時評:突破法制瓶頸民事賠償當先 | ||||||||
---|---|---|---|---|---|---|---|---|
http://whmsebhyy.com 2005年01月11日 14:01 證券時報 | ||||||||
---貫徹落實全國證券期貨監管工作會議精神述評 本報記者 莫及 德隆案注定要成為證券市場法治化進程的一個標志性事件。從2004年4月問題的全面爆發,到12月核心人物被正式逮捕,德隆系的違法者們苦澀地品嘗著他們曾視若無睹的法律
德隆案是資本市場執法力度進一步強化的縮影。2004年是證監會稽查工作任務最重的一年,針對證券市場大案要案頻發的情況,證監會改革了執法體制、整合了執法資源,實行聯合辦案制度,打擊違法違規行為成效明顯。同時,司法也邁出了實質性的步伐。廣受關注的億安科技案、大慶聯誼案和銀廣夏民事賠償案,均獲得不同程度的積極進展。此外,證券期貨市場立法也得到了進一步完善和加強。 然而,與資本市場的改革創新進程相比,資本市場法制建設的步伐還顯得相當沉重和緩慢,遲滯著資本市場的發展。近年來,德隆案等大案要案的集中爆發以及市場的持續低迷,折射出資本市場需要深層調整和變革。尚福林主席指出,“隨著市場經濟體制的不斷完善和資本市場改革的不斷深入,市場約束逐漸強化與市場主體風險控制薄弱的沖突進一步顯現;解決歷史遺留問題的復雜性與保持市場預期穩定的沖突更加突出;充分發揮市場機制作用與市場主體各種失信行為普遍存在的沖突日益加劇”。要消弭這些沖突,資本市場的法制和規范就必須突破現存瓶頸。 法制建設和執法環境不配套。如實施證券公司和上市公司破產、懲治大股東及內部控制人掏空上市公司和證券公司、證券公司侵占客戶資產等行為,都沒有相應的法律依據;有法律依據的,也大都對證券違法犯罪的法律責任規定較輕。再如,投資者賠償機制不健全,司法對證券民事責任的追究機制尚存很大欠缺,因虛假陳述等欺詐行為給投資者造成的重大損失,難以通過司法渠道得到應有賠償。 市場主體運作不規范。如一些上市公司大股東或內部控制人片面追求自身利益的短期最大化,重融資、輕回報,有的甚至不惜采取違法違規手段圈錢,恣意侵害投資者的利益;部分證券公司治理結構失效,管理粗放,致使挪用客戶資產等問題時有發生。 法制建設和執法環境不配套,使以事后責任追究為保障手段的執法和司法難以發揮應有的效率,打擊證券違法犯罪的威懾力不強,在一定程度上縱容了違法犯罪行為。而市場主體運作的不規范,使市場主體本身失之有效的監督和約束,又給違法犯罪分子以可趁之機。種種問題的長期存在和不斷積累,嚴重影響著投資者長期投資的信心,成為制約著市場穩定和進一步發展的瓶頸。 對于短期內還難以完全解決的矛盾和問題,證監會的工作思路十分明確:一方面,針對法制建設中存在的一些薄弱環節,證監會積極配合《證券法》、《公司法》的修改工作,同時正與最高人民法院、最高人民檢察院和全國人大法工委協調,爭取就資本市場當前需要解決的一些重要法律問題,出臺配套的法律規定和司法解釋。同時還正與公安部協商,就一些具有重大影響的大案要案建立公安提前介入的辦案機制。另一方面,就約束和規范市場主體運行的一些基本制度建設,積極加以推進。引導市場主體按照建立現代企業制度的要求,探索建立適合國情的公司治理結構和風險控制機制,并加強對市場主體的監督和約束。 而建立和完善證券民事賠償機制,是當前資本市場極為迫切的訴求。民事司法救濟,應是市場參與者尤其是中小投資者對抗侵害、維護自身權益的最為重要手段,也是實現對上市公司等市場主體監督和約束的一種有效方式。當前不僅需要擴大證券民事賠償的范圍,還需要盡快引入股東集團訴訟和股東代表訴訟制度,提高民事司法的效率。這樣才利于切實維護投資者利益,重塑投資者信心。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