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并購市場出現質的飛躍 | |||||||||
---|---|---|---|---|---|---|---|---|---|
http://whmsebhyy.com 2004年11月05日 10:21 科學與財富之價值專刊 | |||||||||
最近獲專業出版物《歐洲貨幣》評選為“中國最佳并購顧問行”的摩根大通表示,中國的兼并收購市場目前已經出現了“質的飛躍”,代表這一轉折點的現象之一是中國企業的競爭力已經明顯受到跨國公司的普遍關注,因此,通過兼并收購中國企業資產的方式在中國擴展業務時已經成為許多跨國公司采用的重要策略。 應本刊邀請,摩根大通亞太區兼并收購部董事總經理孟亮和副總裁顧宏地日前就中國
孟亮/ 顧宏地: 從宏觀角度看,中國首先是一個非常重要的并購市場,中國市場不僅非常龐大,就增長潛力來說在國際上也是領先的。在對外貿易方面,中國現在已經是非常重要的一個國際貿易伙伴,2003年對外貿易總額達8520億美元,占全球貿易總額的8%左右。中國有14億人口,再加上中國人均消費和生活質量的不斷提高,這是外資對中國投資比較青睞的主要原因之一。中國實現經濟自由化,特別是加入了WTO,使今后自由經濟體系更加強大。在全球經濟體系一體化的過程中,跨國公司對中國的投資會不斷增加,并且會采用更加進取的手段,例如兼并收購的手段,作為在中國投資的主要途徑之一。 第二是從跨國公司的角度看中國市場投資的相對優勢和顧慮。中國的政治經濟環境十分有利于商業投資,尤其是其消費者市場是跨國公司非常青睞的市場。中國的廉價勞動力資源非常充裕,這不僅限于基本工作勞力,還包括技術勞力。除此之外,中國還有足夠的資本提供,使得外國公司在中國經營相對于在他們本國的經營存在成本結構上的優勢。中國經濟的進一步開放和加入WTO,令今后兩年市場透明度可望更加提高,效率也在不斷提高之中,不僅在基本建設方面,整個政策和法律方面的提升,使得在中國做生意比過去優勢更加明顯。中國現在已成為世界制造業的中心,這本身也帶來不少優勢:由于整個產品最終在中國制造,為中國制造業帶動了很多相關的服務行業,在中國產生一種叫價值鏈的現象,使得在中國制造不僅在成本上獲得優勢,從過程、物流等角度也都體現出了優勢。 至于在中國的投資顧慮,這主要來自宏觀層面,對銀行業尤其是對貨幣政策的顧慮,不免會影響投資者的信心,因此,跨國公司對這個市場還存有一些顧慮:自然資源的制約,尤其是電力短缺是比較嚴重的制約;兩岸關系也是一個未料之數,會對中國政策產生較大的影響。另外還包括如貧富懸殊、發展失衡這些主要需要宏觀調控的問題。除此之外,還有來自印度方面的競爭,這個問題其實是很多跨國公司客戶提出來的,在摩根大通與他們做兼并收購交易的時候,他們經常會問到這個問題,到底是投資在中國好,還是把錢放在印度好?這個問題我們覺得主要是因為兩地有不同的優勢和缺點,從跨國公司的角度說,這個問題將來會越來越深入地得到開拓。 第三是分析一下跨國公司對中國直接投資的現狀。自從亞洲金融危機之后,外資對中國直接投資一直在不斷增長,2003年達到了540億美元的最高峰。 外資以前主要是通過直接對中國生產和銷售渠道進行投資,現在更多看到的是跨國公司在中國市場以跨國境的并購交易作為投資的一種方式。 近幾年來中國最大的5宗跨國境并購交易主要是外資收購國內公司,其中3 個交易是今年發生的,這顯示最近較大的跨國公司對中國實行并購活動的一個趨勢,我們認為,在未來6至12個月會有更多較大規模的跨國境并購交易產生。 孟亮: 2001-2004年間5宗最大的并購交易當中,其中有3宗是今年完成的,預示將來交易規模會越來越大。比如今年的哈爾濱啤酒收購案,交易價值大概為7.4億美元;另一宗是康師傅飲料,大概為9.5億美元;還有一宗是寶潔以18億美元收購中國合資伙伴。這類交易的金額隨著時間的推移會變得更大,因為現在中國一些資產的規模越來越大,最重要的是,跨國企業公司對中國的興趣越來越濃厚,他們更有信心以大手筆來進行并購交易。 顧宏地: 從并購交易量來看,總交易量也在逐年增長。在過去兩三年內,兼并收購的交易量每年都創下歷史最高水平,去年達到了35億美元;今年年初到現在,6個多月的交易量已經占了去年60%以上,所以,我覺得今年可能也會創下歷史新高。從中國交易的類型劃分,我們看到現在主要還是一些關聯方交易,這些交易主要是一些大型國有企業把他們的資產注入其在海外的上市公司,從交易量來說是非常大的,當然,這些交易并不是傳統意義上的戰略性兼并收購交易,市場影響也不是很大。 孟亮: 像中國電信收購母公司的資產,聯通、移動收購母公司的資產,華能國際收購華能集團的資產,類似這種交易,我們都叫做關聯公司之間的交易。 顧宏地: 外資收購國內企業,像我們所說的跨國公司用兼并收購手段實現他們進入中國的目標。這在現在也占了比較大的比重,約為16%左右。這一塊將來增長會非常快。還有一些小的交易類型(現在才占3%),就是國內企業收購外國企業,比如今年初的TCL收購湯姆遜就屬于這類交易,這種類型目前還只是在探索之中,因為現在還沒有結論說明這種交易方式對中國企業的發展有很明顯的促進和增值作用。另外一種交易類型是國內企業之間的兼并收購,在2003年占31%,但這些規模一般都比較小。這種交易一般主要是國內公司在其生產過程中需要一些區域性或行業性的合并而產生的。 不少跨國公司經常問我們這樣一個問題: 對他們來說,在中國,從哪里才能發現有意義的兼并收購的對象?我們初步做了一個研究,就是把以前所發生的兼并收購交易籠統地計算一下,發現大概有4種類型的目標,在現代的兼并交易收購中是經常出現的。 第一種是國有股的減持。這其實是一個比較新的趨勢,主要是中國政府近幾年來發布的一些新的政策,允許國有企業當中的國有股份持有率可以通過對外資出售的機制來減低。這個現在有好幾個案例在做,比如徐州市政府年初宣布徐工集團將有一些戰略性的交易計劃,以減持國有股并引進外資。 第二種我們叫戰略聯盟的結構,這種結構主要針對一些中國大型民營企業,他們的發展非常快,而且非常成功,發展到了一定的階段,他們需要得到一些幫助,需要更具國際水平的技術、管理經驗或者是銷售渠道等方面的支持和幫助,以達到他們下一步的發展目標,所以,他們需要在海外尋找對自己有幫助的戰略合作者。最近有幾個這方面的案例:今年年初,我們摩根大通協助頂益集團(頂新集團旗下)和日本朝日啤酒組成一個50%對50%的合資企業,將非酒精類飲料業務組成合資公司,這是一個戰略聯盟的交易結構。還有一個案例就是幾天前,我們同樣代表頂新集團,將他們的樂購超級市場部門和英國最大的超級市場Tesco組成合資公司。我們認為,將來會有很多類似案例發生。 第三種是非核心資產的剝離。現在的一些民營企業,在前幾年迅速發展的過程中,擴展到很多不同的行業中,比如房地產、電訊、醫療等,這些行業的競爭日趨激烈。因為WTO的原因,這些公司不得不回到原來的基本發展點來發展他們的核心產業,同時把那些非核心產業剝離出去。在這種情況下,也為跨國公司提供了非常有價值的兼并收購對象。 第四種是一些現有的跨國外資公司在中國有些經營不很理想,特別是沒有達到一定的規模,在盈利方面一直欠佳,或者是母公司調整全球戰略,將在中國的資產出售。這種情況也為很多跨國公司提供了很好的兼并收購機會,這種資產對跨國公司來說很有吸引力,這些公司的資產質量一般都比較高,因為他們本來就是外國公司所擁有的,從會計審查、人員配置、資金管理都是非常透明的,這也是一個非常重要的兼并收購機會。從案例上說,我們年初促成的中國的羽西化妝品出售資產給歐萊雅,就是一個非常典型的例子,在這個過程中,這種資產得到了很多跨國公司青睞,整個過程中,買方的興趣一直非常高。 孟亮: 中國現在并購的項目越來越多,這些項目的重要性越來越大,跨國企業對中國的興趣越來越濃厚,對我們這種國際性的投資銀行來講,對中國并購的項目就越來越關注,會在項目的操作上投入更多的力量。在此,讓我們關注一下最大的幾家國際性銀行在中國并購方面的動向。這些投資銀行可能在大家比較熟悉的就是安排上市、發行債券等活動,但是在真正傳統的投資銀行業務當中,有很重要的一塊就是并購業務。 并購業務在中國是一個新興的產業,實際上,很多國際性投資銀行已經開始關注了,摩根大通在2002年完成了6個項目,2003年完成了7 個項目,2004年至今為止已經完成了6個項目,加起來一共是19個項目。 下面介紹一下我們在2003年在中國所完成的主要大項目。一個是康師傅(頂新集團)的飲料公司把50%股份賣給了朝日和伊藤忠,整個交易的估值在9.5億美元左右,這個公司實際是在1996年成立的,短短8年的時間能夠把一個飲料公司價值做到9.5億美元,對康師傅集團公司來講也是一樁非常值得高興的事情。 第二個就是羽西。這個企業上海人都應該知道,羽西總部設在上海的浦東,羽西在過去的幾年當中已經形成了一定的規模,但他們的海外母公司的全球戰略有所變化,所以把這個優良的資產出售,賣給了歐萊雅。我們代表羽西擔任賣方財務顧問,這個交易也獲得了極大的成功。再接下來是瑞安集團,大家肯定也很清楚,瑞安集團開發了上海新天地項目,他們委托我們以整個新天地項目再加上全國其他的地產項目打包出去尋找合作的伙伴,包括地產行業的一些戰略投資人,總融資金額為4 億美元,這也在今年完成了。 剛才我們講到關聯公司的交易,在這方面我們今年也做了兩個大的項目,一個是中國電信82億美元,一個是華能國際14.3億美元。就在上個星期,我們又完成了一個非常重要的項目,是中國零售業中首例外資進來的并購項目,Tesco投資中國的一個大賣場——樂購,在這當中,樂購的估值為5.2億美元,這些項目的質量都非常高,而且是非常成功的一些項目。 2003年,我們不僅幫助中國電信、華能、聯通進行了一些關聯公司方面的交易,同時又幫助摩托羅拉以及南非米勒啤酒在進入中國市場、收購中國資產方面成功地完成了這些項目。從總體來講,我們在過去的12— 18個月中看到中國并購方面一些非常積極的現象和趨勢,將來12—18個月確實有更積極,更多、更大、更好的項目,我們現在已經在操作中的就有很多比較好的項目。 《value》: 我想問下有關康師傅的一些問題,頂新已經先后兩次邀請摩根大通作為他們的財務顧問參與一些并購活動,我很關心他們為什么不找臺資的券商、臺資的金融機構,而是請摩根大通?是不是頂新在臺灣地區市場已經是摩根大通的客戶了?在中國大陸市場,作為他們的財務顧問,相對其他投資銀行,摩根大通的優勢在哪里?在進行財務顧問服務的時候,是否可以把摩根大通投資銀行業務的優勢和商業銀行、證券投資或者直接投資等相關業務結合起來? 孟亮: 康師傅兩個交易都邀請我們做財務顧問,在這之前,實際上我們并不是康師傅集團的財務顧問。也就是說以前在臺灣的一些項目中,我們不是他們的財務顧問,但是他們為什么會選擇我們做財務顧問,這個與你問題的第二部分實際上是緊緊相連的。 我們在并購方面做了很多年,可以稱作是這個領域的專家。我本人和顧宏地都是上海人,在紐約華爾街進行并購交易有近15年的經驗,然后專注大中華區的一些并購項目。這個在其他的國際投資銀行中是非常特殊的現象,但他們現在已經開始注意到,也在拼命地往前趕,因為這樣的并購交易需要的不僅僅是語言溝通,因為接觸的都是國際上最大型的跨國企業,為他們提供戰略上的重要建議,在談判上的經驗和在估值上的分析等,各方面綜合起來,才形成一個財務顧問所應擁有的優良素質,再加上文化背景的理解、對語言的理解等等因素,摩根大通在這方面有非常獨特的優勢。我們在過去的18個月中已經建立起這么一個團隊,這個團隊中資深和新加入的人員都有一定的相同點,就是不僅僅是在中國做銀行業務,同時在海外也經過相當的培訓,有非常豐富的經驗。 《value》: 你剛才強調的主要是本地文化和團隊的優勢,我想了解一下,現在并購業務和商業銀行還有直接投資等其他相關業務在中國大陸是否有協同效應? 孟亮: 并購業務實際上是一個非常單獨的業務,這個業務當中最大的成功因素是人,這個業務完全是跟客戶在一起,如何幫助客戶談判,保護客戶的商業利益,能夠使客戶的利益得到最大化,這當中人是一個最關鍵的因素。 《value》: 不良資產處理相關業務是否與此有關? 孟亮: 不良資產并不是并購業務的一部分,這完全是一個金融的行為,如何把一些不良資產打包,以一個什么樣的折扣買下來,如何把這些資產優良化,如何核銷不良資產,在不良資產中尋求一些能夠盡快恢復資產質量的辦法,這個跟并購是完全不同的兩個交易。 顧宏地: 我想增加一點,雖然在并購交易過程中,主要因素是投資銀行加個人的經驗、素質、談判能力,但是作為一個跨國公司投資顧問來說,我們在中國的關系很重要,是了解交易機會的重要渠道。因為摩根大通在中國的業務是非常廣泛和全面的。 《value》: 中國交易除了一個特點是規模越來越大之外,從你們的角度看,有沒有其他方面的特點。你們談到涉及中國企業估值的方法,你們現在比較多的采用是哪一種? 顧宏地: 先回答你的第一個問題。從今年開始,關于中國交易的特點,我覺得是交易上更加注重于互補、互益,然后是戰略性合作這樣一個趨勢。特別是像與頂新集團有關的兩個交易,非常明確地顯示出中國企業也在利用兼并收購作為自身發展的一個手段,這在以前是很少看到的,以前主要是外國公司進入中國以購買資產來達到他們的目的,但中國現在也在利用這個手段,比如像TCL到海外發展。中國公司已經意識到兼并收購是非常重要的戰略措施之一,這是一個非常新的概念。 從估值方面來說,現在在中國用可比公司或者可比交易做衡量機制還很不健全。為什么呢?第一,戰略交易一般信息比較少,很難用其作為估值的策略標準。如果是用上市公司的市盈率或者是銷售額率做評估的話,可能存在中國的A股市場是否與國際上的估值真正接軌的問題。所以我們比較重視的還是利用現金流折現法(DCF)來進行估值,雖然還有很多需要改進的地方,特別是對財務預測需要有很大信心才能做到正確的估值,但我們覺得用這個方法至少可以通過對客戶兼并收購目標的了解,對他們的財務進行盡職調查以后,作出一個比較系統的估測。現金流折現法還是比較實用的,特別是對中國市場而言,協同效益的體現都可以通過這個方法算出來,所以我們覺得在現在為止,現金流折現法是比較適用的估值方法。 孟亮: 補充兩點,中國并購的特點趨勢還有一點是比較特殊的,最近2年,中國并購方面出臺了若干新的法規,在這些法規不斷完善的基礎上,一些大型的交易實際上已經可以做了,或者說有突破的可能了。在A股市場上,現在已經有一些項目涉及到A股的要約收購,特別是國際性企業到中國來進行A股的交易收購。很多國有企業是國有股占絕大多數股份,在這些政府,特別是市縣級的政府愿意退出的時候,出售時勢必會影響到要約收購。 從跨國企業的角度看,他們以前很少會考慮到真正收購一個公司,或者收購這個公司全部的股權,現在在我們的一些項目上,他們的確有這樣的想法。這是一個特點。 從估值方面講,因為很大程度是靠交易倍數,上市公司交易倍數也好,可比交易倍數相比也好,這實際上在中國是不太適用的,只是一個參考值。比如從哈爾濱啤酒交易來看,Anheuser-Busch花了60、70倍買哈啤。再看我們樂購的項目,Tesco大概花50倍左右的市盈率買了樂購。這些從可比公司、可比交易的倍數方面來看,可能是非常難以接受的,真正意義在于是戰略性的,具有戰略性的價值,通過DCF能夠通過這些協同效應,在戰略上能夠把下幾步計算進去,算出來真正愿意付出的價值。 顧宏地: 還有一點要補充一下,特別是像一些國有企業,對他們來說,另一個很重要的估值參照就是凈資產,這是不同于市場上比較通用的估值方法的。 《value》: 在短期內通過A股參與兼并收購的可能性有多大?如果從行業的角度看,你覺得近兩年涉及中國企業的兼并收購可能會集中在哪幾個行業? 孟亮: 如果進行A股市場上的一些要約收購,法律法規實際上還不是很清楚,就是說法規實際上可以做,但具體怎么做并不很清楚,一定要有嘗試做類似這樣收購的一些公司到證監會咨詢,尋求一條真正可行的路。這取決于證監會以及其他一些監管部門對這樣交易提出的意見和建議是什么。 剛才問哪些行業是值得注意的,從我們現在看,將來12、18個月操作的一些項目中,很多一部分還是消費品的行業,在過去的12、18個月里,我們做的有很多是消費者品行業,有化妝品、飲料、零售、啤酒等,跨國公司進來實際上無非看重兩點,一個是中國的市場,就是說他們愿意在中國生產和銷售,有一定的規模,有一定的市場份額,有一定的品牌,能夠觸及到中國消費者的各個領域,這些資產是非常有吸引力的。還有一個目的是來收購資產后返銷的,就是是用于全球其他地方。比如說通用電氣,到中國來很大一個目的,并不是僅僅尋求中國這個最大的市場,也是看到中國有相對廉價的勞動力。 《value》: 這是從全球資源配置的方面來看的吧? 孟亮: 對,是他們在中國取得生產的產品、配件或者是什么資源與全球資源的配套,這個對他們來講也是一個非常大的機會,可以充分利用廉價成本來提供全球其他地方的一些產品,支持全球其他供應鏈。 消費品行業是觸及到中國老百姓的,實際上有很多東西,只要是在市場上有一定規模,有一定品牌,有銷售、有非常好的銷售平臺的,都會成為非常好的資產。再加上有一定制造的規模、有一定的技術、能夠支持某些跨國企業全球運行的一些資產,也會成為非常有吸引力的并購目標。 顧宏地: 我再補充兩點,你第一個問題談到A股收購,另外一個問題主要是從價值反饋上來說,現在A股的流通價值跟自身價值還是有差異的,這也是很多跨國公司考慮A股的要約收購的原因。但實際上要約本身不是問題,但從你要付出的價值來說,跟你所感覺到的資產的價值還有有點距離的,這是一個問題,希望這個問題能得到解決。你第二個問題講到哪些行業是兼并收購的重點,其實,我覺得這在很大一部分上取決于政策的允許,并不是說很多行業外國公司不感興趣,因為他們現在沒有能夠在政策允許下達到投資的一定比例,比如汽車現在還是50%。有些限制是使得兼并收購在這個行業中還不能達到一個具體的體現。 孟亮: 這個補充非常好,你們所看到最活躍的一些行業,是中國競爭最激烈、也是中國政府沒有限制的一些行業,或者說是限制非常少的一些行業。 《value》: 從你們的角度看,中國企業收購外企主要在哪個領域?因為TC L收購湯姆遜比較成功,是不是覺得中國企業收購歐洲企業的可能性會比較大一點? 孟亮: 實際上,我們在過去實踐中接觸到不少中國企業想到海外去拓展的一些項目,從我們的經驗來看,的確有很多困難,有很多挑戰。不管你是現在宣布,或是正在醞釀中的項目,或者是已經擱淺的項目,這些挑戰還是有一定的相同點的:第一點就是管理,如何管理一個跨國的企業,如何管理海外的資源,中國現在的確還沒有非常規范的先例,作為一個全球性的管理層來管理海外的企業,這是很重要的一個部分;第二部分,中國的企業大部分是往內看的,而很少往外看,真正往外看的也不過是出口,很少扎根立足在海外的市場上,如何適應這個市場?如何了解這個市場?這些都是在經營理念上是要突破的一個難點;第三部分是資金以及結構上的一些困難。比如說中國公司要到海外投資,必須要通過對外投資管理部門的一些批準,任何一個時候,如果你要增資什么的,都需要通過中國政府有關部門的同意,畢竟在海外我們的信用度不是很高,如何完全擁有能夠支撐在海外經營所需的大量流動資金?這也是挑戰之一。最后也是跟政策有關系的,作為一個中國企業到海外市場中去,是不是會受到一定政策上的影響,優惠肯定是沒有的,不像在國內會享受到一定的優惠,海外企業到中國來反而會享受到一定的優惠。目前到海外去可能不僅面臨挑戰,可能還會受到一些限制,如何適應環境也是很大的挑戰。 顧宏地: 這幾年來比較多的還是一些中國公司到海外買資源,買一些自然資源或者天然氣、石油和礦物等,因為運營比較簡單,你不需要外國公司的管理真正介入,資源對中國來說是比較急迫的事情,我覺得做得比較成功的,像TCL、湯姆遜那個交易,到底這個交易最后對TCL公司的好處有多少現在很難講。對這個公司經營和盈利程度到底能提供多少幫助?這還需要一些時間才能知道。 孟亮: 這是一個很有勇氣的舉動,我覺得這是一個趨勢,但是如何把風險全都考慮到,能夠使這個事業成功,這是需要時日來判斷的。 《value》: 你認為A股和H股價格的差距有多大?多長時間才能夠拉近這個距離? 孟亮: 這個問題問得非常好,實際上我們也一直在看。如果你問我兩年前A 股的價值跟現在的價格比較,實際上已經在走向與國際接軌的方向了。具體要多長時間,我覺得這個很難講,我本人覺得很多A股的估值已趨于比較合理,或者比較正常的一些范圍了,但是A股的確有一些交易比較不規范,或者有一些大戶在托盤,類似這樣的一些情況使得一些估值的標準或者倍數什么的,可能并沒有那么合理,但是假以時日的話,應該會越來越跟國際接軌。 顧宏地: 距離主要在于現在對投資資金流動的限制上。如果有這些限制存在的話,價格總會有一些跟世界價格不相同的地方,通過將來新的資金的投入,使得市場的流動性更加大,A股應該逐漸地從價值上跟世界接軌。 孟亮: 如果我們有時間的話,可以做一些分析,中國內地已經有很多企業現在幾地上市了,美國上市,中國香港上市,中國內地上市,你把這幾個公司在幾個市場上的表現、不同的倍數在不同的時間點來看的話,這個分析會很有意思的。同樣的公司,就是因為在不同的市場上市,用的倍數是不一樣的,這個區別正在慢慢縮小中。 《value》: 外資收購國內企業會有一個上升的趨勢,你預計在未來兩到三年內這個數字能從16%上升到多少?另外,縮小的那部分會不會是關聯方交易數字在下降?這個數字是否指交易的數額? 顧宏地: 我覺得絕對會增加,但怎么增加?會增加多少?很難預料。你講得很對,從減少的趨勢來說,關聯交易的減少是有可能的,因為在一定規模以下,母公司注入子公司資產的過程再過幾年將會完成。比如電信行業已經差不多快結束了,一共就這么多省,今天放十個省,明天放六個省,再過幾年就放完了,所以,我覺得這一類型的交易會慢慢減少。 《value》: 就并購的驅動因素而言,你比較關心哪一塊? 顧宏地: 我們比較關心外資收購國內企業的并購項目,為什么呢?因為對我們來說,我們是一個跨國性的投資銀行,我們的很多客戶比較關注中國市場,也是通過這個方式進入的,所以,我們覺得這是將來工作的重點。但我們在這個跨國性并購過程中也會給國內一流的公司提供服務,比如像我們所介紹的最近的交易,像頂新和頂益,雖然是中國臺灣地區的背景,業務在大陸,都是我們的國內企業客戶,非常需要我們提供的并購服務。 《value》: 現在很多外資在收購國內的啤酒企業,有一種說法是因為國內啤酒產量過剩,有三分之一的產量過剩,還有因為其能力低,盤子小,我不知道你們是怎么看這個問題的,為什么這么多外企看好國內的啤酒行業? 顧宏地: 就像剛才孟亮所說的,啤酒屬于消費行業,進入中國市場有戰略意義。你可以看到像Anheuser-Busch收購哈啤,通過這個交易獲得到在東北市場的領導地位,這同時也是一個防衛性的措施,因為不做的話,南非米勒就會壟斷整個東北市場,所以,這對他們來說是一個非常具有戰略性的決策。像Interbrew在浙江等省收購啤酒企業,對他們來說,需要在某些省份獲得市場領先地位。像上海這樣一個競爭非常激烈的地方,啤酒并購業務會在跨國公司之間進行。但在中國一些已經有自己啤酒廠的中小型省份,外國公司會直接對這些本地公司進行投資或者收購,對他們說,這是獲得市場非常直接的方法。 《value》: 本土的投資銀行在并購業務上怎么樣? 顧宏地: 他們跟我們關心的業務有一些不同,我們客戶確實有很多跨國公司,這是我們的優勢所在。但是對中國本地公司、本地同行來說,他們更在乎怎么利用他們現有的關系,對他們來說,并購業務是一種保持客戶關系的手段,并不是一個核心業務,不像對我們來說,并購跟融資是同樣重要的。從對并購業務重視的程度而言,我們與中國本地同行還是有一點不同之處的。在我們所做的很多項目中,很少看到本地投資銀行的同行,因為他們所提供的服務或者他們所從事的交易類型跟我們做的不大一樣。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