招商銀行財經縱橫新浪首頁 > 財經縱橫 > 焦點透視 > 正文
 

甲申黑云


http://whmsebhyy.com 2004年12月27日 13:23 證券時報

  死亡 禍亂 爭端 謊言

  德隆倒在春夏之交

  德隆帝國終于倒塌,無疑是2004年證券市場最具影響力的事件,德隆帝國覆滅涉及資產高達200多億、子公司達170多家、金融機構數十家、就業達幾萬人,傾巢之下,德隆系股
票不能幸免于難,尤其是頗具代表性“三駕馬車”更是慘遭重創。

  一個歷時近20年塑造出來的神話,在崩潰時卻如此迅速:  

  2004年4月14日,著名的德隆系股票湘火炬(資訊 行情 論壇)、合金投資(資訊 行情 論壇)和新疆屯河首度全面跌停。德隆系股票的跌勢起于2003年8月,“三駕馬車”一改連續多年的上漲,開始了漫漫陰跌;2004年4月上旬,德隆在一個月的時間內,將其所持上市公司的所有法人股全部質押給地處新疆的各家銀行。其他各地企業和銀行紛紛起訴德隆、四處保全資產。而德隆開展一系列資產轉讓行動,將德隆非上市部分資產回填到德隆控制的5家上市公司中;5月底,唐萬新失蹤;6月初德隆的14家貸款銀行組成債權人委員會,并聘請工商東亞為財務顧問;7月18日,唐萬新從境外歸來,并與留守的德隆團隊出具了一份《市場化解決德隆問題的整體方案》,要求以德隆為主體進行重組并獲得再貸款;8月26日,華融資產管理公司與新疆德隆、德隆國際、屯河集團簽訂了資產托管協議,這三家公司將其擁有的全部資產不可撤回地全權托管給華融。隨后華融組成托管組進駐;8月30日,華融接受銀監會委托組成的停業整頓工作小組進駐金新信托,從9月15日到11月15日期間進行債權登記;9月4日,華融接受中國證監會委托對德恒證券、恒信證券、中富證券進行托管經營。

  據后來接管德隆的華融調查,德隆母公司下面有177個子公司、孫公司中有30個左右分別依附于以上市公司為主要產業平臺的產業體系上,其他則在體外循環,而德隆設立的殼公司有幾十家之多。德隆系的資產主要分為兩大部分:一是實業企業,有200多家,行業從番茄醬、水泥到重型汽車、鐵合金,不一而足;二是金融企業,德隆控股、參股了多家證券公司、租賃公司、信托公司、商業銀行等等,是一個跨地區、跨產業的大型公司。

  據悉,導致德隆走向崩潰的原因是:其一違規違法經營,尤其是在德隆參股、控股的一些金融機構里面表現得更為充分。在銀監會關于金新信托停業整頓,證監會關于德恒、恒信、中富三家證券公司托管經營的公告中,都提到了這些公司因嚴重的違法違規,必須停業整頓或托管經營。不惟如此,德隆的實業企業也具有許多問題企業的通病,如存在虛假注冊投資、企業逃廢債等情況;而另一個原因則是經營發展戰略問題,急劇膨脹,以為做大了就能做強、炒作股票就是資本運作、實現產融結合,這在經營戰略、發展思路上存在認識問題。

  德隆帝國倒塌對證券投資者也是一場災難,4月13日德隆旗下上市公司開始跳水,至4月20日一周時間內三家公司市值蒸發100多億元,4月14日,繼13日股價大幅下挫之后,德隆三架馬車跌停,其中合金投資一直到2004年5月11日,才終止了連續跌停的惡夢,德隆超百億市值頓時灰飛煙滅。半年報顯示德隆系下上市公司都出現巨額虧損。6月下旬,與德隆相關的ST重實、天山股份(資訊 行情 論壇)等近十家上市公司披露出來的各項資金黑洞就達數十億元!暗乩住遍_始全面引爆,德隆黑洞殃及的池魚已經越來越多。一批與德隆存在直接或間接關系的金融機構不得不走到臺前,健橋證券、德恒證券、恒信證相繼暴露出與德隆有染,一批在上述券商進行委托理財的上市公司也深受其害。(李東平)






新浪財經24小時熱門新聞排行

評論】【談股論金】【推薦】【 】【打印】【下載點點通】【關閉





新 聞 查 詢
關鍵詞一
關鍵詞二
彩 信 專 題
圣誕節
圣誕和弦鈴聲專題
3DMM
養眼到你噴血為止
請輸入歌曲/歌手名:
更多專題   更多彩信
  • <noscript id="caeec"><pre id="caeec"></pre></noscript>
    <strike id="caeec"></strike>
  • <code id="caeec"><noframes id="caeec">
    • <abbr id="caeec"><samp id="caeec"></samp></abbr>


      新浪網財經縱橫網友意見留言板 電話:010-82628888-5174   歡迎批評指正

      新浪簡介 | About Sina | 廣告服務 | 聯系我們 | 招聘信息 | 網站律師 | SINA English | 會員注冊 | 產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 - 2004 SINA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權所有 新浪網

      北京市通信公司提供網絡帶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