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元股大面積蔓延 內地上市公司陷入生死時速 | |||||||||
---|---|---|---|---|---|---|---|---|---|
http://whmsebhyy.com 2004年11月07日 10:32 《財經時報》 | |||||||||
汪雷 當政策暖風一陣緊似一陣吹進市場,一些經過實質性重組的公司股價隨業績轉優開始抬升,另外一批頂著ST帽子的績差公司則輪番出場,演繹退市前的生死時速。而日趨惡化的資產質量,無望翻身的退市前景,令這些公司的股價層層下落。眼下,“一元股”規模呈不斷放大趨勢。
截至11月5日,“一元股”已有31只。而去年同期,大盤在1400點附近,兩市最低價股尚在2—3元之間,僅有6只。“一元股”的加速出現及其逼近面值的現實,自然引人聯想:下一個目標在哪?在看到遍及“三板”的“仙”股(香港1港元以下股票稱為仙股),和日益升高的“國際接軌”聲浪,績差成“仙”似乎成了必然。 “一元股”大面積蔓延 11月3日,上市公司★ST英教(600672)發布公告,其大股東因銀行訴訟,其所抵押股票將于11月12日被拍賣。所拍賣股權1.3億股,占上市公司總股本29.77%。★ST英教與原香港上市公司歐亞農業董事長楊斌有著千絲萬縷聯系,并因涉嫌虛構利潤長期陷入重重財務困境。 公告第二日,★ST英教股價最低跌至1.05元,距成“仙”僅5分錢之遙,創當日滬深兩市低價紀錄。 事實上,大股東股權被拍賣,只是★ST英教所遭遇眾多不幸之一。★ST英教三季報顯示,其資產總額5.6億元,總負債卻達7.8億元,資產負債率高達141%。每股凈資產-0.52元,每股收益-0.1元,凈資產-2.2億元,資產狀況極度惡化。該公司已連續兩年虧損,今年中報、三季報繼續虧損,如無意外,年底暫停上市,應無懸念。同時,業內人士預測,★ST英教最有可能成為主板市場跌破1元之第一股。 ★ST英教僅是滬深兩市T族上市公司眾多低價股悲慘現狀的縮影。 據《財經時報》信息處理室最新統計數據顯示,截至11月5日收盤,主板1340家上市公司中,股價低于2元的“一元股”計31支,全部為ST股。其中★ST上市公司15家,最低價1.05元(★ST英教),最高價1.9元(★ST大菲,000769;ST屯河,600737)。中報顯示,15家★ST上市公司僅★ST大菲一家扭虧為盈。其余14家均面臨暫停上市風險。 而以2元為界,2002年,此類股票只有4只,PT金田A(000003)、PT南洋(000556)、ST東北電(000585)、ST九州(000653)。其中兩只當年便暫停上市。2003年,更只有★ST鞍成(600669)一家跌破2元。 看到這兩年股價下落趨勢,敏感人士驚呼:去年兩元,今年一元,明年能不成“仙”? “一元股”黯然的退市前景,引出了市場隱憂:退市后的方向在哪兒?當惡化的資產質量讓上市公司僅存的“殼”漏洞百出時,誰又接得過去呢? 沒有人把“殼”當回事 1998年,國嘉實業、阿城鋼鐵等股票在買殼重組概念中的數倍漲幅,給市場帶來的想象一直延續了5年。上海隆瑞投資顧問有限公司執行董事尹中余在接受《財經時報》采訪時介紹,當時大批ST公司由于價格低,成為買殼對象,重組概念股一度炙手可熱。由此,在2003年之前,ST公司的股價往往沒等大跌,就又被炒高。 然而,大批企業買殼的悲慘遭遇證明,買家拿到的殼往往盛著巨大風險:隱性負債、違規擔保等等。稍不留神即入買殼陷阱。上面提到的國嘉實業早已在去年9月退出主板,而當年更名科利華冠以高科技概念的阿城鋼鐵,在幾番更名“變性”重組后,現在也頂上了★ST的帽子在退市邊緣掙扎。現在,一般ST的殼沒人敢要,因為“不知道拿到的殼里裝著什么東西”。 尹中余認為,以往監管層鼓勵ST公司重組,以保護稀缺殼資源,這實質上破壞了中國股市的價格發現功能。投資者無法按照上市公司盈利水平,判斷股價走勢。ST公司重組遇冷,股價中樞下移,是股市價格發現功能復蘇的表現,這是中國股市走向規范和國際化的積極信號。 另一方面,隨著監管強化,莊家借助買殼炒作二級市場股票牟利的可能也在縮小。這表現在,以往年報公布之時,幾乎所有ST公司都頻發重組公告。眾多ST公司都借助重組粉飾年報,避免退市。而今年包括數十家退市風險極大的★ST公司,幾無這類公告。 當ST一類公司不再具備買殼重組價值時,前景自然暗淡。以上文提到的“一元股”為例,2004年中報顯示,31只股票平均每股凈資產僅8分錢,每股凈資產為負值的有12只。2004年中期平均每股收益-0.17元,最高每股收益1分錢,25只股票每股收益為負。 極度惡化的基本面,令投資者對ST公司避之不及。2002年中國股市T族上市公司85家,2003年124家,今年激增至134家。在ST公司大規模增加的同時,投資者對ST興趣逐年降低。2002年ST公司平均換手率303.27%,2003年279.03%,今年前10個月,平均換手率已跌至257.43%,交易活躍程度逐年下降。 2004年中報顯示,134家T族公司中已發布扭虧或預盈的僅有41家,不足總數的四成,而預虧或預減的高達74家,另有21家已暫停上市交易 。 誰來為“仙”股買單 從歷史走勢來看,滬深兩市出現一元股的現象共有4次:第一次是在1994年的大熊市中,上海石化(600688)一度跌至1.2元的歷史性低價;第二次是在1998年的調整中,馬鋼股份(600808)出現了1.95元的低價;第三次是在2002年2月的暴跌中,ST九州等成為一元股;第四次則是由2003年最后一個交易日延續至今的“一元股”日漸擴大的趨勢。 不難預見,在2004年度年報公布之后,將有相當數量股票中止上市。一部分公司經過多番努力有望轉到三板(代辦股份轉讓系統)交易。 截至11月5日收盤,三板共有股票27支。其中,股價最低的公司為金田B(420016)0.033元。27支股票中,20支股價在1元以下。業內人士分析,退至三板的股票除有實質性重組外將大多成“仙”。而更可怕的前景則是破產。前不久ST寧窖即險遭破產,后因債權人達成和解而暫時規避。 然而,如若遵循《破產法》規定,企業無法清償到期債務,債權人到法院申請破產償債,企業便進入破產程序,事實上三板的大多公司早已破產。但現實情況是,公司所在地政府往往通過要求銀行對債務進行展期或者要求法院對公司破產不予受理等行政手段,對當地企業實施保護。有觀點認為,隨著地方政府保護力度的弱化,退市公司通過重組扭轉局面之可能性相當渺茫。因而大量退市公司面臨的最終結果只能是破產清算。 這就提出了一個更為嚴峻的問題:上市公司破產,誰來買單? 專家的隱憂是:14年的中國股市,由制度缺陷引發的公司造假,大股東侵占,做莊操縱等違規行為全部由公眾投資者承擔,是否有失公允? 以大股東侵占為例,ST猴王(000535)、濟南輕騎(600698)、ST九州(000653)等公司都是從業績優良的企業被“掏空”成負債累累的垃圾股。 再以★ST英教為例,1998年9月★ST英教買殼上市后,股本迅速擴張3倍,股價上漲到58元時,股流通市值達到31億元。目前,★ST英教股價1.05元,流通市值僅2.5億元,20多億元的市值蒸發凈盡,竟無說法。 有市場人士說,在落實國九條過程中,制度缺陷導致的投資者受損應引起監管層高度重視,而且應該研究建立投資者保護補償機制。相應機制沒有健全之時,實施的退市破產不僅政府要背負沉重的道德風險,而且對市場未來將埋下更大的隱患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