財經縱橫新浪首頁 > 財經縱橫 > 焦點透視 > 強制分紅制度將出臺 > 正文
 

派息總金額達160億以上 轉折之年期待理性分紅


http://whmsebhyy.com 2005年03月18日 09:10 解放日報

  一個價值推進的市場、一個能夠讓投資者不斷進入的市場,應該是一個能讓各類投資者持續得到足夠回報的市場。

  不分紅、少分紅的股市“鐵公雞”,如今似乎在轉向。

  2004年上市公司年報的一道亮麗風景:滬深兩市上市公司首次出現大面積分紅。截至
目前,在已披露2004年年報的300多家上市公司中,七成以上公司公布了分紅預案,且派息總金額達160億元以上。

  “只要大家形成共識,今年就是資本市場的轉折之年。”中國證監會主席尚福林日前表示。上市公司如此慷慨分紅,是否透露了股市轉折的蛛絲馬跡?

  逼出來的分紅潮

  上市公司長期不分紅、不重視投資回報,是股市一大硬傷。中國證監會在去年底出臺了《關于加強社會公眾股股東權益保護的若干規定》,對上市公司分紅采取了一定的強制措施:將上市公司分紅與再融資資格直接掛鉤,即三年不分紅不能再融資。

  這一政策的積極意義不可否認,它直接推動了上市公司大面積分紅派現,一定程度上維護了社會公眾股股東的權益。但客觀上卻讓這波分紅潮,多少帶了些“逼出來”的意味。

  “作為再融資的通行證,分紅也就成了上市公司為自己留下圈錢的后路。”市場分析人士黃湘源說。從眼下上市公司紛紛推出分紅方案來看,在派息幾毛,甚至幾分、幾厘的同時,不少上市公司毫不客氣地推出再融資方案。據統計,截至目前,有再融資計劃的上市公司已達80家左右。如泰豪科技(資訊 行情 論壇),每股0.28元利潤,派息0.05元后,卻有3500萬股的增發計劃。金山股份(資訊 行情 論壇)同樣在每10股派0.23元后,將發行4億元可轉債。分紅派息似乎成了一些企業“將欲取之、必先予之”的手段。

  除此之外,為迎合保險資金、養老資金和企業年金等長線資金所謂的“價值投資”,作秀分紅,也成為某些上市公司炒作股價的手段。黃湘源認為,一些業績較差的上市公司為配合主力炒作股價,甚至不切實際推出高比例送配方案,為股價的日后運行埋下不少風險。

  最經典的例子來自“德隆系三駕馬車”。在過去幾年中,新疆囤河、湘火炬(資訊 行情 論壇)、合金投資(資訊 行情 論壇)均可算得上是A股市場中送配分紅最為積極的股票。新疆囤河曾在1997年、1999年、2000年、2001年、2002年五次擴張股本,復權后股票價格曾高達187元,但最終難逃回落,跌至10元以下。湘火炬、合金投資也是如此。看似誘人的上市公司連續轉增股本,卻都成為掩護主力操縱股價的保護傘。

  不公平的代價

  分紅是好事。但分紅卻繞不過“公平”這道坎。

  根據新興鑄管(資訊 行情 論壇)日前公布的2004年年報,該公司將每10股派現10元(含稅)。按新興鑄管2004年8.84元的平均股價計算,流通股股東若持有一年,扣除20%的紅利稅,投資回報率達到9%,這在市場上已是非常高的了。但非流通股股東按每股面值1元計算,其年回報率更是高達80%。

  相比之下,非流通股股東比流通股股東付出較低成本,投資回報卻通常是其的幾倍,十幾倍,甚至幾十倍。“原因在于,內地上市公司股權分置必然帶來同股不同利。”黃湘源認為,盡管管理層一再提出要保護流通股股東合法權益,但在股權分置這一根本性問題沒有解決前,不公平是不可避免的。分紅的真正受益者,永遠都是以大股東為代表的非流通股股東。事實上,分紅越多,中小股民付出的不公平代價也就越大。因為上市公司高派息,往往會成為大股東利用分紅套現、甚至掏空上市公司的一種手段。

  分紅后的除權,也讓中小投資者付出了不公平的代價。在除權制度下,股權登記日的第二天一開盤要先把分紅除去。假如投資者1股分得1元紅利,股權登記日那天收盤價為10元,第二天開盤時昨日收盤價當9元計算,因此股價必須再漲至10元,投資者才能獲得1元錢(未扣稅)的回報。而在目前股市低迷行情中,股價上漲實為不易,大多數中小投資者很大程度上被取消了分享收益成果的資格。而非流通股股東卻是實實在在得到了這筆回報。黃湘源稱,這種引自國外成熟市場的除權模式,只有在可流通的市場中才能真正體現公平。

  此外,對于目前20%紅利稅,也有不少專家提出質疑。上市公司分紅征收個人所得稅,其實是重復征稅。上市公司在上繳了33%的企業所得稅后,剩下的理應是全體股東的。20%的個人所得稅,無疑大大縮減了投資者的實際收益。

  投資回報與企業成長

  上市公司分紅,往往與其成長性相關聯。資本市場投資者的回報,也正是受益于企業的不斷成長。以持續分紅引導價值投資,將帶領市場回歸投資功能。一個價值推進的市場、能夠讓投資者不斷進入的市場,應該是一個能讓各類投資者持續得到足夠的投資回報的市場。

  但分紅只是回報投資者的方式之一,未必所有的分紅舉動都能獲得成熟市場的肯定。為融資壓力而分紅,以及為回報股東而分紅,這是兩個不同的概念。市場需要的是真實的、理性的分紅。

  上海交通大學金融與證券研究中心主任楊朝軍教授認為,上市公司并不是任何時候都要分紅,也不能說連續分紅的上市公司就值得長期投資。微軟IBM都是很好的例證,兩家公司在發展過程中都曾有過長期(超過3年)不分紅的情況,但投資者依然持有股票,并不斷從公司成長中獲益。理由很簡單,公司為了投資新項目,將盈利用于再擴大企業規模,這似乎更能讓投資者從股價的真正上升中獲利。

  “企業只有根據實際發展狀況制定分紅方案,而不是盲目分紅、或惡意分紅,才能鼓勵長期投資。”楊朝軍說。

  相比之下,對當前分紅十分大方的幾家上市公司,投資者就應理性看待。黃湘源指出,有一上市公司年報顯示,該公司去年每股收益為1元,且該股每股派現1元,公司將凈利潤無疑全部分給股東。這使得企業缺少了再擴展的空間,對企業的長遠發展并不利。而另一家上市公司雖然每股派息0.7元,但其派息額卻超過了公司0.62元的每股收益,有“借錢分紅”之嫌,對企業后續發展不利。

  上市公司分紅究竟多大程度上代表真正的投資回報,這個問題很難說清楚。事實上,高分紅個股,也并不為市場所追捧。數據顯示,2000年以來A股累計分紅前20名的股票,市場表現卻明顯弱于后20名的股票。這預示著上市公司配合主力炒作越來越沒有市場,也體現了市場心態的日益成熟。不過,在上市公司并不能為市場帶來長期固定的、可預期的收益的情況下,資金往往轉向追求二級市場短期利潤最大化,整個市場也就陷入了非理性依靠資金來推動的境地。

  “只有從企業誠信體系建設出發,不斷提高市場的透明度,才能讓市場走出資金推動的困境,才能讓市場在理性分紅的引導下,真正實現價值投資。”楊朝軍說。

  市場走向成熟需要一個過程,讓分紅理念成為市場主流投資理念也不是短期內能做到的,但真正以成長型公司分紅引發的價值發現行情,依然值得期待。

  本報記者 蔣婭婭


點擊此處查詢全部分紅新聞




評論】【談股論金】【推薦】【 】【打印】【下載點點通】【關閉




新 聞 查 詢
關鍵詞
05年老百姓干啥最賺錢
熱 點 專 題
百事音樂風云榜投票
SKII化妝品遭投訴
3.15 消費者權益日
花樣滑冰世錦賽
騎士號帆船歐亞航海
嫁入皇室的女人們
深圳提高購房貸款首付
購房還貸計算器匯總
《新浪之道》連載



新浪網財經縱橫網友意見留言板 電話:010-82628888-5174   歡迎批評指正

新浪簡介 | About Sina | 廣告服務 | 聯系我們 | 招聘信息 | 網站律師 | SINA English | 會員注冊 | 產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 - 2005 SINA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權所有 新浪網

北京市通信公司提供網絡帶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