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我擴張 商業上市公司的救命草還是危機源 | ||||||||
---|---|---|---|---|---|---|---|---|
http://whmsebhyy.com 2004年12月10日 11:42 證券日報 | ||||||||
□ 本報記者 文風 劉興龍 從百聯集團的誕生到王府井(資訊 行情 論壇)收購雙安商場,國內商業上市公司無一例外地選擇了自我擴張的方式做大做強。12月11日,我國將取消對外商投資商業企業在地域、股權和數量等方面限制的期限。屆時,國際商業巨頭將大舉進軍國內商業,一場前所未有的并購重組大戲即將展開。在這場“螞蟻與大象”的競爭游戲中,為了擴充實力,螞蟻不斷
內外資擴張雙向提速 “我們本次只是回購了雙安的另一半股權,而東安市場和我們屬于一個集團,說到底,我們這次只是一個集團內部的重組”,王府井證券部的一位女士對記者說,“應該說,我們自己有什么想法都好說,但是,如果再想要有一些別的動作就不行了,那需要有相關部門的審批,也需要政府的支持。” 王府井的無奈實際上就是今天國內商業上市公司面臨重組困境的現狀,因此很多上市公司都選擇了自我擴張的模式來提升自己的規模。 王府井證券部的工作人員介紹,該公司目前已經有十四家分店,覆蓋了九個省市,最近在長沙和呼和浩特新開了兩個分店。而西單商場(資訊 行情 論壇)則選擇在西部拓展市場,該公司在蘭州開了一家8000多平米的超市,除此之外,在北京的皂君廟將新開一家9000多平米的綜合超市。 重組后的上海百聯集團,銷售規模達到778多億元,商品零售額500億元,擁有遍布全國20余省市的4000多家營業網點,幾乎涵蓋了國際商貿流通集團現有的各種業態,是中國零售業中名副其實的“巨無霸”。 王府井收購完成之后,在北京市最繁華的王府井大街上擁有兩座大型零售商場,加之即將開業的王府井大廈,占據了王府井大街半壁江山,有助于增強公司的整體競爭優勢。王府井負責人在接受記者采訪時表示,該公司在重組模式上與百聯是不同的,但是重組的目標是一致的。 來自國家統計局的數字顯示,2003年我國擁有連鎖零售企業門店數39089個,比上年增加8000多個,增長27.1%。而在今年6月末,我國擁有的連鎖門店個數又比2003年末增長了20.2%,比2002年末增長52.8%連鎖零售企業單體規模在迅速增大。 目前全球50家最大的零售企業中已有40家左右在中國搶灘登陸。美國沃爾瑪、法國家樂福、德國麥德龍、日本伊藤洋華堂、英國Tesco等等洋名字對中國消費者而言早已耳熟能詳。值得注意的是入世這幾年這些外資零售巨頭不僅加快了在中國擴張的速度其進入的業態也由單一向多樣化演變。外資擴張早已開始了提速。11月1日,沃爾瑪在武漢開出在中國的第40家分店。據了解,沃爾瑪今年年底還將新開3家門店,在未來的3年內每年新開店鋪的數量在10家以上,在華總投資已經超過16億元。 外資并購即將開始 商業板塊上市公司整體效益不好。2004年三季報顯示,零售商業類59家上市公司凈利潤同比增長45.8%,按總股本加權平均每股收益0.10元,比上年同期的0.07元多0.03元。其中凈利潤增長幅度在50%以上的有9家。表面數據看,增長態勢很明顯。但從絕對數據看,商業上市公司的業績并不及上市公司的總體水平。某種程度上講,快速增長與基數較低有關,而且,內部的分化非常明顯。 不可否認的是,國內商業企業在面對國際大型商業企業的競爭時是處于不利的地位的,除了在管理和品牌方面存在劣勢外,懸殊的規模差距也是一個重要的不利因素。不夸張地說,商業板塊上市公司目前的處境是內外交困,重組才是商業板塊走出困境的根本出路不僅在自我擴張,外資并購或許是個不錯的選擇。目前雖沒有一家商業上市公司被外資并購,這恰恰為外資進入留下空間。用不了多久,一場外資并購的大戲即將開幕。 救命草還是危機源 事實上,對于放開外資在商業領域經營限制,商業類上市公司基本上都沒有十分具體的應對措施。商業板塊上市公司普遍采取的自我擴張式的重組模式其實主要還在于應付“內戰”,就算沒有外資的全面介入,國內商業競爭環境也越來越殘酷,自我擴張式只是不被國內同行吃了而已。很多公司對記者表示,公司一直非常關注這方面的情況,但是從現實來說,還是做好自己的企業,發展自己的主業最為現實。 做大并不等于做強,何況“大”只是相對內資而言。對于目前商業板塊上市公司普遍采取的自我擴張式的重組模式,業內分析人士認為,在面對國際商業企業競爭時,規模的擴張是必然的,但是國內商業類上市公司一味地自我擴張也是有很高風險的。大規模的擴張必然伴隨著高風險,包括供應商貨款和流動資金的缺口,這些都可能導致資金鏈斷裂。因此,自我擴張式的重組模式對于上市公司現在是救命稻草;一旦把握不好,很可能使公司未來發展埋下危機根源。 麥肯錫曾經預言在未來的3至5年中國零售業60%的零售市場將由3至5家世界級零售巨頭控制30%的市場將由國家級零售巨頭控制剩下不到10%的市場則掌握在區域性零售巨頭手中。這個預言對我們來說也許過于悲觀,但它還是反映了一種趨勢:包括上市公司在內的商業企業將借助外資重新洗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