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軟概念炒作升溫 是否暗示著外資并購大戰預演 | |||||||||
---|---|---|---|---|---|---|---|---|---|
http://whmsebhyy.com 2004年11月14日 10:18 中國經營報 | |||||||||
11月10日的大漲讓分析師們重新開始研討科技股行情的波及程度,并準備為他們的客戶們提供新的投資策略。 當天盤后的股評多認為,“微軟概念股”的暴漲來自于浪潮集團與微軟的全球戰略合作協議,浪潮軟件、浪潮信息和中國軟件等“微軟概念股”被封至漲停,帶領軟件股和大盤走強。
“這就是現今市場信心薄弱的體現。在各種利好政策差不多都出臺后,股市絲毫不見漲;而在‘微軟概念股’的刺激下,軟件股和大盤居然漲幅如此之大。”在當天大盤暴漲近50點之后,大多數分析師都和國信證券的任文明一樣,重新開始估算科技股行情全面啟動的可能性。 與此同時,微軟與國內上市公司的頻頻“親密接觸”,不可避免地引發了市場對于外資并購的猜測。 “微軟概念”身世顯赫 中國股市近來多少給人一點“崇洋媚外”的感覺,先有QFII長期價值投資之說,后有巴菲特點石成金的故事,現在全球高科技的代表——微軟似乎也具有引領A股時尚的味道,但這次“微軟概念股”煽風點火的同時,一些分析師卻始終抱著相當冷靜的態度。 “我在浪潮與微軟的合作協議中,找不到任何一項能證明提升公司明年業績的條款。”西南證券的一位行業分析師對記者說:“所謂的全面合作,只不過是微軟借中國公司擴大中國軟件市場而已。之前微軟和聯想等中國廠商也有過類似的戰略合作,上次是針對個人和家庭的‘電腦+視窗’的合作模式,而這次是針對企業級軟件平臺應用的合作模式。這只是一次正常的商業合作而已,顯然被資本市場炒作過頭了,搞不懂的是現在凡是與微軟搭點邊的股票均被稱為‘微軟概念股’。” 這幾只所謂“微軟概念股”的身世異常顯赫,浪潮軟件和創智科技兩只股票以前曾經是標準的大牛股,而他們都是通過借殼才入主重組原有的上市公司,主業發生了極大的變化。不管是否巧合,兩只股票的前身都是極為有名的莊股,只是通過重組后才轉型為高科技公司。浪潮軟件的最前身是泰山旅游,曾在一個月內創造過從10元漲到45元的奇跡,成為2000年第一大牛股,后更名為齊魯軟件;而創智科技的前身是湖南“五一文”,主營文體產業。巧合的是,兩家重組后,現在又同時傍上微軟這個國際大款,這似乎成為機構未來不斷炫耀炒作的題材。 會否并購尚存懸念 一個有意思的現象是,自2002年起就被證券市場熱炒的外資并購概念,今年以來陸續“落地”。而微軟近期與國內企業的頻頻合作,也不由得讓人對微軟下一步舉措產生種種猜測。 “現在只是一個開始,除非微軟與兩家公司合作不愉快,否則這種關系會持續深化。當這種合作全面展開后,并不排除機構放出微軟合資并購或參股這幾家上市公司題材的可能,投資者必須高度關注。”西南證券的分析師這樣認為。 招商證券的常錦在接受記者采訪時也認為,隨著微軟與國內企業合作的持續和深入,對上述公司中的佼佼者進行并購是完全可能的。她分析,微軟可能會利用這些公司在國內的營銷渠道來打造其新產品和新技術的市場影響力。 但全權負責微軟中國公關的西岸奧美公司徐先生卻否定了并購的可能性,稱微軟并沒有考慮在資本市場上的并購。而前述分析師認為雙方雖然在研發和銷售上取得了協作,但離并購還有很大的距離。首先因為微軟主要做操作系統軟件,對于行業應用軟件根本不沾。而國內軟件公司主要以行業應用軟件、中間件和軟件外包為主,特別是幾家上市公司主要業務均為行業應用和系統集成,從業務方向來看,微軟與被并購方的業務出現顯著的差異性,并購的可能性不大。 據徐先生介紹,至今微軟已與中國軟件、創智科技、神州數碼和浪潮集團等四家公司展開了全球戰略合作,其他公司并沒有上升到全球戰略合作這個層面。徐先生用“戀愛”這個詞來形容雙方的合作關系,微軟與這家公司的合作方式基本大同小異。但區別于其他與電腦廠商的合作,如預裝操作系統,前者的合作程度更深于后者。 “浪潮、創智與微軟的合作,并不涉及到資本并購層面,對于上市公司的業績影響并不是很大。所以這種合作效應在資本市場上已經明顯放大了,這是一個危險的信號。”方正證券的行業分析師呂小萍向記者強調,失去了堅挺業績的支撐,僅靠傍上微軟的炒作,很顯然,這種炒作的可持續性應該打一個問號。 軟件股的炒作游戲 隨著“微軟概念股”的火起,市場都把目光瞄準了軟件股。然而在未來持續加息的宏觀緊縮預期下,市場的大漲并不是讓所有的人都感到振奮。最大的體現在于市場分析師和行業分析師的爭論。多數市場分析師認為,軟件股的暴漲打破了市場持續低迷的人氣,市場心理正在扭轉,直接的一個體現是其他高科技股紛紛呼應,成交量大增,大量游資非常果斷的介入市場。這不僅是一個好跡象,而且是產生每次行情的前提。 但行業分析師們始終對于本次大漲持謹慎態度。“軟件股能挑起行情,但它能承擔引領大盤的作用嗎?這要打一個問號,因為高科技股占整個大盤的權重畢竟小了,業績也并不出色。樂觀的計算,反彈到1500點就已經非常不錯了。” 行業分析師的擔心不無道理,他們的最大理由來自于對軟件板塊業績的不樂觀。呂小萍認為,雖然我國軟件行業發展態勢不錯,但軟件類上市整體業績狀況并不太理想。在很大程度上,軟件類上市公司并沒有反映我國軟件產業的高速發展狀況,而更多的體現了我國軟件行業存在的問題。以上市公司中的較為穩定的用友軟件為例,今年業績增長已經明顯放緩。多數軟件類上市公司仍然沉醉于過去的政策補貼中不思進取,如果刨去政府的補貼收入,多數公司的利潤將為負數。 呂小萍對軟件業的行業水平評價并不算高,但還是有分析師對軟件股的市場炒作抱有預期。“不管未來持續性有多低,與基金重倉持有的大盤藍籌股比較,軟件股流通盤小,價值重心低,大資金不集中,這些難以復制的特點還會吸引各路游資,可以預期炒作的游戲已經拉開大幕。”任文明說。 作者:劉曉午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