副總陶洪非最后一人 東方創業高管地震余波未了 | |||||||||
---|---|---|---|---|---|---|---|---|---|
http://whmsebhyy.com 2005年01月23日 08:31 中國經營報 | |||||||||
作者:戴奕 劉曉午 以前上市公司大股東或高管的違規成本很低,目前情況也還是如此。近期的上市公司高管屢屢出事多數是涉及國有企業而不是民營企業,且是嚴重的經濟問題。盡管這些高管落馬了,但他們將付出什么樣的違規成本,最終還是要看管理層會如何處理。
“要更正的是,陶洪目前是在接受調查,而不是外界傳言的被抓了。”東方創業(資訊 行情 論壇)(600278)一位辦公室人員在接受本報記者采訪時再三強調。 1月12日,東方創業公告免去陶洪公司副總經理職務后,關于管理層面臨巨大危機的說法不脛而走,消息人士透露,陶洪已被雙規,接下來還將有多人涉及其中。 復旦大學管理學院產業經濟學系主任芮明杰博士認為,近期爆出的一連串上市公司高管危機,至少表明了管理層整治市場的決心。“現在這個市場到了一個加強監管的時期,然而加大打擊違規力度遠遠不夠,最重要的還是需要嚴厲的法律做支持,必須大幅抬高違規成本,同時依靠嚴格的執法來維持證券市場的正常運行。” 陶洪不是最后一人? 1997年,由東方國際集團擔保,子公司東方國際香港有限公司向光大集團貸款2000萬美元。但2分鐘不到,這筆巨額資金就轉入香港新立基(國際)集團有限公司董事長劉希泳的賬戶里。資料顯示,1997年亞洲金融(行情 論壇)風暴前后,劉希泳曾向光大集團獲得數筆融資,共計7.5億元左右。此人后又欲向光大集團貸款,但由于授信額度有限,便通過東方國際集團香港有限公司中轉,順利獲得2000萬美元貸款(詳見本報11月29日報道《東方國際2000萬美元“借殼貸款”的神秘游走》)。 1999年7月光大集團有限公司原董事長朱小華被中紀委“雙規”后,光大集團便開始向東方國際集團香港有限公司追討欠款,現在劉希泳的公司已經破產,根本無力清償東方國際香港公司的欠款?作為擔保方的東方國際集團公司同時被起訴。2003年上海市審計局進行經濟責任審計,發現了東方國際2000萬美元的問題貸款黑洞。東方國際前董事長王祖康,東方國際副總裁兼東方創業董事長王龍坤就此落馬。消息人士透露東方創業副總經理陶洪也是該案的當事人之一,且陶洪遠不是該案的最后一人。 東方創業辦公室一位女士向記者表示,東方創業是2000年7月上市,當時“借殼貸款”事件已經發生,不會影響到上市公司。東方創業目前經營情況一切正常。而且2004年業績也將不錯。至于還有什么人會涉及該案,她表示情況不清楚,不好說什么。 益邦投資的袁洪波認為,由于東方國際持有東方創業74%的股份,不管還有多少上市公司還是絕對控股大股東高管落馬,對上市公司來說都將是一場巨大的震動。現在案情尚未徹底明朗,上市公司也沒有出明確的公告,但最終的處理結果肯定會影響到東方創業未來的經營業績。 值得一提的是,東方創業高管落馬是繼愛建股份(資訊 行情 論壇)劉順新非法吸收公眾存款、蘭生股份(資訊 行情 論壇)常中動用人民幣5.79億元進行天然橡膠大宗商品電子交易后上海第三例上市公司高管經濟犯罪。這三家原來都是上海市外經貿委管理的企業,也是上海外經貿系統僅有的三家上市公司,難道是碰巧都“遇人不淑”?一位國資專家對此評論說,這些事件表明,即便實現股份化改制后,某些國有企業內部依舊缺乏對一把手的監督約束機制。 高管落馬并非偶然 東北高速(資訊 行情 論壇)、開開實業(資訊 行情 論壇)、山東巨力(資訊 行情 論壇)、浙江東方(資訊 行情 論壇)等上市公司問題近期頻頻被曝光,資本市場的上市公司治理問題再次引起各方關注。 中國人民大學財政金融學院金融系主任趙錫軍認為,近期上市公司高管連續落馬并非偶然,其原因主要有兩條,一是傳統的證券市場在相當長的時期內存在法律缺位和執法效率低下、執法不嚴。在市場好的形勢下,這種現象被掩蓋,所以在長時期內,因為沒有嚴格的規范制約,更沒有主體去嚴格執行相應的證券法規,造成許多上市公司的弊病和矛盾被人為弱化,沒有爆發。而當現在的市場失去吸引力時,原來的許多利益主體不斷分化,投資者的利益被上市公司嚴重侵害,監管層抓住這一時機適時果斷介入,在調查和規范的過程中引發了一系列高管被曝光。二是本身從上市公司內因來講,公司質量和治理結構危機累積了十幾年時間,現在也逐漸進入了爆發期。長期來看,由于證券市場定位于融資圈錢,所以許多上市公司的動機并不是為了更好的回報投資者,而是在于如何從市場中、從投資者手中融到更多的錢。所以上市公司的治理結構、信息公布并不是做給投資者看的,而是為了應付各種融資手續和要求,這必然導致了上市公司質量的下降。所以就有了上市公司高管不斷違規的現象。可以說,現階段證券市場的矛盾已由券商融資向上市公司治理危機轉換。 凱沛投資的陳兆煒總經理認為,盡管2004年是證券市場出臺改革和發展措施最多的一年,然而只要細心一看,大多數制度都是圍繞新股發行在做文章,而其他方面還是雷聲大雨點小。舉個簡單的例子,一家上市公司出問題,為什么處罰的是上市公司本身而不是處罰大股東或當事人?這樣最終倒霉的還是普通投資者。以前上市公司大股東或高管的違規成本很低,目前情況也還是如此。近期的上市公司高管屢屢出事多數是涉及國有企業而不是民營企業,且是嚴重的經濟問題,盡管這些高管落馬了,但他們將付出什么樣的違規成本,最終還是要看管理層會如何處理。 “我們不能要求它像西方成熟市場一樣成為好的、規范的市場,”趙錫軍表示,“中國股市發展至今,關鍵是要從保護投資者利益出發,采取各種措施,把證券市場塑造成一個為投資者服務,吸引投資者的市場,而不是原來融資圈錢的定位。”他認為,管理規范、信息透明是上市公司治理的一個標準,目的是為投資者提供回報。在這指導思想的牽引下,包括證券市場的體制、管理和法規,必須有進一步改革動作,切實保護投資者利益。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