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4十二組數字看機構壯大 | ||||||||
---|---|---|---|---|---|---|---|---|
http://whmsebhyy.com 2004年12月30日 09:18 新聞晨報 | ||||||||
2004年,是券商行業整體形象受損的一年,但在解決歷史遺留問題的過程中,扶持優質券商的利好頻傳,從數字中我們看到了重振券商的努力。從數字中我們還看到了各路資金入市渠道的拓寬,看到了未來市場的希望———規范中發展。 1宗券商收購
中信證券(資訊 行情 論壇)與廣發證券兩家券商上演了一幕收購與反收購的大戲。9月1日,中信證券董事會通過議案,同意收購廣發證券部分股權,希望通過收購,實現公司與廣發證券的強強聯合,發揮規模效應和協同效應,提高市場競爭力。廣發證券緊急動員,與遼寧成大、吉林敖東形成“鐵三角”之勢,并多方收購股權,控股比例達到52%。10月14日,中信證券發布公告稱,要約收購廣發證券股權未達到51%的預期目標,要約收購因此解除。 4家社保新秀 全國社保基金理事會2004年再次評選管理人,增加易方達基金公司、招商基金公司、國泰基金公司和中金公司為全國社保基金投資管理人。至此,全國社保基金管理人達到10家。截至2004年9月30日,社保基金資產規模為1489億元,11月底已有9.14%的資金進入股市。在拓展新市場方面,今年2月9日,國務院已正式批準社保基金進入海外市場,目前正在積極推動有關政府部門制訂海外投資管理辦法。 5家券商發債 2004年5家券商先后獲準發債,分別是中信證券定向發行不超過10億元、海通證券不超過30億元、長城證券不超過2.3億元、光大證券不超過7.6億元、國泰君安不超過17億元。長城證券率先完成發債計劃,中信證券發行了4.5億元,國泰君安16.5億元公司債發行也提前結束。10月,證監會還對券商發債管理辦法進行了4項重大修改,取消了最近一年盈利要求,取消此前的5年期限規定,規定實際發行債券面值不少于5000萬元即可,并允許無擔保發債。央行則出臺了《證券公司短期融資券管理辦法》,允許符合條件的證券公司在銀行間債券市場向合格機構投資者發行短期融資券。這些都打通了券商融資通道。 6家合資券商 12月2日,高盛集團宣布與北京高華證券合資組建高華證券,國內券商再度面臨國際巨頭的強大競爭壓力。加上此前的中金、中銀、華歐國際、長江巴黎百富勤和海際大和證券,國內合資券商已達6家。 7家券商被托管 今年以來,共有7家證券公司被托管。除年初的南方證券外,其余6家集中在9、10兩個月被托管,有德恒證券、恒信證券、中富證券、漢唐證券、閩發證券和遼寧證券。它們都栽在了挪用客戶資金上。為了加強對券商的監管,證監會2004年發布了一系列規定,如,《關于對證券公司結算備付金賬戶進行分戶管理的通知》、《關于證券公司開展集合資產管理業務有關問題的通知》、《證券公司高級管理人員管理辦法》、《關于進一步加強證券公司客戶交易結算資金監管的通知》等。 8家創新試點券商 中國證券業協會已評審出8家創新試點券商,首批為光大證券、中信證券和中金公司,第二批為東方證券、國信證券、廣發證券、招商證券和長江證券。光大證券和中信證券已上報了集合資產管理產品計劃。中信證券表示準備報送4大類12個方面32種具體創新的申請,涉及組織結構創新、產品創新、業務創新和經營方式創新等多個方面,并將在資產管理、固定收益和資產證券化、股票市場等方面展開創新。 25個證券信托計劃 今年信托公司共發行了25個證券信托計劃,籌集資金10多億元。有關部門在今年下發了《關于規范信托投資公司證券業務經營與管理有關問題的通知》等多個通知,對信托投資公司運用信托資金從事證券投資業務的相關問題作出明確規定,有利于信托財產的獨立管理,保證信托財產的安全,維護委托人和受益人的合法權益,又有利于監管部門對信托財產狀況的了解和檢查管理。 27家QFII 國家外匯管理局已批準24家合格境外機構投資者(QFII)的投資額度,累計達34.25億美元。另有3家國際機構已獲QFII資格但尚未獲QFII投資額度。隨著QFII資格的不斷獲批,它們除了適量介入一批績優藍籌股外,還挖掘了一些尚不被市場完全認識的股票,如珠海中富(資訊 行情 論壇)、北新建材、通威股份(資訊 行情 論壇)等。 45家基金管理公司 目前國內共有已經開業的基金管理公司45家,包括12家合資基金管理公司。它們管理著152只基金品種,基金規模近3300億元,相當于滬深兩市流通市值約15%。基金已成為國內資本市場上舉足輕重的機構投資者。 74家保薦機構 到2004年年底,證券市場保薦機構達到了74家。2月1日,《證券發行上市保薦制度暫行辦法》正式施行。5月10日首批保薦機構和保薦代表人誕生,67家證券公司的609名考試成績合格者經中國證監會審核,被分別注冊登記為保薦機構和保薦代表人。在保薦人流動后,保薦機構增至了74家。6月1日上市的洪城水業(資訊 行情 論壇)成為保薦制度施行以后的第一家上市公司。 遺憾的是,保薦制度剛剛施行了5個多月,江蘇瓊花因在《首次公開發行股票上市公告書》中沒有如實披露有關委托理財事實而受到深交所的譴責,兩保薦人也因對其違規行為負有保薦責任而被“停課”3個月。此后,證監會對5家保薦機構及7名保薦代表人進行了監管談話提醒。 550億元保險資金有望入市 10月,《保險機構投資者股票投資管理暫行辦法》出臺,意味著滬深A股市場對保險業敞開了大門。因保險機構投資者投資股票總比例暫按成本價格計算不超過上年末總資產規模的5%,按11月末保險行業資產總額11658.25億元計算,保險業目前有550億元左右的資金可以直接進入股票市場。由于與《辦法》配套的有關政策、法規未出臺,保險資金2004年還未直接入市,不過,保險公司已紛紛成立保險資產管理公司,為正式“搶灘”做準備。 其實,保險資金已成為國內債券市場的主要機構投資者,并從1999年起,通過證券投資基金間接投資于資本市場。截至11月末,投資于證券投資基金的保險資金為698.19億元,同比增長58.32%,占保險總資產近6%,占基金份額逾20%。保險資金成為證券投資基金最大的持有人。 8月18日,中國保監會和中國人民銀行共同制訂的《保險外匯資金境外運用管理暫行辦法》正式公布,百億美元保險外匯“出海”邁出了第一步。 1000億元企業年金 11月10日,《關于企業年金基金證券投資有關問題的通知》出臺,企業年金入市有了明確說法。目前我國企業年金的規模有近500億元,再加上以年金名義銷售的保險產品有430億元,企業年金的存量規模近1000億元。專家預計,每年還將平均有千億元增量資金入市。由于具體規定還沒有頒布,因此企業年金合規入市要等到明年。不過,在此之前,已經有許多企業年金入市,上市公司2004年三季報顯示,上海市企業年金發展中心和深圳市企業年金管理中心9月底位居22家上市公司前十大流通股股東之列。 作者:□晨報記者曹西京劉志飛姚舜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