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裕改制謎團可能不了了之 清白身需要權威說法 | |||||||||
---|---|---|---|---|---|---|---|---|---|
http://whmsebhyy.com 2005年03月15日 07:06 第一財經日報 | |||||||||
李政 在張裕(資訊 行情 論壇)集團的改制過程中,產生了種種“謎團”。媒體對此進行了連篇累牘的報道,提出了許多質疑。但現在看來,張裕集團改制“謎團”有不了了之的可能。
如果張裕集團改制過程中的疑問得不到權威說法,不但是對國有資產的不負責任,也是對參與改制者的不負責任。 縱觀媒體報道,人們的疑問主要集中在國有資產是否被賤賣上。意大利的意瓦爾公司以48142萬元購得張裕集團33%的股份,而以張裕集團職工出資為基礎的裕華公司取得張裕集團45%的股份只花了38799萬元。據此,媒體認為張裕的國有資產被打六折出賣,并計算出國有資產少收益了3億元。如果這一疑問得不到權威的說法,3億元的國有資產就有流失的可能。 既然有“流失”,就會有“收益者”。人們不可避免地會將目光集中在參與張裕改制者身上。而如果這一疑問得不到權威的說法,參與張裕改制的人取得財產的合法性就會受到質疑,從而使其財產蒙上“原罪”的陰影。更為可怕的是,這一“話題”會在某個時候因為某一事件而再次被人們提及。在國有企業改制日益規范的今天,陰影不應該再次出現,“原罪”這個詞也不應該再被人們提及。 那么,這個權威的說法應來自何方? 張裕集團的領導和煙臺市國資局已經不再是合適的人選。因為他們本身就是事件的“當事人”,“當事人”自己的說法往往會被人們認為是“一面之詞”。事實上,2月27日,兩者曾經召集媒體闡明自己的看法,但是在他們解釋之后,人們的疑竇仍未完全消除。關于張裕改制的疑問仍然見諸媒體。 國資管理部門的上級單位是合適的權威。一方面,這一單位相對超脫于張裕集團改制之外,另一方面,這一單位負有國有資產保值增值的監督責任,在對政策法規的掌握上,應該比下一級更全面、更深刻。這一單位對張裕改制過程是否存在違規行為的調查結論,也就更有權威性,更容易為人們所接受。 司法部門更是合適的權威。司法介入并不是說就是“有罪推定”,或者更準確地說,并不是說就有“違規推定”。相對獨立于行政系統之外的特有屬性,使得司法部門的調查更具有獨立性。司法部門的調查結論也進入了法律程序,這一程序相對于行政程序更為嚴格,嚴肅性和權威性更為人們所接受。 希望能夠看到來自權威部門的權威說法,從而為人們解疑釋惑,也可還參與張裕改制者一個清白之身。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