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航油事件啟示:海外公司更應謹慎理財 | ||||||||
---|---|---|---|---|---|---|---|---|
http://whmsebhyy.com 2004年12月09日 12:28 東方早報 | ||||||||
在新加坡掛牌上市的中國航空石油公司因為從事金融衍生交易而造成了巨額虧損,現在該公司已經向司法機關申請破產保護,有關債權債務的清理工作正在緊鑼密鼓地進行。 一家知名的企業,因為在國際金融市場上投機操作不當,導致巨額虧損。從技術層面來說,金融衍生交易實際上是利用交易的時間和空間,進行對沖式操作。所以,任何有經驗的機構都會通過對沖交易,盡可能地規避風險。很不幸的是,在中國航空石油公司的金融衍
金融衍生交易是一種技術性很強的現代交易方式。如果說傳統的商品交易僅僅承擔價格風險,期貨交易承擔貨物交付的風險,而期權交易則必須承擔所有的商業風險。傳統的現貨交易具有可靠性,但不容易發現價格;期貨交易能夠發現價格,但是具有極大的風險;期權交易正是為了規避風險而產生的衍生交易。按照期權交易的一般規則,只需支付一定的保證金,就可以進行期權交易。如果期權交易的購買人在約定的期限內實現自己的權利,那么,出賣人必須支付相應的價款,除非它進行相對操作,規避自己的義務。空手套白狼,是對金融衍生交易最形象的概括。但是,除了發現價格,規避風險之外,期權交易是一種典型的零和游戲,換句話說,交易一方的所得就是另一方的付出。正是在買賣雙方的博弈中,發現價格,并且預測未來的市場走勢。在中國,能夠從事金融衍生交易的人并不多。只要我們參與國際金融市場競爭,就必須培養相關的人才。然而,金融衍生交易是如此地充滿風險,以至于每一次交易的失敗都可能會造成公司破產。所以,在任何國家,為了降低金融衍生交易的風險,都實行了嚴格的審批制度。凡是繞開審批程序的,往往會造成巨大風險。但是,金融衍生交易市場瞬息萬變,如果層層審批,那么,轉瞬即逝的商業機會就不復存在了。正因為如此,在許多國家的商業機構,雖然設置了十分復雜的監控程序,但在實際操作中,這些程序往往形同虛設。 中國航空石油公司并非沒有降低風險的審批制度,可是在巨額的期權交易保證金的誘惑下,決策層有些忘乎所以,在沒有認真把握市場脈搏的情況下,貿然出賣看漲期權。這是重大的商業決策失誤。 當中國航空石油公司出現巨額虧損之后,人們紛紛猜測中國航空石油公司的母公司在其中扮演怎樣的角色。有人從中國航空石油公司與中國航空金融公司之間的關聯交易中,認定中國航空石油公司不具有獨自承擔商業風險的能力,也有人從中國國有企業缺乏透明度的角度,分析中國航空石油公司虧損的內在原因。但是在我看來,作為一家在規范的證券機構上市的中資公司,中國航空石油公司的這次巨額虧損,純屬于技術操作失誤,與其控股公司是國有企業沒有任何關系。中國航空石油公司之所以能夠在新加坡上市,就是因為它完全符合了新加坡上市公司的條件,所以,不能因為中國航空石油公司商業失敗而由此否定其作為上市公司的資格。 在中國,由于從事國際金融交易而蓋起了金融大廈,也由于從事國際金融衍生交易而折戟沉沙。這是商業社會中十分自然的經濟現象。中國航空石油公司之所以在新加坡出現問題,就是因為,中國航空石油公司的決策層在取得戰役勝利之后,出現了戰略上的決策錯誤,從而導致公司多年來的積累毀于一旦。 按照新加坡的法律,公司同樣應當承擔有限責任,可是如果出現了損害外部投資者利益的關聯交易,那么,可以“揭開公司的面紗”,直接要求公司股東承擔債務。我們希望中國航空控股公司按照法律規則辦事,不要打腫臉充胖子,額外支付債權人不必要的費用,從而給國家財產造成更大的損失。 商業交易就是如此,既然我們選擇了金融衍生交易這種現代交易方式,那么不管公司內部如何分工,也不管公司內部負責人怎樣推卸責任,公司必須履行自己的合同義務。“事后諸葛亮”是不可取的,但亡羊補牢為時未晚,中國公司包括在海外上市的中資公司都應當學會更加謹慎的理財,因為公司的出資人不是個人,而是全體中國人。 (作者系中南財經政法大學教授)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