韓志國:中國股市有八大失誤 決策何以一錯再錯 | ||||||||
---|---|---|---|---|---|---|---|---|
http://whmsebhyy.com 2004年11月23日 11:57 和訊網-證券市場周刊 | ||||||||
中國股市的決策失誤不是單一的和局部的,而是復合的甚至是疊加的,中國股市的決策失誤是現行決策體制使然。中國股市的決策機制已經到了進行重大調整和根本改造的時候了 本刊特約撰稿人 韓志國/文 股市政策是影響股市的運行方向、運行節奏乃至運行秩序的一個重大因素。由于股
從股市政策的影響廣度與深度來看,無論是哪個國家,也無論是成熟市場還是新興市場,股市政策對市場運行的影響都沒有中國股市來得這樣猛、這樣深和這樣廣。這是因為:1.中國股市是一個新興市場,股市制度亟待建立和完善,由于股市制度與股市政策具有天然的內在聯系,很多股市政策在一定時間后都轉化為股市制度,而股市制度的發展和完善又往往以股市政策的方式出現,這就決定了股市政策在中國股市中有著其他市場不曾有也不能有的特殊地位和作用。2.中國股市是一個在經濟體制轉軌時期建立與發展起來的市場,市場所依存的經濟體制的不確定性本身就決定了市場制度的不穩定性和不完善性,因此,制度的調整與演進常常會引起股市政策發生重大的方向性改變,從而會引起市場運行的巨大震蕩。3.中國股市是一個受行政權力影響最大、程度最深的市場,行政權力對市場的影響幾乎無所不在和無時不在,而這種影響的結果就是長期的“政策市”的形成。政策和策略是股市的生命——這是中國股市長期處于“政策市”以及政策影響之深遠的典型寫照。股市政策在中國股市中所具有的地位和作用就彰顯了股市決策的重要性,使得股市決策成為保證市場穩定運行和有序運行,進而保護投資者利益的重中之重。 然而,現實的情況卻遠非如此,近年來中國股市中問題最大、負面影響最深的恰恰就是股市的決策問題。由于決策者缺乏對市場內在運行規律的應有認識,在一些決定市場命運的重大決策上出現了致命的失誤,因而極大地擾亂了市場的正常運行秩序,并且給投資者帶來了極其嚴重的甚至是災難性的后果。 中國股市八大政策失誤 A股增發。把增發機制引進市場,是中國股市最典型的決策失誤。增發機制對市場的最重大的挑戰是擾亂了市場的正常預期,助長了上市公司的“圈錢”熱情和傾向,并且大大惡化了中國股市中因股權分裂而早就存在的,非流通股股東通過不正常的轉移支付而盤剝流通股股東所形成的制度戕害。可以說,增發是中國股市中有百害而無一利的融資制度,是對市場原則的重大挑戰。 B股開放。從發展趨勢來說,B股的開放乃至最終與A股合并都是一個必然的過程,但在這個問題上,決策者卻在一個錯誤的時機以一種錯誤的方式放開了B股市場,其結果是解放了全人類,套牢了中國人自己,特別是其中的中小投資者,給中國股市造成了難以彌補的信任危機和難以估量的重大損失,并且形成了市場的嚴重內傷。 創業板設立。2000年一年,管理層幾乎都在大談特談創業板市場,并且大有一觸即開之勢,但在把全國的人力和物力都動員起來之后,政府的態度卻變得越來越曖昧,以至于最后導致無疾而終的結果,造成了整個社會資源的巨大浪費。在“國九條”已經對解決股權分裂問題提出了明確的方向性意見之后,管理層卻莫名其妙地推出了一個股權分裂的中小企業板,結果形成了中國股市新的“圈錢”狂潮,不僅給市場帶來了巨大的負面影響,而且也因為“國九條”被套而使政府的信譽面臨嚴重挑戰。 國有股減持。國有股減持是近年來中國股市最重大的決策失誤。這個嚴重的決策失誤幾乎動搖了中國股市的根基,也使得市場的參與者備受煎熬也備受摧殘。帶有主觀隨意性的相關政策一個又一個出臺,毫無市場根基的實施方案一次又一次的試錯,導致市場發生一次又一次的暴跌,造成社會財富一輪又一輪的流失。時至今日,這種決策失誤所造成的制度危害還在延續,并且極有可能在未來解決股權分裂與全流通問題上再次復制。 市價發行。市價發行是股市發展的必然趨勢,但卻不是現階段中國股市的客觀選擇。由于市價發行的前提是發行權的市場化,而中國股市卻恰恰通過行政方式并且采取行政手段使發行的股票變成了一種稀缺資源,在這種情況下,行政壟斷與市價發行的不正常對接就必然導致股票發行中出現“怪胎”,從而出現了88倍發行市盈率這種畸形的價格。雖然前些年的市價發行在市場中屢現惡果,但管理層卻似乎仍然樂此不疲,以至于在今年又推出了市價發行的翻版——市場詢價。與當年的市價發行一樣,在股票發行權被行政權力嚴格控制且市場仍處于股權分裂的情況下,市場詢價對股市的正常發展也不可能起到正面的、積極的作用。 整體上市。整體上市是近年來打著制度創新旗號行“圈錢”之實,并且對流通股股東實行制度戕害的又一例證。TCL公司的整體上市方案以其精巧的設計欺騙了整個市場,給市場的投資者特別是流通股股東造成了巨大傷害。從市場發展的內在要求來看,整體上市是一個必然趨勢,但整體上市的前提是市場中股權分裂與全流通問題的解決,在這個前提不具備的情況下,所有的金融創新都不可避免地以小利換大弊,使得市場中的矛盾和問題進一步累積,市場的發展機制不但不會由此而更加順暢,相反,卻可能會因此而陷入進一步的危機之中。 以股抵債。從理論上說,以股抵債具有積極意義,它為解決長期以來大股東侵占上市公司的資金問題拓展了思路。問題在于,在以股抵債方案的設計與實施中,管理層幾乎完全是站在大股東的立場上來進行制度安排,從而使得以股抵債完全喪失了制度創新的內涵,并且形成掠奪者與強盜從政策中獲益這種完全顛倒的社會邏輯與市場格局。這樣的股市政策不但不能矯正市場走偏,相反,它卻會助長市場走偏,從而造成股市政策的南轅北轍。這也就是以股抵債政策難以進一步實施的一個重要原因。 超常規發展。超常規發展曾經是管理層最為津津樂道的話題。無論是市場的超常規發展還是機構投資者的超常規發展,其結果都是脫離國情與市場實際的大躍進,使得市場的數量擴張重于內涵提升。“中國股市10年時間走過了發達國家100年才走過的道路,”這個我們經常引以自豪的判斷實際上正是中國股市大躍進與洋躍進的真實寫照。時至今日,需要對中國股市的這種發展方式作出反思。由于中國正處于經濟體制的轉軌時期,市場上存在著股權割裂的局面,在上市公司的行政控制還是主導力量,且“圈錢”的沖動還是最主要的上市動機的情況下,過分追求數量的擴張與融資規模的擴大,將會給市場帶來長久的甚至是難以消除的后遺癥,并且會給市場既有矛盾的解決帶來更多和更大的阻礙與阻力。 決策失誤為體制必然 上述8個方面的問題所影響的都是中國股市的全局與整體,在這些問題中的任何決策失誤都會給市場帶來廣泛、深刻和長遠的影響,而在中國的股市中,這些決策失誤卻不是單一的和局部的,而是復合的甚至是疊加的,這就使得中國股市決策失誤的負面作用與負面影響更為嚴重也更為深刻。從表面來看,中國股市的決策失誤似乎都是偶發的,實則不然,中國股市的決策失誤是現行決策體制使然,甚至可以說,在現行的股市體制下,股市決策將很難避免失誤。 股市定位錯誤,是股市決策失誤的第一個主要原因。中國股市從建立時起,就存在著三個方面的定位錯誤:一是為國企服務。這個定位錯誤導致股市被當做單純的融資工具,大量的國有企業在未經過脫胎換骨的改造時就被推入股票市場,造成股票市場上魚龍混雜,也使得管理層在發行審核與市場監管時經常不得不經常施以援手,對上市公司的市場走偏行為在客觀上起了一定程度的縱容作用。二是對政府負責。這個定位錯誤導致管理層親近行政權力而疏遠市場,不能真正傾聽來自于市場的呼聲,進而使管理層與市場在觀察股市運行時站在不同的立場上,難以形成共同語言。同時,管理層在市場監管中始終也未能走出缺位—越位—錯位的怪圈,該管的管不了,不該管的又管得太多,從而形成股市決策的惡性循環。三是以融資為本。多年來,管理層過分地看重股權融資,甚至把融資數量作為考核市場發展的主要業績指標,以至于形成了股市下跌—政策救市—加快擴容—市場再跌的周期之中。市場發展始終也未能從數量擴張的思維中走出來,是中國股市呈現行政性發展的一個典型特征。 市場多頭決策,是股市決策失誤的第二個主要原因。世界各國的股市中從未有哪個國家像中國股市這樣政出多門,也沒有哪個國家像中國股市這樣決策機制如此混亂。股市決策要經過繁瑣的審批程序和復雜的磨合過程,使得股市決策失去了應有的時效性與科學性。決策中的長官意志和股市的邊緣化傾向使得股市決策帶有濃厚的行政色彩,甚至使得股市成為各種權力與利益較量和角逐的場所與犧牲品。 監管食洋不化,是股市決策失誤的第三個主要原因。近年來的市場監管與股市決策出現了一股洋化風。監管要“洋”的——從上到下都大量引進海外人員,規范也要“洋”的——大量成熟股市的規則與方法被引入中國股市,結果形成中國股市的“洋躍進”,造成股市運行中的大量政策“早產”與消化不良現象。不可否認,中國股市在發展中逐步與國際接軌也是一個必然的過程,但在股權分裂等重大內在矛盾未解決之前,這種“洋躍進”的結果就必然是給市場吃藥,甚至是吃毒藥,這不但不利于中國股市與國際接軌,相反,卻會給市場運行帶來更為重大的隱患,大大拉長中國股市規范化與國際化的歷史進程。 決策失誤,實為股市難以承受之重。經過14年的發展,中國股市的決策機制已經到了進行重大調整和根本改造的時候了。沒有股市決策機制的調整和改造,股市的內在機制就很難理順,股市的內在矛盾就很難化解;沒有股市決策機制的調整和改造,股市決策就很難建立在市場的基礎之上,股市運行也就很難走向健康和有序。對此,政府與市場應當且必須達成共識!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