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一屆發審委能否帶來希望 委員道德水平受關注 | |||||||||
---|---|---|---|---|---|---|---|---|---|
http://whmsebhyy.com 2005年01月01日 13:03 南方都市報 | |||||||||
-經濟人之易憲容專欄 中國證監會第七屆股票發行審核委員會上月30日亮相,其中新委員占到六成多。可以說,新一屆發審委在“王小石事件”發生后及國內股市十分低迷的情況下亮相,既表明了政府不斷完善新的股票發行審核制度的決心,也表明了股市投資者對政府監管部門重拾信心的希望。我想,政府也在借助于新人、新事、新機制,力圖在新的一年中給國內股市及投資
盡管我國的證券市場已經搞了十幾年,但發審委的一舉一動依然頗受民眾及市場的關注,問題就在于“公司上市”一直是一種十分稀缺的資源。哪一家公司能夠上市,它就能夠以很低的成本從市場上獲得資源,甚至于不少人把“公司上市”看成了“一夜暴富”的代名詞。 此前,發審制度一直備受詬病,因為它為不少垃圾公司、作假欺騙公司進入市場圈錢大開綠燈。此番改革就是要通過新的制度安排,確立一個公平透明、廉潔公正、權責明晰、專業高效的發審委。從第六屆發審委開始,這種改革已經全面地展開,如減少委員數量、設置專職委員、公開委員名單和發審委會議安排、要求委員提交審核工作底稿等。這些改革不僅提高了發審委工作的透明度及有效監督性,也強化了委員們的問責機制。可以說,一年來的發審制度改革確實取得不少成績。但“王小石事件”的出現,不僅表明了現行的發審制度仍然存在很多的缺失,也表明市場及投資者對發審制度改革有更多的要求。 在新的市場條件下,一種高效公正的發審制度如何可能?是市場和民眾最為關注的問題。在我看來,一種高效公正的發審制度至少包括三個方面:一是委員們的專業化水平及道德水平;二是一套有效的激勵約束機制;三是一套監督激勵約束機制履行的制度。 從新一屆發審委的構成來看,偏重從中介機構來選擇相關人選,這無疑是提高發審委成員專業化程度較好的思路。因為,從中介機構選拔的委員有長期從事各類行業證券發行、資產重組等相關的行業經歷,并積累了不少證券發行知識與專業技術,這就使得委員們有適合其工作的專業水平。但這里也有一個問題,就是利益相關性。這些中介機構都是為上市公司服務的,與上市公司有著千絲萬縷的利益關系,如果這些方面約束與監管不力,這種利益可以通過單位、親戚或期權的方式來輸送。一般來說,如果這些在發審委的制度安排中沒有特別規定,肯定是查不勝查。 對于發審委員的激勵與約束,從管理層的講話來看,多把委員們看做道德人,其實這僅是事情的一方面。因為,個人的道德自律僅是個人內心自覺,更重要的是要用規則來約束個人的行為,即通過嚴格的問責制度來保證這種道德自律。目前的上市公司有1300多家,這當中不能排除有欺騙作假上市者。但有哪一個發審委委員為此負過責任呢? 關于發行審核環節的尋租問題,是市場最為關注的焦點,這關系到激勵約束制度能否得到履行。管理層對此固然言之鑿鑿,但這些精神如何來落實呢?近來,股市利好政策不斷,但市場為什么就沒有反應?問題的關鍵就在于市場用腳對管理層監管投了不信任票。一個監管不到位或錯位、投資者財富隨時會遭到掠奪的市場,投資者是不敢貿然進入的。特別是“王小石事件”后,對管理層監管的質疑與不信任早已成為中小投資者的共識。 管理層要改變目前這種狀況,不在于如何信誓旦旦,而在于對披露出來的問題或事件進行透明公正的處理。“王小石事件”應該不會太復雜,為什么不把事情的來龍去脈清楚地告訴市場,借此來改善這種有缺失的發行制度呢?要做到這一點,就得保證發行審核工作的透明與公正,并通過制度規則來保證能夠接受社會及市場的有效監督。 易憲容:中國社科院金融研究所金融發展室主任 長平:《外灘畫報》副主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