股市破冰需政策的春風 更需從善待投資者開始 | ||||||||
---|---|---|---|---|---|---|---|---|
http://whmsebhyy.com 2005年01月04日 14:28 證券時報 | ||||||||
□于明柱 國內股市近來儼然進入了嚴冬。其實大家都清楚,股市缺的不是資金,而是信心。但是長期以來,有關方面恰恰忽略了培育市場信心工作。他們的精力更多地放在了完成直接融資任務上、對于普通投資者利益有沒有保障,股市有沒有吸引力等問題則關心不夠。
中國股市最主要的參與主體是上市公司與社會公眾投資者,雙方的性質和利益不同。在一些人的觀念里,國企與股民在潛意識里被理解為公與私,大與小,重與輕,先與后,由此在指導思想的確立、政策和規則的制定、市場管理和調控等方面,都或多或少地表現出了某種利益上的傾向性。 這種潛意識的表現之一是,長期以來,股市欠缺科學的發展觀。我們過多地注重市場融資,熱衷于市場在數量和規模上的擴大,而在如何培育市場,如何調動投資者積極性,如何增強市場擴容承受力等方面,下得功夫甚少。多少年來,市場看到最多的消息是新股發行和再融資,看到最少的則是允許合規資金入市一類的消息,前者對市場來說是家常便飯,后者則被視為難得的政策利好。中國股市就是在這種利好利空消息數量極不對稱的情況下,艱難地走過了十幾年。 其次,沒有真正地把上市公司和投資者擺在同等位置上。過多地注重企業上市融資的重要性和緊迫性,對投資者的呼聲和感受卻少有體察,把對投資者利益的保護和保持市場繁榮放到了第二位。由于把關不嚴及對上市公司監管不力,造成一些公司上市后頻頻“變臉”,侵犯流通股東權益的事情屢有發生,雖然事后進行了遣責和查處,但對損失慘重的投資者已是于事無補。這種思想上的傾向性,極大地影響了投資者的信心。 再者,觀念上不敢打破傳統“禁區”,談投機色變。股票市場應該是一個既有投資又有投機、既有風險又有回報的市場,二者缺一不可。長期以來,我們過多地推崇所謂的價值投資理念,對市場必要的投機卻諱莫如深。殊不知,投機過度會帶來金融風險,長期低迷同樣也會導致金融風險。 此外,市場調控藝術不成熟。往往當大盤運行到影響新股發行的“警戒線”時,便簡單地推出政策利好,一旦大盤有所回升,便以為萬事大吉了。這種過于功利性的市場調控手段,使市場心態愈變愈壞。因為最后投資者都明白了,股市每一次的政策性走高,都會招來更大的擴容壓力,最終使投資者對股市失去了興趣。 中國正進入經濟轉型的關鍵時期,要保證中國經濟快速穩定發展,實現2020年GDP“翻兩番”的戰略目標,今后必然還會有大量企業上市融資。因此,樹立科學的發展觀和市場管理理念,讓證券市場信心迅速恢復起來,激發場外資金入市的積極性,顯得十分重要。這不僅是股市扭轉頹勢,擺脫長期低迷的現實需要,更是中國經濟發展的長遠需要。 冰雪沉封的中國股市,需要的不僅僅是政策的春風,更需要行動上的破冰之舉。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