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3家機構把脈股權分置存分歧 半數機構認同配售 | |||||||||
---|---|---|---|---|---|---|---|---|---|
http://whmsebhyy.com 2005年02月21日 00:04 北京現代商報 | |||||||||
雞年股市開門不利,雖然有保險資金入市的利好支持,但股市依然綠臉相迎!面對“跌跌不休”的A股市場,各方人士普遍將股權分置視為牛市攔路虎。 上海榮正投資咨詢有限公司歷時2個月(2004年12月—2005年1月)的最新調查顯示,絕大多數機構都認為解決股權分置已經刻不容緩。據悉,本次調查共發放問卷115份,收到機構投資者有效答卷63份,回收率55%。其中開放式基金30家,封閉式基金25家,券商資產管
雖然機構對解決全流通的緊迫性已經達成共識,但究竟采取哪種減持方式、補償標準如何計算、試點企業如何選擇,在這些焦點問題上,機構投資者存在明顯分歧。 救市毋需治本 目前股市在多位中央重量級領導發出政策信號及多部委聯動推出若干落實“國九條”意見的政策情況下,仍然萎靡不振,在低位徘徊。 面對惡劣的市場環境,75%的機構投資者認為,現階段股市低迷的最重要問題是沒有解決股權分置這一制度問題,全流通是根本問題。多數機構認為,調整擴容速度、增加資金供給、推動分類表決等救市措施,屬于治標不治本。 機構分歧嚴重 問卷為機構投資者設計了4種解決股權分置的基本思路,分別是:第一,遵循鄧小平“摸著石頭過河”的理論,大膽嘗試,試不好可以停;第二,采用解決轉配股的思路,設定時間表(如三年內、五年內、十年內等等)逐步釋放和解決;第三,循序漸進,不設時間表,成熟一家解決一家;第四,采用“休克療法”,一步到位。 但從調查結果來看,30%的機構認為可以大膽地嘗試,摸著石頭過河;35%的機構青睞于設定時間表逐步解決;20%推崇不設時間表,循序漸進解決全流通;只有15%的機構主張,采取相對激進的休克療法,使股權分置問題一步到位,徹底解決。 半數機構認同配售全流通 目前,市場與監管部門已經形成共識,全流通問題不太可能采用一種方案一刀切地解決,應該是個性化地解決。現在坊間主要流傳著四種思路:第一,參考轉配股的解決思路,越早上市,其非流通股就越早流通,不存在補償、利益共享等復雜的操作;第二,參考凈資產、市價及公司業績、成長性等指標,用非流通股股東按照一定比例通過詢價以低于市價的優惠價格配售給流通股股東的方式來換取剩余的非流通股獲得流通權;第三,用預設流通權的方式,以時間換空間,只有股價上漲到一定水平時,非流通股才能一次性或逐步獲得流通權;第四,流通股縮股,或對流通股送股等改變非流通股與流通股比例關系的方式換取流通屬性。 調查結果顯示,約有半數左右的機構對配售全流通表示認同,30%的機構傾向于縮股全流通。如果管理層最終采取配售全流通,應該可以獲得機構的積極反應。 操作模式觀點不一 證監會主席尚福林去年9月9日在國資委演講時列舉的“中石化”按照凈資產配售模擬全流通的例子如下:“以中石化為例,流通股比例很小,如果從國有股中拿出相同比例,對流通股進行配售,價格以凈資產為參照確定,這樣除權后流通股價在3元多,市盈率大幅下降,流通股股東受益,非流通股獲得流通權,將來在股權轉讓等過程中定價便可以市價為標準,兩類股東共享流通溢價! 對于上述設想,60%的機構投資者對尚主席思路的大致方向表示認可;約有5%的機構對上述計劃堅決反對,同時表示,如果按該計劃實施全流通,則不會參與其中;同時,相當部分的機構持觀望態度,約有35%的機構表示“無法判斷,看情況再定”。 配售帶來反轉契機 機構投資者如何看待全流通對整個市場的影響呢?問卷設計了以下四種選擇:第一,全流通后,國有股肯定會全部或大部分拋售,股市就會崩盤,形成股災;第二,全流通后,即便國有股不拋,法人股也會大量拋售,市場供給大大增加,股市將大幅度下挫;第三,如果采用配售方式能夠攤薄股價內在的市盈率,則將大大增強股市的投資價值,各類資金(包括基金、外資、保險資金等)都會比現在更積極入市,市場將因此反轉;第四,對大盤沒有影響。 大多數機構投資者表示,解決股權分置會給市場帶來正面影響,甚至有70%的投資者認為采取配售減持方式能使股市反轉;但是,約有25%的機構認為全流通會使股市大幅下挫,甚至有5%的機構選擇股市可能暴發股災。 近段時期,關于解決股權分置的呼聲再度高漲,如何避免市場不受過度沖擊,促使全流通平穩著陸,恐怕是擺在管理者面前的最大難題。 商報記者 李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