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跌恐是C股市場惹的禍 全流通仍只是杯弓蛇影 | |||||||||
---|---|---|---|---|---|---|---|---|---|
http://whmsebhyy.com 2004年12月20日 08:28 深圳特區報 | |||||||||
深滬股市至今雖已經歷14年風雨,但是,每一次“全流通”成為市場焦點話題時,大盤都免不了打一“冷戰”。上周,《上市公司非流通股股份轉讓業務辦理規則》(下稱《規則》)出臺,投資者再次出現對國有股變相流通的擔憂。上周五,滬綜指因此跌破1300點的所謂政策底,年內跌幅高達13.8%。 C股市場惹的禍?
按照《公司法》和《證券法》的規定,上市公司法人股是可以轉讓的,但必須在依法設立的證券交易場所進行,因此,《規則》決定“從明年1月1日開始,所有上市公司非流通股股份轉讓都必須在滬、深證券交易所進行”,只不過是證交所收回本來屬于自己的權限。而且,對目前仍存在諸多黑箱操作、利益輸送和違規交易的法人股轉讓市場來說,《規則》也是體現“公開、公平和公正”原則的必需之舉。市場仍掀起軒然大波,是在擔憂一個公開的上市公司非流通股市場(俗稱C股市場)將到來。 近年來,全流通幾乎成了投資者心中的杯弓蛇影,可是,目前這并非杞人憂天。因為C股市場一旦壯大,很可能打破上市公司國有股法人股不能流通的現狀。 “國九條”早有規定,規范上市公司非流通股份的轉讓行為,防止國有資產流失。國資委主任李榮融日前表示,“國有股的轉讓要進入公開市場!睂⒎橇魍ü赊D讓納入證交所管理體系,引入市場競價原則,從長遠來看,是打造一個公開透明的法人股市場的有力措施,無疑有利于一個多層次資本市場的形成。但是,目前上市公司已有A股、B股、H股乃至N股等不同流通股票的分割,如果再形成C股市場,將形成新的C股和A股“雙軌制”定價方式,A股的定價體系可能受到重大沖擊。 由于具有流通性,目前A股相對非流通股仍有2倍左右的溢價。非流通股進入公開市場競價流通,將意味著A股的流通性溢價將因稀缺性的流失而縮窄。 進一步說,非流通股“統一”進入證交所交易,使得市值為數萬億計的國有股法人股減持有了新通道。如果非流通股市場交易活躍,將分流股市資金。這在某種程度上帶來新的股市擴容壓力。而且,這種不會給A股市場帶來增量資金的擴容,給本來就恐懼超級大盤股發行的A股市場增添了“新愁”。 誰在急著賣非流通股 深滬股市一直擔憂全流通壓力,而港股則無此恐懼,主要原因在于A股市場整體市盈率和市凈率皆約為香港H股的2倍。盡管香港H股目前股價水平仍在近三年的高位運行,但其整體市凈率仍為一倍左右,目前仍有很多H股股價仍在每股凈資產之下,非流通股通過H股減持獲利空間極小。H股的今天會不會是A股的明天呢? 在估值論甚囂塵上的A股市場,股價結構調整逐漸深化已是大勢所趨。上市公司通過證交所高價叫賣非流通股的迫切性,遠高于前兩年;而機構投資者借此攤平持有A股的投資成本,也是有利可圖的策略。如果從價值投資理念來分析,投資非流通股的收益,肯定遠遠高于投資A股。一旦市場有此需求,不排除一些長線資金如社保基金、銀行基金等,日后很可能爭取到政策的允許,在C股市場捷足先登。這對受限不能進入這一市場的投資者尤其是散戶來說,未免有失公平。 A股含權論的失落 今年以來,不少機構投資者將解決股權分置問題視為潛在利好,原因便在于期待落實A股含權論,期待國有股股東能夠在實行“全流通”時讓利,從而大大提高A股的估值水平。但是,非流通股市場交易越活躍,將意味著越來越多的國有股戴上了“私有化”的帽子,落實A股含權論的難度就越大。最壞的可能,便是非流通股在獲得流通性后,股價逐步抬高;而A股則因為流通溢價的減少,股價逐步走低,最終趨勢便是二者股價接軌,解決股權分置因此“水到渠成”。這就是某些學者所擔憂的“溫水煮青蛙”的全流通模式。 不過,在股市節節下滑的情況下,管理層仍可能按照抓緊落實“國九條”,出臺積極穩妥解決股權分置方案的利好。在新股首發實行詢價制度的格局下,非流通股市場也開始形成市場化定價機制,這為全流通的加速進行構造了一個平臺。 雖然監管部門有關人士澄清《規則》的出臺與全流通無關,但政策實施的后果仍引起市場猜疑,這并不奇怪。因為全流通問題已是A股市場最敏感的神經。況且,在弱市之中,利空消息往往被放大。一些規范市場的政策乍一看是長期利多,短期卻可能加速A股擠泡沫的進程。在目前千三關口已失守的背景下,如何在規范市場發展的同時,防止股市“硬著陸”,是一個需要大智慧去解決的難題。 洪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