財經(jīng)縱橫新浪首頁 > 財經(jīng)縱橫 > 新評談_焦點透視 > 正文
 

政府建立規(guī)則自我調節(jié)留給市場 平準基金應慎行


http://whmsebhyy.com 2005年04月11日 16:59 《全球財經(jīng)觀察》

  即使在非常時期,市場能自發(fā)完成的任務,仍應盡量留給市場;政府則應著力于完善規(guī)則、體制等的基礎性工作,這是我們的一貫主張

  在證券市場嚴重背離國民經(jīng)濟基本走向,或者出現(xiàn)重大波動的時候,政府施以援手,我們是樂見并歡迎的;但具體到平準基金的提議,我們則持相對謹慎的態(tài)度。

  股市干預基金(Intervention Fund)也稱平準基金(Stabilization Fund),是政府通過特定的機構以法定的方式建立的一種證券投資基金,通過對證券市場的逆向操作,熨平 “非理性”證券市場的劇烈波動,以達到穩(wěn)定證券市場的目的。

  從“國九條”、“溫六點”,到“尚五點”,中央政府和主管機構力挺證券市場的意志和決心清晰可見。以政策之手對證券市場進行綜合治理,全面根治積年陳疴,我們樂觀地相信,中國證券市場應該有能力也有足夠的智慧解決絕大部分體制性障礙,至少取得與國民經(jīng)濟發(fā)展水平相當?shù)闹卫硭。事實上,我們也看到證券市場的一些基礎性改革也正在穩(wěn)步推進,盡管步履蹣跚,但已初見成效。

  與此同時,卻有部分業(yè)內人士、甚至監(jiān)管者力推設立平準基金,盡管監(jiān)管者對此三緘其口,平準基金入市的傳言還是卻漫天飛舞。提議固然無可厚非,但是,監(jiān)管者應該清楚,目前平準基金設立的條件并不充分。在此情況下,我們建議,監(jiān)管機構應該果斷澄清謠言,慎重研議該項措施。

  在證券市場的艱難時期,政府以有形之手加大力度進行基礎改革是應該的,而建立健全市場基礎和樹立市場信心應以產權的保護為基本原則。證券市場既是中國經(jīng)濟改革的薄弱環(huán)節(jié),也牽涉到更為宏大的國企改革和金融改革,在該領域依靠市場的自發(fā)力量完成改革和調節(jié),短時期內基本沒有希望,但這并不等于政府可以全面干預市場。即使在非常時期,市場能自發(fā)完成的任務,仍應盡量留給市場;政府則應著力于完善規(guī)則、體制等的基礎性工作,這是我們的一貫主張。

  眾所周知,在成熟的市場中,市場指數(shù)低迷與否屬于市場自身的問題,也能依靠自身力量解決;監(jiān)管機構是市場的守夜者,而不是指數(shù)的監(jiān)管者;監(jiān)管者不能同時也是參與者,應該努力避免“既是裁判,又是教練員”的雙重身份。這是13年證券市場實踐得出的真理。我們回顧2004年中國海外IPO(上期封面故事)發(fā)現(xiàn),隨著中國經(jīng)濟基本面的改善,那些抨擊中國上市公司缺乏治理、回報率過高的不實之辭,完全是自欺欺人;居民儲蓄高達近20萬億人民幣、外國直接投資高達600億美元——盡管中國仍然不是資本過剩型國家,但缺乏資本的托詞也是無稽之談。中國有大量優(yōu)秀的公司,這些優(yōu)秀的公司又存在巨大的融資需求——中國并不缺乏投資資金,那么,中國資本市場到底缺乏什么?是信心。為什么缺乏信心?很簡單,吳敬璉先生多年來一直抨擊的、一個信息不對稱的、制度設計有缺陷的“賭場”,又能期望誰肯來玩呢?

  因此,以史為鑒,大膽學習,建立健全證券基本法規(guī);堅決加大保護中小投資者、懲處違規(guī)違法者的力度;吸引大型優(yōu)質公司國內上市、提高上市公司質量、督促完善上市公司治理結構;加強信息披露,放寬資金準入政策等這些基礎性的工作,才是政府應該著力推進的。

  幾乎所有的全球投資機構和金融服務機構對中國市場的未來都信心十足,而且,在過去的12年里,也實實在在地分享著中國經(jīng)濟高增長的成果。一旦制度建設工作得到實質性推進,中國國內證券市場的體制得到根本改善,中國境內投資者有什么理由會對其失去信心呢?證券市場景氣程度,或者具體說到“指數(shù)”,反應的是市場信心和市場行為的結果,正是檢驗相關監(jiān)管者的改革成績的指標,而不是其作為“改革”的對象、政府調控的目標。

  作為相關監(jiān)管者,更不能以市場為名,以改革為借口,行改善政績之實。說到底,以平準基金調控指數(shù),對于監(jiān)管者來說,仍然是脫不了“政績”觀的表征;對于部分學者而言,則是不明市場本質而開下的一劑治標不治本的“苦藥”,實乃江湖郎中之所為。

  縱觀其他的成熟市場,平準基金使用條件極為嚴酷——用在“不可抗力”導致重大衰退或者危機之時。迄今為止,只有美國在1930年代大蕭條、日本1980年代股市崩潰、香港1990年代遭遇東南亞金融危機和對沖基金惡意沖擊等極少數(shù)情況下使用的個別案例。所謂“不可抗力”,要么是境外對沖基金的惡意沖擊,要么就是整體性經(jīng)濟或金融蕭條。顯而易見,中國證券市場頹弱之局面與上述情況有著根本不同:既無外力沖擊,也無金融或經(jīng)濟危機之憂,而是證券市場的基礎制度不完善造成的。

  從可行性角度來考量,在中國特有的基礎性制度不完善、監(jiān)管者還承擔市場功能的情況下,平準基金何來全球性操作經(jīng)驗?人才和制度何以保障其公平、合理和有效的使用,而不至于成為另一個黑幕和丑聞呢?從世界范圍來看,也僅有香港等極少數(shù)地區(qū)有成功的先例,日本即使有類似的基金設立卻至今沒有拯救低迷的股市。支持者不應閉門塞聽,僅以香港盈富基金為先例。

  對此,我們堅持認為,平準基金應該慎行。


點擊此處查詢全部平準基金新聞




評論】【談股論金】【推薦】【 】【打印】【下載點點通】【關閉




新 聞 查 詢
關鍵詞
繽 紛 專 題
春意融融
綠色春天身臨其境
摩登老人
摩登原始人登場啦
請輸入歌曲/歌手名:
更多專題 繽紛俱樂部


新浪網(wǎng)財經(jīng)縱橫網(wǎng)友意見留言板 電話:010-82628888-5174   歡迎批評指正

新浪簡介 | About Sina | 廣告服務 | 聯(lián)系我們 | 招聘信息 | 網(wǎng)站律師 | SINA English | 會員注冊 | 產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 - 2005 SINA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權所有 新浪網(wǎng)

北京市通信公司提供網(wǎng)絡帶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