券商內憂外患升級 洗牌大潮撲面而來 | |||||||||
---|---|---|---|---|---|---|---|---|---|
http://whmsebhyy.com 2004年10月19日 06:57 深圳新聞網-深圳特區報 | |||||||||
最近,深滬股脂上躥下跳,將“猴年猴市”發揮到極致,目前此輪“井噴”行情的漲幅已喪失殆盡。 每次股市大跌的背后總有不少理由。此次也不例外,除了耳熟能詳的擴容壓力及全流通外,因近期管理層加大對高風險券商的清理,券商危局再次牽動市場心。
曾幾何時,證券業是最令人羨慕的行業。但近年來,券商之痛已是有目共睹:隨著股市的低迷,券商們一直引以為豪的經紀業務日漸衰落,而與之相關的投行業務、自營業務和理財業務也遭重創,券商們的日子從此一落千丈。據統計,截至去年底,整個證券行業的潛在虧損高達2200億元。身陷困局,融資渠道不暢的券商違規經營層出不窮,“偷”錢屢教不改。 除了內憂之外,券商的外患也在升級。目前全國證券公司達130家,證券營業部達3000多家,數量過于龐大,相互間惡性無序競爭,導致競爭成本上升,競爭效率下降。與國外的“百年老店”相比,差距依然遙遠:2002年,美林證券一家公司的總資產就高達3540億美元。眼下,證監會已經批準24家QFII,成立了9家中外合資基金管理公司、4家中外合資證券公司,洋機構對國內券商的沖擊日漸顯現。 如果沒有WTO的時間表,這種局面或許還能無限期維持下去。但問題是,2006年底全面開放金融證券業的大限將至。眼下,四大國有銀行因“改制上市”忙得熱火朝天,但券商卻鮮有類似動作。除了鞍山證券、大連證券、富友證券、新華證券、佳木斯證券、珠海證券等因“紙包不住火”而相繼出局外,讓人為之一振的要數中信證券收購廣發證券案,它畢竟開了我國證券史上市場化收購的先例,但遺憾的是,因反收購力量強大,最終未果。券商這種“有擴張,無成長;有失敗,無死亡”的局面怎能迎接國際挑戰? 其實,近年來券商“整合做大”的呼聲一直沒停過,但緣何只打雷不下雨呢?關鍵是目前這種“不求發展,只求保命”的無效平衡打破不了。券商是廣大投資者與證券市場的惟一的“橋梁與紐帶”,所以券商問題無小事,券商之痛就是股市之痛。近年來,鞍山證券、大連證券等的相繼出局,無一不對市場產生巨大沖擊波。有業內人士甚至據此斷言:只要券商危局一日不破解,料兩市大盤難以走出像樣的牛市行情。 令人欣慰的是,面對券商危局,管理層的思路已日漸清晰———扶優汰劣,在整治問題券商的同時,業務創新、融資渠道等方面向優質券商傾斜,為其提供更廣闊空間。此番券商“清查風暴”,不失為管理層打破這種無效平衡的“殺手锏”。因為在清理問題券商中實施“有限賠付”,意味著管理層把淘汰券商的權利更多地賦予投資者。今后,投資者在選擇券商時,會更注重券商的信譽度,首先選擇實力雄厚、管理規范、資質良好的公司作為自己的委托交易券商。而那些實力小、管理混亂、資質較差的券商必然被投資者拋棄,這樣資金將流向實力雄厚的大型券商,信譽不好的“問題券商”將首先遭遇淘汰。 券商洗牌提速,難免會引發陣痛,但長遠來看,有利于扶優汰劣,有利于做大做強,有利于增強國際競爭力。而從這種意義來說,讓券商洗牌風暴來得更快、更猛烈些,何嘗不是投資者的福音? (向長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