企業年金入市叩動金融機構混業之門 | ||||||||
---|---|---|---|---|---|---|---|---|
http://whmsebhyy.com 2004年12月13日 17:16 新華網 | ||||||||
新華網北京12月13日電(郭鳳琳) “企業年金入市”在這個年度引起的震動和關注顯然具有多重意味:中國的資本市場將迎來一支實力不俗的“生力軍”只是其中之一。在企業年金入市的背后,國內各類金融機構將由此扮演嶄新“角色”,這無疑為市場猜測已久的“金融業混業經營”構筑起巨大的想象與期待平臺。 “企業年金基金是一個開放的市場,只要符合有關規定,各類金融機構都可申請參加
作為我國養老保障制度的重要支柱之一,企業年金與作為國家養老貯備基金的全國社;、基本養老個人賬戶基金等,共同構成了我國多支柱養老保障體系。它由企業自主建立、個人自愿參與,委托專業機構進行管理運作。 統計數據顯示,目前我國企業年金的規模有近500億元,再加上以年金名義銷售的保險產品有430億元,企業年金的存量規模有近1000億元。有關方面預測,今后我國企業年金每年新增數額將達到千億元以上,到2010年可達到一萬億元的規模。如此巨大潛力的市場,自然吸引了無數機構的目光。 勞動保障部基金監督司司長陳良日前明確表示,企業年金市場將于明年初開始啟動。他說,參與企業年金管理運營的金融機構類型眾多,包括銀行、證券、保險、基金、信托以及養老金公司等,涉及面廣。監管部門將會同有關監管部門,確定每類機構進入的數量,使大家公平參與經營,促進企業年金市場的平穩發展。隨著我國金融業的發展,鼓勵各金融服務機構在金融集團下提供一站式捆綁服務。 在這一明顯不同于以往的平臺上,來自證監會、銀監會、保監會等部門的官員,紛紛對這個市場發出了各自的聲音: 證監會基金監管部副主任李正強表示,面對新興的企業年金市場,基金業應抓住這個歷史機遇,促進行業發展。 銀監會政策法規部副主任李伏安認為,銀行不僅可以作托管人,還有著更廣闊的定位和作用。銀行可以作專業化的賬戶管理人,銀行可以設立基金公司,也可以做企業年金基金管理人。 保監會人身保險監管部主任陳文輝強調了保險公司的“使命”:保險業可以通過精算技術優勢,開發出相應的年金產品,發揮自己在年金市場上的優勢。 現在的問題是,即將進入資本市場的企業年金基金給金融機構帶來諸多機遇已毋庸置疑,巨大的新市場將給市場的“淘金者”們帶來新的業務、新的利潤和新的競爭格局。但是,機遇帶來的變革也給資本市場上的金融機構和監管當局帶來挑戰。 對金融機構來說,由于養老金市場的巨大規模,只有在這個市場上站穩腳跟,才可能有實力在資本市場上發展壯大。也就是說,養老金市場將催生“巨無霸”式的金融機構,而規模將決定“贏者通吃”,資本市場上“剩者為王”的局面將面臨沖擊。 此外,在業務取向上金融機構也會發生變革。比如基金公司,在商業銀行獲準開辦基金公司后,可能面臨巨大的競爭壓力。這時,基金公司能否在養老金市場上有所作為,將很可能成為決定企業存亡的關鍵。正是由于這個原因,才有專家預測,將來會有不少基金公司轉型做養老金公司。 監管當局同樣面臨著不小的挑戰。很多專家認為,企業年金是我國金融混業的開始。接下來的個人賬戶基金運作也會加劇這種趨勢;鞓I經營必然帶來監管協調的問題。在企業年金這個金融機構共同運作的平臺上,無論銀行、證券公司、基金公司、信托公司還是保險公司,每類機構都能扮演身兼不同種類的角色。在目前分業監管的條件下,將不可避免地出現多頭監管和監管空白地帶的情況。如果監管部門不能從行政監管轉成業務監管、或協同監管的話,勢必會造成市場混亂和效率低下。 專家進一步指出,專業養老保險公司成立以后,可以成為企業年金的受托人、賬戶管理人、投資管理人等多個角色,其中一些業務是保險業務之外的,對這部分業務,保險監管部門應該如何加強與其他監管部門的溝通交流,實現有效的協同監管,也值得進一步深入研究。 春江水暖鴨先知。盡管離金融混業還有很長的路要走,但是企業年金市場的興起,無疑提供了一個探索和試驗的平臺,在這一平臺上,無論是金融機構、監管部門,所能積累的經驗將無比寶貴。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