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王涉嫌抽逃出資 真實盈利能力受質疑 | |
---|---|
http://whmsebhyy.com 2004年09月26日 18:28 經濟觀察報 | |
連續兩年入選《福布斯》大陸富豪排行榜的張思民曾經放言,如果連海王都不行了,中國證券市場上“行”的上市公司最多只有20余家。然而,豪言壯語并不能代替實際情況:海王在杭州余杭區的生物工業園項目因土地長期拋荒,引發群眾集體上訪;張思民以個人名義合資注冊的房地產企業杭州新地置業有限公司因拖欠員工工資及社保而被告上法庭,而令 張更頭疼的麻煩還有,他可能將面臨涉嫌抽逃注冊資本金的指控。工業園項目縮水 2001年1月18日,杭州市余杭區政府和海王集團達成協議:在余杭區喬司鎮合作開發建設包括生物制藥、物流和房地產在內的喬司新城項目。喬司新城一期征地7800畝,其中工業用地1300畝(海王生物(資訊 行情 論壇)工業園項目),房地產用地6500畝(金鳳凰城地產項目),工業和房地產土地統差確定為每畝17.8萬元。 合作協議還約定,1300畝工業用地按每畝17.8萬元分期分批完成出讓交款手續后,由余杭區政府有關部門分期分批給予“高新技術項目補貼”。 2001年9月21日,深圳海王生物工程股份有限公司和深圳海王健康科技發展有限公司分別出資4500萬元和500萬元在余杭區注冊了杭州海王生物工程有限公司(簡稱杭州海王生物),負責運作在喬司鎮的海王生物工業園項目;2002年8月13日,深圳海王集團股份有限公司和深圳海王食品有限公司分別出資4500萬元和500萬元在余杭區注冊了杭州星辰物流有限公司(簡稱杭州星辰物流),負責醫藥及保健品的倉儲和物流。 為運作占地6500畝的“金鳳凰城”項目,張思民與杭州聯升房地產公司總經理趙吉以自然人名義合資組建了杭州新地置業有限公司(簡稱新地置業)。該公司注冊資金為1.35億元,張思民任董事長,持股67%,趙吉任總經理,占33%的股份。 據悉,余杭區政府之所以將海王的工業項目和房地產項目捆綁上馬,是認為工業和房地產同時上馬既可以促進當地農民就業,又能促進城市化進程,更有用房地產項目補貼工業項目之意。因為房地產項目利潤豐富,可以彌補海王工業項目投資大、利潤薄的不足。 占地面積1300畝的海王生物工業園,用地涉及喬司鎮600畝,南苑鎮700畝。據悉,海王工業園作為余杭區的重點項目,自2001年底落戶喬司鎮后,該鎮于2002年6月將土地全部征用完畢。 喬司鎮人民政府2004年4月8日發給杭州海王生物的函件顯示,海王實際用地不足50畝,近400畝土地項目未正式到位,導致土地拋荒已接近兩年,引起群眾強烈不滿,喬司鎮方橋村8組39戶農民先后聯名信訪到余杭區政府和杭州市政府。 據了解,杭州海王生物正在已經開發的50畝土地上建設一座生物制藥廠。 2004年9月20日,本報記者在杭州海王生物工業園實地看到,原定于今年6月底投產的生物制藥廠只是完成了主體框架,里面只有三五個工人叮叮哐哐地將白鐵皮敲打成通風管道。 “拋荒的土地指的是海王生物的255畝土地,”余杭區國土資源局局長助理徐禮強在接受本報記者采訪時表示,“海王工業項目開工之后就處于現在這種狀況,一直進展不大。” 喬司鎮黨委書記周建國告訴本報記者,政府已經從海王生物公司按原價置換回150畝土地用以建設農居點安置拆遷農戶,海王讓出的這150畝土地不在其他地方以土地給予補償。周沒有透露“原價”是多少。 而徐禮強卻認為,這150畝農居點用地不能稱為“置換”。他表示,“當初余杭區辦土地‘農轉用’時,是以擬上馬海王工業項目上報到省里的,報上去時海王可能支付了一些預付金、規費等,但這個錢并不是土地出讓金。這150畝地是原來杭州星辰物流在喬司鎮擬征用的245畝土地的一部分,只是意向給海王。因為宏觀調控的原因,物流項目不能隨便批地。這245畝本來就沒有給(海王),因而不能叫做置換。” 徐還透露,到目前為止,杭州海王生物已經取得土地證的土地只有在喬司鎮征用的255畝。原來擬征地245畝的杭州星辰物流現在已經規劃到了這255畝土地中。 至此,占地1300畝的海王工業園縮水到了245畝。但海王從中得到的實惠并不少。 早在2001年12月27日,余杭區政府以〔2001〕343號文件形式批準向杭州海王生物工程有限公司劃撥2001年高新技術項目專項補貼資金5000萬元(這筆補貼款在深圳海王生物工程股份有限公司2002年的年報中已經披露)。 而據知情者透露,余杭區政府以每畝17.8萬元的價格共從杭州海王手中“買回”了近170畝土地,共計3021萬元。這個數字沒有得到周建國和徐禮強的證實。 余杭區政府“大出血” 海王工業園用地嚴重縮水,而張思民和趙吉合資的公司新地置業負責運作的“金鳳凰城”項目至今竟然沒有拿到一畝地。按趙吉的說法,他們通過滾動開發,本來至少可以從“金鳳凰城”項目收益100億元。 趙吉認為是張思民導致了新地置業顆粒無收。趙認為,新地置業于2001年8月31日、9月26日和11月30日分三次共交納征地款6060.75萬元,至今都沒有取得一畝房地產用地,最主要的原因是這筆征地款中的5000萬元被用作了海王的工業用地征地款。 余杭區國土資源局2004年7月28日給趙吉出具的一份“關于杭州新地交納土地款的情況說明”稱,“2001年11月30日新地交給我局統征辦征地預繳款5000萬元。同時,應喬司鎮政府的要求,海王集團在喬司鎮征用土地,需支付征地費用,這5000萬元資金即全額撥給喬司新城建設指揮部。” 據悉,當初余杭區與新地置業約定的6500畝房地產用地的出讓單價是每畝21.36萬元,趙認為,現在該地皮如果招拍,地價每畝將超過200萬元。 據余杭區國土資源局局長助理徐禮強透露,因為海王是大項目,區政府專門給海王建了一個賬戶,征地款都是從這個專門賬戶進出。 因此,從余杭區政府的角度出發,從海王的專用賬戶將新地置業的6060.75萬元房產用地征地款作為海王工業園的征地款劃撥給喬司新城建設指揮部似乎并無不妥之處。 本報記者從喬司鎮黨委書記周建國處獲悉,該鎮已經收到區里劃撥的土地出讓金7000萬元。但這7000萬元征地款中的5000萬元是新地置業交納的房產用地征地款,因此海王交納的工業用地征地款應該是2000萬元。 按照余杭區和海王的合作協議約定,工業用地價格每畝為17.8萬元。杭州海王支付2000萬元能買112.36畝地,而其目前卻獲得了255畝土地,少支付了2539萬元。 余杭區政府的麻煩也由此而來。因為新地置業交納的征地款被用作了海王工業征地。現在,新地置業交納了征地款卻沒有得到土地,余杭區政府要么給新地置業土地,要么只能退還該公司6060.75萬元。 而周建國在接受本報記者采訪時明確表示,“(金鳳凰城的)6500畝房地產用地隨著政策的調整已不能獲得。”徐禮強亦表示,“今后不可能給海王住宅用地。” 杭州海王征地少支付2539萬元,加上已支付高新補貼5000萬元和新地置業的6060.75萬元,杭州海王工業園目前還只是徒有四壁,而余杭區政府必須為之付出13599.75萬元(未證實的土地退款3021萬元未計算在內)。 涉嫌抽逃注冊資本金 2003年11月28日,余杭區工商局向杭州市工商局提交了一份《關于違反工商行政管理法律法規部分重大案件的報告》,稱海王“涉嫌抽逃注冊資本金6000萬元”。 據悉,同年12月17日,海王集團致函杭州市工商局解釋此事。據趙吉提供該函件的復印件顯示,海王集團表示“只是將這暫時閑置的6000萬元資金借作他用”,不能接受“涉嫌抽逃注冊資本”的指控。 海王集團在函件中稱,“新地公司已預交土地款6060萬元。喬司新城的土地,由于各種因素遲遲不能按約提供,企業已經和正在蒙受重大經濟損失。公司將暫時閑置的6000萬元資金(通過內部往來款的形式)借作他用,以盤活資金,減少損失、提高效率,這是正常的、合情合理的企業經營行為。” 據趙吉透露,因為交了6060.75萬元征地款卻沒有得到土地,他后來才知道是因為其中的5000萬元被劃給了海王工業征地款。于是,趙與張交涉,最后結果是張將劃走的5000萬元到賬,再追加1000萬元,使新地置業的注冊資金達到1.35億元。據協商,張在新地置業持股60%,趙持股30%,另外一個自然人以干股形式持有其余的10%股份。但一個月后,張的這6000萬元資本金被抽走。 2004年9月20日,余杭區工商局經濟偵查科科長虞江在接受本報記者采訪時表示,“(這筆款)在海王的幾個賬戶之間轉來轉去,錯綜復雜。目前(此案)正在調查之中,出于保密的需要,具體情況暫時不便對外透露。” 海王盈利的真實性 從投資和收益的角度來看,金鳳凰城這個項目如果能及時拿到土地,恰好趕上了杭州房地產的高速增長黃金期,但海王卻讓這個機會溜走了。 稍稍投入就能獲取比工業項目豐厚得多的利潤,卻因資金的問題一無所獲,這種事情竟然會發生在先后兩次共從資本市場募集資金凈額14.99億元的海王身上!是否真像人們揣度的那樣:海王的資金鏈出了問題? 海王生物幾年來的財務報表顯示,盡管近年來在財務數據上仍顯示為盈利,但公司經營活動現金流一直為負數,與此同時公司應收款、存貨大幅增加,應收賬款凈額從2002年9月的39604萬元增加到2004年6月的84513萬元;存貨從2002年9月的8135萬元增加到2004年6月的27702萬元。 應收款、存貨的增加表示出公司產品出現銷售問題,更突出了海王生物的盈利真實性問題。 根據經濟觀察研究院對海王生物2001-2004年報(中報)進行的調研,該公司年(中)報披露的信息存在諸多不合理之處。 其一,海王生物與海眾貿易公司的債權轉讓存在不合理性。 2001年12月16日,海王生物與深圳市海眾貿易有限公司簽訂了《關于應收款項的轉讓協議書》,并于2002年1月5日簽訂了《補充協議》。根據上述協議,海王生物將年末預付賬款-預付各地分支機構周轉金的賬面凈值中的一部分轉讓給深圳市海眾貿易有限公司。 在為了解決呆壞賬問題的時候,海王生物選擇海眾是為了巧妙避開上市公司關聯交易的有關法律條文,從而使該交易不構成關聯交易。據了解,海眾貿易公司的注冊資本是1200萬元,其中海王集團出資1080萬元,吳制宇出資120萬元。吳制宇是海眾公司董事長,是海王集團的工會主席,亦是海王集團的小股東。 這筆交易定價透明度不高,海眾支付的7000萬元的出處不明。 其二、大量收購大股東關聯資產。 1999年6月,海王生物以4200萬元收購了海王集團所屬的以生產化學藥、海洋藥為主的海王藥業銀可洛產品的產權和附屬權益。 1999年11月,海王生物以34865萬元整體收購了海王藥業。中華財務咨詢公司評估的海王藥業賬面凈值是22323萬元,扣除銀可洛單獨作為無形資產入賬的4200萬,溢價12542萬元。2001年年報顯示,在將銀可洛無形資產4200萬并入之后,海王對海王藥業的股權投資差額達到了16742萬元。 2001年年報透露海王藥業公司應收賬款中有部分在1999年以前已形成壞賬,由于收購時未對其進行審計并且海王生物以前年度對應收賬款管理松散,故一直未做處理,由于此項差錯的影響,2000年虛增年初留存收益2864萬元,虛增資產2864萬元。 海王生物還以人民幣1839萬元的價格,收購海王集團所持有的三亞海王100%的權益,但該公司凈資產僅僅630萬元(截至2003年4月30日),溢價兩倍收購。 其三、補貼收入掩蓋真實盈利能力。 2001年,海王生物獲得了杭州市余杭區高新技術專項補貼收入5000萬元。公開資料顯示,這筆款項是免稅的,占公司2001年凈利潤的63%。 而同時,海王生物的應收賬款由1.55億元增至2.81億元。海王生物2001年實現凈利潤7982萬元,背后的代價是應收賬款增加1.3億元,暴露出公司在市場上處境日漸不佳。海王生物2001年的實際業績只達到增發新股時盈利預測的48.92%,2002年前三個月虧損1562.36萬元,2001年第一季度也虧損了788.49萬元。 余杭區財政局在給海王的5000萬補貼收入時,海王生物在杭州的項目還未啟動,到目前為止,該項目還不知道何時才能投產,余杭區政府為何如此急不可耐地給出了5000萬補貼? 其四、違規巨額擔保。 海王藥業系海王生物全資控股子公司,該公司2003年度資產負債率較高,超過了70%,而上市公司有明文規定:不得為資產負債率超過70%的控股子公司擔保。 海王生物在今年4月為海王藥業在中國銀行深圳市分行的9000萬元借款提供擔保; 5月繼續為海王藥業在廣東發展銀行深圳羅湖支行的1.5億元的六個月借款提供擔保; 8月繼續為海王藥業在中國銀行深圳市分行蛇口支行的人民幣5000萬元的一年期借款提供擔保。 截至2004年8月9日公告日,海王生物累計對外擔保金額為人民幣56000萬元(其中對控股子公司擔保金額為31000萬元),公司累計擔保金額占2003年底公司凈資產的比例為31.98%。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