的貪污、挪用、私分等方式外,通過公開的報酬占有國有資產也是重要手段之一。公司是股東的公司,董事和員工的報酬應當由股東確定。一些國有企業的經營者和員工卻自己把自己當做國有公司的股東,自行決定自己的報酬,將國有企業的股東收益分配給自己 。
轉移主營業務。一些國有企業以“甩掉包袱輕裝上陣”、“積極解決下崗工人的再就業問題”為幌子,成立一家或是幾家三產企業,將企業的主營業務“剝離”給這些三產公司,三產公司每年只上繳固定利潤,余下部分三產公司自行支配,進而轉為承包經營者的個人收益。隱諱一些的做法是直接占有三產公司的股份,按照股份分紅。
違規對外擔保。很多國有企業“熱衷”于擔保、借貸。對外違規擔保、借貸,近年來已經成為國有資產流失的一個巨大黑洞。國家審計署審計長李金華在2003年全國審計工作會議上指出,僅由于違規借款、擔保等事項,2002年國家的損失就達72.3億元。
偽造利潤而損失。一些國有企業經營者為虛報業績,往往花巨額款項偽造利潤。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