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億資金難填華夏胃口 第三次融資需求緣何突現 | |||||||||||
---|---|---|---|---|---|---|---|---|---|---|---|
http://whmsebhyy.com 2004年10月18日 12:15 和訊網-證券市場周刊 | |||||||||||
上市13個月,華夏銀行已經通過兩次融資獲得近百億資金。本次增發同樣打著“補充資本金”的旗號,華夏銀行是不是心急了點? 本刊記者 李德林/文
2004年9月25日,在流通股股東類別表決相關規定出臺前夜,華夏銀行(資訊 行情 論壇)(600015)拋出了55億元的增發融資計劃。 這是華夏銀行上市13個月來的第三次重大融資舉措。自一年前的IPO和一個月前剛剛結束發行的次級債,華夏銀行已經通過兩次融資獲得了97.1億元的資金。 9月26日,證監會出臺了《關于加強社會公眾股股東合法權益保護的若干規定》的征求意見稿(下稱《規定》),對增發的流通股股東表決做出了更嚴格的要求。華夏銀行此時發布增發,被輿論認為是在跟《規定》賽跑。 華夏銀行為何急于第三次融資呢?華夏銀行此次增發是否按照證監會的《規定》進行類別表決呢? 突如其來的增發 9月23日,華夏銀行董事會審議通過了增發8.4億新股、融資55億元的再融資計劃。 8項議案中有6項關于是次增發。華夏銀行董事會《關于公司符合增發新股條件的議案》中認為,這次增發新股符合證監會《關于上市公司增發新股有關條件的通知》等有關規定,具備了申請增發新股的條件。 這次增發方案需要提交臨時股東大會審議批準,報證監會核準,然后才能實施。 9月9日,在華夏銀行董事會審議通過55億元增發方案的前15天,華夏銀行對外宣布,與6家機構分別簽訂了次級定期債務合同,42.5億元認購資金已全部到賬。 因此,華夏銀行再拋55億元融資計劃,市場噓聲一片。9月24日,華夏銀行董事會后的第二天,已有消息靈通者率先開逃。當天華夏銀行成交32.42萬手,跌幅達到3.74%。 “最近不少上市公司在暫停新股發行的空當,不斷拋出再融資的方案,市場壓力已經相當大。華夏銀行選擇9月25日,一個星期六,公布增發消息,無疑想通過周末來消化利空消息,公司需要股價堅挺。”一位市場人士評價說。 無論是首次發行募股,還是發行次級債,以及眼下的增發,華夏銀行都稱“為了補充資本金,滿足監管部門關于資本充足率8%的監管要求”,華夏銀行真的缺少資本金嗎? 圈錢沖動 華夏銀行的增發遭遇市場的口誅筆伐,股民更是用腳投票。 9月27日,也就是華夏銀行公布增發后的第一個交易日,華夏銀行股價跳空低開,當日跌幅6.8%。 華夏銀行證券部總經理張太旗曾向《證券市場周刊》坦陳,現在國內的銀行都是靠存貸差來贏得業績的增長,這樣必然要擴大貸款規模,但是隨著貸款規模的增長,資本充足率必然下降,通過再融資來提升資本充足率很正常。 但證券分析師并不完全認同。“擴大銀行規模本身沒有錯,但是再融資就攤薄每股收益,這樣每股股東權益并沒有因為業績增長而增長,反而陷入增長悖論中。”一位銀行業分析師說。他表示,不斷再融資并不一定給流通股股東帶來什么好處。 今年初,本刊在華夏銀行提出發行次級債時,就對其資本充足率進行過測算(見本刊2004年2月7日第4期《次級債難解華夏銀行資本金缺口》)。華夏銀行發行42.5億元次級債券之后,公司的資本充足率在2004年年報基本維持在9%左右。 天相投資分析師石磊則推算,2005年,華夏銀行的資本充足率只有7.90%,達不到商業銀行資本充足率必須保持8%以上的監管要求。 為何選擇增發? 增發還是轉債,到底選擇哪種融資方式,通常跟股價走勢相關。上市公司一般在股價處于高位的時候選擇增發,低位的時候選擇發行可轉債。 10月8日,華夏銀行股價數次跌破5元,最低為4.89元,最后勉強收于5.03元。與歷史上的最高位8.74元相比,華夏銀行的股價處歷史低位。因此,華夏銀行選擇增發的方式融資,不禁讓人疑惑。 華夏銀行增發,其股價至少摸高至每股6.55元以上,如果按現股價即使不打折來增發,增發8.4億股也只能獲得42億多元,至少差了12.8億多元。 華夏銀行的一位高管人員也感到疑惑,“現在的價位搞增發,顯然籌集不到55億,我也想知道為什么現在增發?” 為何不采用發行可轉債?華夏銀行內部人士對媒體的解釋是,華夏銀行內部也曾考慮過發行可轉債,但是擔心債券到期轉不了股。 招商銀行(資訊 行情 論壇)、浦發銀行(資訊 行情 論壇)等上市銀行都先后發行可轉債,華夏銀行何以如此擔心? 2004年中報顯示,華夏銀行貸款增加了200多億元,存款也增加了將近200億元。 “看看華夏銀行的財務報表,依照貸存比同步的原則,那么資本充足率下降快的主要原因就是呆壞賬太多,他敢發行可轉債嗎?到時候怎么轉?”一直研究華夏銀行的財務專家清議認為,只要華夏銀行不壓縮呆壞賬,還會不斷圈錢。 與新規定賽跑 “華夏銀行就是想方設法圈錢。”清議認為,華夏銀行急于發布增發計劃與證監會的《規定》出臺有很大關系。 證監會關于上市公司增發新股的有關規定明確表示,增發新股超過總股本的20%,增發方案必須獲得股東大會與會流通股東50%以上才能通過。 但是,在即將出臺的《規定》中,對增發通過股東大會審議的條款有了新的說法。在新《規定》里,只要是增發,就必須經過流通股股東的表決,且需要獲得半數以上流通股股東的同意。 “華夏銀行總股本42億股,增發8.4億股恰好是總股本的20%,這樣就不需要與會50%的流通股股東通過,華夏銀行是在回避流通股股東的反對,達到巨額圈錢的目的。當然,中國的很多上市公司都在鉆這個空子,不鉆白不鉆,華夏銀行這么急于圈錢更加不會放過這樣的空子。”清議認為,現在華夏銀行能否回避流通股股東的表決還很難說。 “他們在《規定》出來之前發布這樣的計劃,并且計劃在10月25日召開股東大會,就是在跟《規定》賽跑。”清議認為。 清議表示,華夏銀行的流通股股東還是可以爭取按照《規定》進行類別表決。但是寶鋼增發的前車之鑒還是令人擔憂,華夏銀行可以仿效寶鋼逐一說服基金,只要基金投了贊成票,55億元的增發就可以順利通過。 “真實施類別股東表決,華夏不一定能有寶鋼幸運。”華夏銀行的上述高層認為,現在華夏銀行的流通股股東中只有4只基金,其中兩只是180指數基金,天同180、華安180都是逼迫買入,他們也就是象征性的幾百萬股。這次華夏銀行的增發事情可能沒有與基金進行溝通,現在股價又這么低,難免基金投反對票。 資本金謎局 “華夏銀行增發名義上補充資本金,提高資本充足率,實質上就是為了沖抵呆壞賬。”清議尖銳地指出,華夏銀行的呆壞賬太多,不斷融資并不能掩飾公司的重大財務問題。 經過首發和發行次級債,華夏銀行的資本充足率理應暫時不會觸及監管紅線。華夏銀行為何要這么快提出補充資本金? 華夏銀行上述高層透露,銀監會已經同意華夏銀行設立呼和浩特、天津、福州3個分行,但是設立一家分行只需投入1億元左右的運營資金,因此,還有47.58億元上市募集資金沒有投入使用。 2003年年底,華夏銀行披露的逾期貸款為54億元,但是本刊記者此前得到的數據達到73億元(見2004年2月14日第5期《不良貸款引爆人事調整 華夏銀行“百日大清查”幕后》),華夏銀行不得已將700多筆諸如歐亞農業、四通集團等呆壞賬貸款及擔保客戶列入清退名單。 華夏銀行半年報顯示,華夏銀行的逾期貸款為62億元,但是記者得到的數據顯示,華夏銀行的逾期貸款數額依然高出70億元,如果對德隆系的15億元以上的貸款進行處理的話,華夏銀行的不良貸款數額將更大。 在華夏銀行的半年報中,華夏銀行對信貸資產的五級分類中,對次級類、可疑類兩項貸款損失準備金的計提均可上下浮動20%。不過華夏銀行選擇的是下浮20%計提。“上下浮動的計提本來就違背巴塞爾謹慎原則,”清議認為,華夏銀行這樣計提就是為了遮丑,因為準備金不再計入資本金之中。 華夏銀行公開資料顯示,華夏銀行的重組貸款不足5億元,但是清議堅信華夏銀行的重組貸款遠遠不止5億元,因為重組貸款很容易形成呆壞賬。 截至2004年6月30日,華夏銀行還有68件1000萬元以上的未決訴訟案件,涉及標的22.37億元,其中作為被告的未決訴訟有10件,涉及標的1.53億元,在未決訴訟案件中被法院凍結的國債達到9654.23萬元。 記者了解到,華夏銀行目前有400多件官司。據知情人士透露,在95%以上的涉案官司里,華夏銀行都是原告。奇怪的是,華夏銀行將作為被告的未決訴訟案件可能遭受的損失,已經作為預計負債計入資產負債表其他應付款中。但是資產負債表中的其他應付款高達12.98億元,到底有多少未決損失形成了其他應付款呢? “預計負債是指已經形成現實義務的負債,而未決官司法院還沒有判決,怎么是已經形成的現實義務呢?這樣的處理嚴重損害了股東權益。”清議認為,華夏銀行急于籌資的背后,還隱藏重大的貸款損失在上市的時候被低估,這些損失在上市后將大量計提,從而導致資本金危機。 “華夏銀行貸款出了那么多事兒,一直沒有看到有人對幾十億元的損失負責,人為形成的呆壞賬應該使用嚴刑峻法。”一直研究銀行問題的清議終于等來監管部門的好消息。近日,財政部、人民銀行、銀監會聯合下發《關于加強國有商業銀行不良貸款剝離過程中責任追究工作的通知》。這個通知明確表示要嚴糾貸款發放中的違法違規、瀆職損失等行為,并從嚴處罰直接責任人和領導責任。 “如果不抓幾個人出來負責,大量的呆壞賬將產生,圈錢將繼續。”一位業內人士對華夏銀行以及整個銀行業的前途很擔憂。 【版權聲明】本文為《證券市場周刊》授權刊登之作品,其他網站不得轉載本文全部或部分內容,除非經和訊網-《證券市場周刊》授權許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