完善自身爭議解決機制 發展證券仲裁制度 | ||||||||
---|---|---|---|---|---|---|---|---|
http://whmsebhyy.com 2004年10月25日 15:00 新華網 | ||||||||
證券市場的運行離不開自身完善的爭議解決機制。低成本、高效率的爭議解決機制,是證券市場有效運行的一個重要保證,也是投資者參與證券市場時所要考慮的成本和風險因素之一。解決證券爭議主要有三條途徑:第一條途徑是調解。此途徑雖然經濟、簡便,但卻由于程序不規范、責任不明,難以保護爭議雙方的合法權益。第二條途徑是仲裁。第三條途徑是訴訟。通過訴訟解決爭議,其成本高、程序復雜、效率低。鑒于訴訟程序在解決證券爭議方面的缺陷和不足,大力發展各種非訴的爭議解決機制,已成為世界各國的一個共識。
仲裁制度比司法訴訟更能適應證券爭議的專業性、私密性及社會影響性等特點 證券交易具有其自身獨特的交易規則與慣例以及復雜深奧的專業術語,鑒于目前我國大多數地方法官無法實現專業化,短期內尚難以勝任裁判工作。且證券交易尤其是機構之間的交易,一次交易量巨大,希望保守行業的內幕及商業秘密。對于機構與投資者之間的案件,由于涉案人數眾多且分布地域廣泛,往往會引發全社會輿論的廣泛關注。以大慶聯誼虛假陳友誼賽案為例,整個案件牽涉到一千多名原告和十多名被告,這種復雜的案情給司法機關的審理造成巨大壓力。而司法系統局限于嚴格法律原則與繁縟的訴訟程序,缺乏彈性,處理不當不僅會導致當事人耗費巨額訴訟費用,官司曠日持久,爭議遲遲不能解決影響整個證券市場的信心和穩定,而且還可能導致激化社會矛盾,引發社會動蕩。最近一兩年來,我國證券市場行情長期低迷,投資者對市場缺乏信心,市場各方參與者的利益都受到極大損失,也給國民經濟整體環境造成不利影響,與此不無關系。 仲裁能夠減少社會公眾對司法機關的過度依賴,減輕司法系統所受到的社會壓力,增加投資者尋求救濟的途徑 近幾年來,隨著我國法治化進程的不斷推進,越來越多的投資者拿起法律武器捍衛自己的利益。廣大市場參與者對上市公司及其他機構的違法、違規行為義憤填膺,動輒要求訴諸法院,已經出現了證券訴訟爆炸的局面。而達不到目的便抱怨司法不公,嚴重影響社會穩定和人民法院的形象,也使法院成為各方矛盾的焦點,人民法院處在輿論漩渦之中,承受了巨大壓力。但我們也應該認識到,司法介入證券類民事賠償案件是需要一定的前提條件的,我們必須承認由于證券法及證券爭議解決機制與國情有一定程度的脫節,其實施并未充分達到調控、規范和發展我國的證瓣券市場的立法本意。在證券監管部門法律調控不力和尚未形成有效的自律機制的情形下,人民法院的貿然介入,其結果將對我國證券法制建設造成諸多弊害。如果先利用仲裁程序解決一部分證券爭議,則可以減少社會公眾對司法機關的過度依賴,增加投資者尋求救濟的途徑,減輕司法系統所受到的社會壓力。 在證券爭議中引入仲裁制度,可以改善我國爭議解決資源配置不合理的現狀,減少司法資源的消耗, 使證券爭議解決制度向競爭化方向發展,最終建立多元化的爭議解決機制 目前我國各級地方法院普遍存在審判任務重、留積案件多等問題。各級法院積案率居高不下、執行難等問題,已經嚴重損害人民法院的威信,損害了國家法制和當事人利益。對訴訟的信任以及"重訴訟輕仲裁調解"的觀念導致了爭議解決資源配置嚴重向訴訟傾斜,對調解、仲裁等其他爭議解決機制的資源配置卻嚴重不足。而由于我國證券市場積十幾年之沉疴,各種矛盾積淀深厚,隨著證券市場法制化、規范化進程的不斷推進,暴露出的問題日益增多,以我國司法機關擁有的資源來看是根本無法全面有效地解決這些爭議。 而且,訴訟是需要成本的,實踐中辦案經費短缺在各級人民法院都很普遍。再加上社會對依法治國的不斷宣傳.人們對法律了解的不.聊斷深入,結果人們把對訴訟的利用作為法律意識提高的標志,從而使訴訟在我國民事爭議解決中處于一種"壟斷"地位。在經濟學上,壟斷必然產生壟斷價格,商品或服務質次價高。同理,訴訟的"壟斷"也產生了訴訟成本太高等諸多弊病。如果讓大量的證券爭議案件都在仲裁環節得到解決,將在客觀上促使訴訟不得不失去"壟斷"地位,走向與其它爭議解決方式的競爭。多元化競爭和功能互補的證券爭議解決機制必將在總體上降低費用,提高資源的配置和利用效率。還有利于促進司法系統的良性競爭,緩解目前司法系統經費緊張的局面,對提高人民群眾對非訴爭議解決機制的認識都會起到積極的作用。 根據我國現實國情,利用仲裁解決證券爭議具有充分的法律依據和現實可行性 1994年我國頒布的《仲裁法》規定平等主體的公民、法人和其他組織之間發生的合同爭議和其他財產權益爭議可以適用仲裁。合同爭議涵蓋廣泛,證券爭議大量的屬于民事合同爭議;而其他財產權益的爭議包括具有財產內容的任何爭議,主要指各種侵權爭議,包括證券市場上因為虛假陳述、內幕交易、操縱股價等侵犯投資人合法利益的爭議。同年中國證監會發布了《關于證券爭議仲裁協議問題的通知》,該通知要求凡是與股票發行或者交易有關的爭議,需要采取仲裁方式解決的,應當簽訂證。,券爭議仲裁協議或者仲裁條款。證券經營機構之間以及證券經營機構與證券交易所之間因股票的發行或者交易引起的爭議必須采取仲裁方式解決。上述機構簽訂的與股票發行或者交易有關的合同,應當包括證券爭議仲裁條款。 1998年頒布的《證券法》為規范證券的發行和交易行為,以及如何解決證券爭議填補了法律上的空白。為配合證券法的實施,最高人民法院還相繼制定和發布了一批適用民事、證券等法律的司法解釋和司法解釋性文件。與此同時,中國證監會先后發布了幾百個規章和規范性文件,所有這些都為通過訴訟和仲裁等途徑解決證券爭議提供了更具可操作性的法律依據和政策規范。 而在仲裁機構的組織建設方面,我國共有分布在全國各省市的仲裁委員會150多家,仲裁員近2萬人。仲裁員在職業水準方面有其獨特的優勢。在我國現有的仲裁機構中,對仲裁員的要求較為苛刻,如須有副高以上職稱、或8年以上律師從業經歷、或8年以上在執法部門的執法經歷等。因此,仲裁員多為法律界的學者或者專家,其中不乏《公司法》、《證券法》方面的專家,對紛繁復雜的證券爭議案件的處理具有一定專業優勢。 雖然目前各仲裁委員會受理的證券爭議案件仍然很少,但從統計數字來看,總體上,我國越來越多的人開始認識到仲裁的方便、快捷和經濟的特點,民眾對通過仲裁解決爭議沒有抵觸心理,證券仲裁將在我國具有廣闊的發展前景前景。(占小平/中證報)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