招商銀行財經縱橫新浪首頁 > 財經縱橫 > 焦點透視 > 海通證券巨虧傳聞 > 正文
 

海通爭議性巨虧 虧損額度是否有20億成爭論焦點


http://whmsebhyy.com 2004年12月01日 08:18 21世紀經濟報道

  本報記者 莫菲 上海報道

  “海通在經營上確實遇到了一些困難,但絕對不是象有些媒體報道的那樣。”海通證券股份有限公司辦公室主任陳蘇勤對記者反復強調。

  時間是2004年11月29日下午四點,一絲緊張氣氛彌漫在上海金鐘廣場18樓海通證券總
部。寬敞的總裁辦公室內,陳略顯激動地說,“我敢負責地說絕無此事。”,陳的手中拿著此前媒體關于“海通證券驚爆20億巨虧”的報道。

  29日整整一天,海通緊張而忙碌著。

  上午10點,海通證券某營業部總經理打電話到總裁辦公室:“客戶在看了‘海通證券驚爆20億巨虧’文章后,要求馬上撤回資金。”

  10點58分,諸多門戶網站相繼轉載了那篇令海通證券措手不及的文章。緊接著,中國證監會、上海市政府均來電詢問此事。

  同一時間,海通證券董事長王開國正在上海與合作方商議即將正式運營的中比產業基金;而總裁李明山則在北京向中國證券業協會遞交海通證券申報創新試點公司的材料。

  中午,王開國趕回公司總部,緊急召開高層會議。

  虧損20億?

  在記者與陳長達一個半小時的采訪中,談話不斷地被桌上的電話鈴聲與進出總裁辦行色匆匆的工作人員打斷,“你與客戶再溝通一下,一定要留住,晚上網上要刊登澄清公告了……”

  海通證券全年沒有虧損20億,這一說法不確實。”在與陳交談的過程中,剛與媒體交涉完的海通證券副總裁沈德高走進辦公室,一見面就強調這句話。

  此前,關于海通證券虧損額業界還有另一個說法——“海通證券藏著30億窟窿未及時上報,以致上海市政府不愿持有其股權。”

  有業內資深人士曾經質疑:“根據海通證券今年的半年報,在沒有計提委托理財的跌價準備情況下,海通證券已計提了8億多減值準備。如果算上它之前所有的委托理財跌價準備與今年下半年因行情下跌的自營浮動損失,那么估計海通證券全年要計提30億以上。”

  “既不是虧損20億,也沒有計提30億,而是海通證券計提了19億多的資產減值準備。”陳斷然否認了上述兩種說法。

  她進一步表示,為了申報創新試點證券公司的資料,海通證券聘請了上海立信長江會計師事務所為海通證券做專項審計。

  “按照創新試點證券公司審查辦法中要求的《金融企業會計制度》審計的結果是,2004年,海通證券要計提資產減值準備19億多,主要計提在委托理財、自營、及分支機構經營管理的風險三方面。”

  巨額計提究竟意味著什么?按照《金融企業會計制度》規定,計提的資產減值準備(即市價與成本價差額)將減少當期“凈利潤”、“未分配利潤”與“凈資本”指標。

  但是,“計提資產減值準備并不等于實際虧損。當行情上漲時,被計提的委托理財、自營等股票的資產減值準備可以轉回,變回利潤。”陳反復強調。

  陳進一步介紹,截止10月31日,海通證券手續費收入為5.7億,投行收入為5000多萬(8月以后,新股與再融資暫停)。

  “目前,還不好說海通證券2004年報情況。”陳回答,“如果按照《金融企業會計制度》執行,海通證券可能發生微利。”

  某證券公司財務總監表示:“為了鼓勵更多的證券公司在2004年使用《金融企業會計制度》,避免大量的證券公司在2004年底出現巨虧,證監會允許證券公司使用一些財務上的處理的技巧。”

  譬如,在新舊會計制度銜接的第一年,對于以前年度產生的資產減值損失,監管部門允許券商調整以前年度的財務報表,把這部分的計提虧損抵扣在年初的“未分配利潤”項目上,而不反映在當期的凈利潤中,反之,當期發生的減值損失是要扣除在當期的利潤總額下。

  業內人士分析,海通證券按照《金融企業會計制度》制作2004年年報,在計提19億多資產減值準備之后,如仍能保持2004年末凈利潤為正數,那么很可能是把一部分的資產減值準備調整在2004年初的“未分配利潤”項目上。

  事實上,在2003年經審計的財務報告中,海通證券反映的期末未分配利潤為5990萬元。而在今年半年報中,海通證券經調整后的年初未分配利潤額為-14.94億。

  問題根源何在

  高數額的計提跌價準備只是浮在表面的數據,其背后隱藏的是海通證券多年累積的問題。

  業內人士指出,海通問題的關鍵在于曾經大量的委托理財業務、國債業務與營業部違規的私下資產管理。

  海通證券確實在國債市場上有大量交易,其中也包括較大數量的國債回購交易。而這可能是有關傳聞的發端所在。

  資料顯示,海通證券曾連續三年蟬聯交易所國債市場上成交量最大的證券公司。2002年9月,海通證券債券交易量達435.91億元,占會員市場總額的89.537%。

  “海通證券當年是以債券起家的,債券交易一直是海通的強項。”一位國債投資人士表示。在交易所國債市場里,海通的動向一直是業內關注的焦點。

  事實上,以委托投資國債名義、實際回購買股票的理財規模越大,內部越難以管理,風險越高。當一只股票從10元下跌至3元時,證券公司會出現帳面浮動虧損7元。

  而真正使海通證券浮現在糾紛圈內的導火線是2002年,福州營業部總經理李新違背公司規定以營業部名義做資產管理、串戶回購,再給世紀中天(資訊 行情 論壇)莊家融資,最后爆倉事件。

  某證券公司人士表示:“面對92家營業部,當時,海通對營業部的內控管理比較薄弱,相繼出現了世紀中天、百科藥業(資訊 行情 論壇)等事件。”

  打個資金鏈條的比方,證券公司從同業市場拆進資金做國債交易量以提升市場份額;一般情況下,國債交易通常放在營業部內做;由于放在營業部的國債存量大,在內部監管不完善的情況下,營業部總經理借機把公司國債或客戶的委托理財國債做第三者回購,通過雙方監管方式給莊家,形成莊股資金主要來源。

  市場質疑“海通證券利用拆借資金放給客戶”的聲音由此而生。

  對此質疑,陳表示:“公司建立的包括保證金、回購與交易的監控系統從2001年開始全面監控,此前,我們要求營業部給客戶做三方監管都要逐一申報,經過總部審批后,營業部才可以做。”

  那么,如果營業部不上報,總部可能不知道。其中,也發生了一些類似李新的由公司內部控制不健全而引發的問題。

  但某證券公司總裁曾向記者表示:“相對于委托理財,海通證券的自營比較穩健、保守。”

  按照自營規模不超過資本金70%上限的規定,海通自營可以做到56億。實際上,海通的自營額從未超過此數。

  否認平安托管傳聞

  “絕無此事,”陳斷然否認了關于“海通證券將被平安集團托管”一說。

  “海通證券注冊資本金有87億,截止2004年6月30日,凈資本有63.97億(大于凈資產70%),即使有虧損也不會倒下。”她表示。

  事實上,此前,有關“上海市政府因海通巨虧欲轉讓海通證券的股權,并且不允許上海本地企業收購海通股權”的傳言在業內肆意流傳。

  “我們也聽到傳言了。”陳主任表示。“如果情況屬實,股東應提前告訴海通董事會,因為其他老股東有優先認購權。”

  譬如,海通的股東之一世紀興業為還民生銀行(資訊 行情 論壇)的債務,準備以1.33元/股轉讓其持有的海通證券股權是事先通知海通董事會辦公室的。

  而平安證券人士向記者表示:“數月前,海通證券股東曾與平安高層私下聊過關于股權收購的事情。不過這事沒有上辦公議程,最近也沒有新進展。”

  對此說法,海通證券某高層的回應是,“不排除若干年后,有大企業與海通合作的可能。”

  就“同業拆借業務曾在10月期間被暫停,后在證監會協調下重開”的消息,海通方面向記者提供了10月至11月期間的四張交割單。

  2004年10月8日,在交行上海分行做了3億的7天同業拆借;10月29日,在農業銀行上海分行做了5億的7日同業拆借;11月5日,在交行上海分行做了6億的7天同業拆借;11月26日,在農業銀行上海分行做了2.5億的28天回購。

  “明天,我們還準備做一筆,”海通資金交易員說,“海通沒有遭到銀行的拒絕,也沒有收到主管單位書面停止海通拆借業務的通知。”

  此外,陳向記者強調,“創新試點證券公司評審辦法規定的關鍵條件之一,是向協會報送申請材料之日前的一年內未在任何時點挪用或占用客戶交易結算資金。公司遞交經專項審計的創新資料的事實將使謠言不攻自破。”

  出路何在?

  面對種種負面傳言,海通證券這艘中國最大的證券航母將如何沖破萬難,謀求前路?

  據悉,自2003年以來,海通證券加強了對委托理財、營業部業務的風險管理。2003年5月,營業部的公章統統收歸總部,由總部統一保管。營業部的合同需要蓋章,必須把合同傳回總部。此外,內部監控系統可以對客戶保證金、國債回購及客戶的股票進行實時監控。公司的資金獨立存管制度也制定完畢。

  “而對于目前只有單邊上漲才能獲利的市場環境,我們能做的只有壓縮委托理財和自營規模。在系統性風險面前,海通也不例外。”陳表示。

  壓縮風險業務只是一方面,對海通而言,最要緊的事情是爭取趕在中信、中金、光大及東方之后,評上第三批創新試點公司。

  據悉,海通證券上報的創新試點材料已接受了專項審計,并已被中國證券業協會受理,接下來,中國證券業協會會派人前來審查和驗收。

  在上報的材料里,包括海通準備的組織與制度創新、業務創新、產品創新與技術創新四大類11個系統共44個創新系列產品。

  如果被評上,海通可以實現集團化三步走的組織創新道路,即成立集團控股公司,在此基礎上分立經紀業務子公司、資產管理子公司與投行子公司。

  而最近,海通正在研究收購其他證券公司的可能性,在市場不景氣的情況下,以比較優惠的價格實現低成本擴張。此前,有媒體報道“海通與第二股東東方集團(資訊 行情 論壇)準備以1.2元多/股的價格收購民族證券的控制權,為未來的業務擴張打好基礎。”

  至于市場關心的發債問題,“證監會批準我們發債30億的資格依然有效,我們將綜合考慮資金需要與籌資成本,分批發行募集。”陳主任表示。

  而在眾多負面消息中,一個頗顯亮色的消息是,海通證券與中國政府、比利時政府、富通集團發起設立的中比產業基金已成功募集到1億歐元,由海通控股的海富產業基金管理有限公司管理,并將在最近正式掛牌、運營。






新浪財經24小時熱門新聞排行

評論】【談股論金】【推薦】【 】【打印】【下載點點通】【關閉





新 聞 查 詢
關鍵詞一
關鍵詞二
彩 信 專 題
犬夜叉
封印的半妖犬夜叉
3DMM
溫柔妹妹之3D篇章
請輸入歌曲/歌手名:
更多專題   更多彩信
  • <noscript id="kkmm2"><th id="kkmm2"></th></noscript>


    新浪網財經縱橫網友意見留言板 電話:010-82628888-5173   歡迎批評指正

    新浪簡介 | About Sina | 廣告服務 | 聯系我們 | 招聘信息 | 網站律師 | SINA English | 會員注冊 | 產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 - 2004 SINA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權所有 新浪網

    北京市通信公司提供網絡帶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