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華社信息上海3月1日專電去年下半年以來,可轉債的發行進入了一個高峰期,與此形成鮮明對比的是,可轉債的轉股卻進入了一個前所未有的低迷期。
據統計,去年下半年,進入轉股期的可轉債中僅有6.171億元面值的轉債發生了轉股,僅占2004年全年轉股量的10%左右。其中,除了云化轉債、僑城轉債和燕京轉債在下半年有比較明顯的轉股發生之外,其余的16只轉股期內的可轉債轉股量極為稀少,還有多只可轉債
出現了一股未轉的真空現象。
為何出現“可轉不轉”的現象呢?一般來說,在臨近到期日或贖回日之前,可轉債的價格由于期權價值的效用應該始終高于同期的轉股價值,因此理性的投資者會選擇在可轉債市場賣出轉債而非轉股。但是,由于機構投資者持有的可轉債數量集中,流動性的需求促使了轉股行為的發生。除了轉股之外,轉債投資者的另一個選擇是在轉債市場以相對低的價位賣出可轉債,這促成了另一個直接的轉股行為動機———套利。當轉債與標的股票之間出現持續的套利空間時,轉債投資者也會選擇轉股以進行套利。
國泰君安的李健全認為,轉股行為出現必須滿足兩個條件。首先,轉債投資者面臨流動性需求的時候必然是當轉債價格較高的時候,一般而言要在120元以上。其次,由于國內市場沒有賣空機制,轉債轉成的股票要在下一個交易日才能賣出,存在著隔夜風險。轉股必須在對市場趨勢或標的股票趨勢看好的前提下進行才能降低風險。因此,轉股行為絕大部分發生在市場上漲的趨勢之中,而個股走勢更是需要處于強勢。去年下半年可轉債轉股的低迷與當時的市場狀況相關。
李健全說,2005年中,目前所有的可轉債都將進入轉股期,而要實現轉股,“天時、地利、人和”三種因素不可或缺:需要有一定幅度的持續一定時間的市場行情為背景,是為“天時”;轉債標的股票價格要高于轉股價格一定幅度(如20%以上)并能持續,是為“地利”;目前的市場條件和規則沒有大的變化,如機構投資者主導、沒有賣空機制等,是為“人和”。而從現在的市場情況看,這三大因素顯然沒有同時具備,可轉債不轉股的現象將愈發普遍。(葉展)
作者:可轉債轉股進入低迷期
(來源:海南日報)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