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浪財經訊 1月9日第二十屆中國資本市場論壇在人民大學舉行,朱镕基秘書、前證監會副主席、孫冶方經濟科學基金會理事長李劍閣研究員進行了演講。以下是演講實錄:
李劍閣:我現在就是一個問題百思不得其解,1月4日熔斷兩次,照道理導致熔斷推出的原因應該說12月份的時候,市場參與者人人都知道的公開新聞。比如說數據不太樂觀,比方說人民幣有貶值趨勢。比方說1月4日將有熔斷趨勢,1月8日有減持的大限。為什么這些所謂利空沒有在12月份得到說明,而在1月4日直接下去?現在所有的報告都沒有給出一個信服的回答。
第二個問題,我們的監管部門。去年6月份出現危機,那么為什么每次證監會在市場的逼迫下每天晚上都要出現新的政策調整,你事先在哪?為什么沒想到?比方說1月8日的減持,為什么要熔斷以后再出一個聲明,如果12月份就說清楚了可能會有一個減持高潮到來,但是不要恐慌,有安排的。你應該事先知道,為什么監管部門在12月份沒有動?投資者為什么要等到那天虧錢,早走一步就不虧錢,這個我不理解。
第三個問題我想問,既然在4天后宣布暫停熔斷機制,說明在去年緊急狀態下我們出臺的一些監管措施,或者說出現的一些政策條款是倉促的,是粗糙的,所以這次證監會的公告承認了這一點,所以暫停熔斷機制。我們想問的就是,到今天為止,是不是也有足夠的時間總結一下我們去年出臺的還有什么是粗糙的,將要發生的?這個問題我覺得至少應該回答。在危機當中出現這些問題,我們可以理解,但事后你總要等到市場逼到那個份兒上才能出來,才能看到。
我只想講一點,現在我們有一個危機在爆發,雖然始終沒有提到但是我認為是非常重要的危機,就是監管部門的人才危機。一個方面,我在下面想了四個字,不是很準確,但是還是有點能夠表達——這就叫外流內耗,人才外流內耗。一方面你的監管,你的薪酬機制和其他各種各樣的原因,包括一些體制內干部任職的條件,導致一些配偶、子女在國外的不能任職。證監會前一段時間有一個大規模的離職潮,外流,人才不斷外流。而外流的情況我覺得非常嚴重在哪呢?前不久我到東南沿海某一個省調研金融機構,我發現這些機構所擁有的人才條件,大大超過了證監會的素質。
所以,你如果是一批非一流的人才,不能說他是幾流的人才,如果不是一流的人才,去監管一流的人才,這個市場能不能監管好?這我想是一個很大的問題。因為我看到在這些金融機構里頭有許多是我們的政府流失的官員,有許多是海外華爾街回流的一些多年培養的一些精英人才。還有一些是在資本市場上已經從建立股票市場以來一直在里面摸爬滾打的本土專家,這些人的組合我看了非常地驚訝。我是感到我們監管機構的人才危機非常的嚴峻,這是一個方面——外流。
內耗,這個詞和中國強調的內耗不太同,我說內耗不是在打架,是內部在損耗。如果曉求再加一個詞的話,去年是中國監管機構被捕人數最多的一年,也是被捕級別最高的一年。這個情況應該引起高度的重視,這是為什么?多年一直講,曉求也講事前事中事后的監管應轉為事中事后的監管,說白了不就是減少審批。
15年前我在證監會當副主席,這次抓的人很多都是我的老部下,我感覺到非常的痛心,很可惜。不能說他們十幾年以前就是壞人,我認為十幾年以前他們很優秀,非常優秀,也很勤奮。為什么十幾年好人,至少當時我認為他是好人,現在就變成了一個正在接受司法調查的人?我認為這就是我們這個體制這種監管體制、審批體制導致的巨大的尋租機會,這對內部是一個損耗。所以,我個人覺得監管的人才危機和監管體制的改革,應該結合起來。
我下面就再簡單再說一件具體的事情,怎么辦?最近有一位學者提出證監會應該設立部門管理,來加強人才方面,我個人認為是非常危險的建議,兩個案例證明。第一,我在證監會工作的時候就想利用社會力量來制約證監會,建立了上司委員會,聘請了很多社會賢達來參與我們的審批。但是事實上后來市場對這個制度安排意見很大,因為你請的人越多相當于一個專家組,就導致賄賂成本越來越高。看起來你沒有一個好的監管體制,不取消目前這種過度的審批,你用什么辦法?好人不一定都在社會上,好人也不一定都在證監會,哪都有可能有壞人。
第二個,我只簡單說第二個案例。就是去年我們組織了國家隊的救市,說證監會沒人,找社會人,現在有人提顧問團的問題有點類似,當時這些人被光榮地選入國家隊的時候非常高興。當時其中有一個公司沒有入選非常失落,有一個公司被光榮的入選非常驕傲,但是現在被入選的郁悶,一個是產生了巨大的帳面虧損,沒有被入選的證券公司非常高興,因為他避免了巨大的虧損。
所以我覺得,要解決證監會的人才危機,用顧問團的辦法不是一個好辦法,還得要從證監會內部的機制,包括干部政策等等等等,今天不展開了。
我覺得如果監管部門的人才危機不解決,中國股市的危機還會一波一波的到來。謝謝。
進入【新浪財經股吧】討論
責任編輯:凌辰 SF17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