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端訪談】全國人大常委、財經委副主任委員尹中卿:建議合并“一行三會”
《中國經濟周刊》記者 劉永剛|北京報道
分久必合,合久必分。
2003年實行的金融分業監管走過13個年頭之際,統一的大金融監管變革似已擺在案上。
11月3日,習近平總書記在中央關于“十三五”規劃建議的說明中指出,近年來,我國金融業發展明顯加快,特別是綜合經營趨勢明顯。這對現行的分業監管體制帶來重大挑戰。
未來,大金融監管應該如何構建?“超級金融監管者”是否適合當下中國金融的生態環境?“因隨著我國金融改革和創新力度的不斷加大,分業監管體制面臨嚴峻的挑戰。”全國人大常委、財經委副主任委員尹中卿在接受《中國經濟周刊》采訪時建議,金融監管體制應從分業監管轉向統一監管。從全國層面來說,當務之急是要充分發揮由人民銀行[微博]牽頭,銀監會、證監會[微博]、保監會參加的金融監管協調部級聯席會議的作用。
“現行監管容易出現相互爭權或推諉扯皮的現象”
《中國經濟周刊》:您曾在2012年提出過完善金融監管體制的建議,為何此時再次呼吁?
尹中卿:這幾年我很少談金融問題,但我一直關注金融問題,積極參與全國人大常委會修改證券法、證券投資基金法、商業銀行法有關工作,擔任全國人大財經委員會期貨法起草組組長,多次組織金融專題調研。記得2012年我在提出“完善金融監管體制:從分業監管向統一監管轉變”,“建議設立統一的金融監督管理委員會,或者設立隸屬于國務院的金融監督管理總局”之后,當時還有人詢問有沒有官方背景。當然沒有,因為黨的十八大報告明確提出“完善金融監管”,十八屆三中全會也提出“完善監管協調機制”。
遺憾的是,除了2013年8月建立由央行[微博]牽頭的“金融監管協調部際聯席會議”之外,近3年來我國金融監管體制改革幾乎沒有任何動靜。黨的十八屆五中全會提出“改革并完善適應現代金融市場發展的金融監管框架”,表明改革并完善金融監管框架已經成為“十三五”時期的重要任務,所以時至今日,我還要再次呼吁創新中國金融監管框架的問題。
《中國經濟周刊》:在外界看來,您這次呼吁的時點非常及時,因為發生在今年的A股暴跌事件已經引起了中央對金融監管協調的高度重視。
尹中卿:近來頻繁顯露的局部風險特別是股市劇烈波動說明,現行監管框架存在著不適應我國金融業發展的體制性矛盾,也再次提醒我們必須通過改革有效應對金融跨界融合趨勢,防范金融風險,保障金融安全。
事實上,近年來,隨著金融改革和創新力度不斷加大,我國金融體系發生深刻變化,金融機構“跨行業”越來越多,金融產品“跨領域”越來越多,金融業務“跨市場”越來越多,互聯網金融“跨平臺”越來越多,地方金融“跨區域”越來越多,金融市場“跨國界”越來越多。這對現行分業監管體制帶來重大挑戰。
《中國經濟周刊》:能否詳細解釋所謂的“跨界現象”?
尹中卿:隨著金融業務相互滲透,金融機構綜合經營日益多元化。1979年成立的中國國際信托投資公司、1983年創辦的中國光大集團逐步成為大型綜合經營金融機構。1987年重新組建的交通銀行成為全能銀行,經營本外幣銀行業務以及保險、證券、信托、投資、房地產等各種非銀行金融業務。
1998年,中國銀行國際控股有限公司從倫敦遷至香港,其屬下多家公司分別經營證券、資產管理、項目融資和銀團貸款等業務。2008年以來,民生銀行和招商銀行金融租賃相繼成立。在金融機構相互持股或交叉持股的過程中,許多商業銀行、非銀行金融機構、工商企業甚至互聯網企業紛紛以直接投資設立子公司、并購、業務重組等方式涉足證券、保險、信托、基金、資產管理、金融租賃等綜合金融業務,形成金融控股公司綜合經營模式。金融控股公司下屬機構相互持股導致法人結構復雜化,集團規模導致內部管理部門層次復雜化,集團業務涉及多種金融業務又使經營復雜化。即使是相對獨立型金融控股公司,業務也表現出復雜化、橫向化、抽象化等特點,控股公司資本安全、財務風險、內部關聯交易等風險監管難度大大增加。金融機構綜合經營削弱了分業監管的基礎,對現行監管框架提出了嚴峻挑戰。
《中國經濟周刊》:您認為現行金融監管體制有哪些弊端?
尹中卿:我國長期以來實行分業監管體制,“一行三會”及其派出機構之間職責不清、監管標準難以統一規范,相互之間的信息交流、資源共享、協調合作存在很多問題,既容易出現監管漏洞,也容易產生重復監管,更容易出現相互爭權,或是推諉扯皮的現象,監管成本高但效率不高,并且為監管套利留下空間。
“適當時候由國務院總理擔任部際聯席會議主席”
《中國經濟周刊》:目前最迫切的工作是什么?
尹中卿:為了應對金融跨界融合趨勢,迫切需要改革并完善現有的金融監管框架,從分業監管轉向統一監管。當然,從分業監管向統一監管轉變并不是一蹴而就的事情。從全國來說,當務之急還是要充分發揮由人民銀行牽頭,銀監會、證監會、保監會參加的“金融監管協調部際聯席會議”的作用,在適當時候由國務院總理或主管金融的副總理擔任“部際聯席會議”主席,將成員單位擴大到發改委和財政部,進一步提高協調層次,明確各監管機構的職責,強化統籌監管。待條件成熟之后,可以考慮把人民銀行、銀監會、證監會、保監會合并為統一的綜合監管機構,設立“中國金融監督管理委員會”,或者隸屬于國務院的“金融監督管理總局”,實現金融業的統一綜合監管。
同時,還要劃分中央與地方金融監管權力和職責,健全和完善地方金融監管框架。
按照現行體制,保監會設到省級,證監會設到省級或地市級,銀監會設到地市級(部分在縣設監管組),人民銀行設到縣級,許多涉及地方金融的監管職責都交給地方政府承擔。目前,全國31個省級政府、200多個地級以上城市政府、多數縣級政府都成立了金融協調機構,形成了以省級政府為領導、各級政府金融工作(服務)辦公室為主、有關部門參與的地方金融監管體系,有助于填補中央垂直金融監管體系的不足,化解地方金融風險,維護地方金融穩定。為了發揮中央與地方兩個積極性,要加強中央金融監管機構對地方金融監管的指導,同時提高地方政府監管能力,在源頭和終端確保跨地區無縫監管。
“要轉變金融監管重心,從合規監管轉向風險監管”
《中國經濟周刊》:目前我國金融監管的核心仍然是合規監管,您如何看待這一現象?
尹中卿:我國傳統上一直比較重視對金融機構的行政審批、現場稽查、合規性監管,重審批、輕管理,重傳統存貸業務、輕表外業務及其他創新業務,對日常的風險性金融監管尚未全面展開,對金融機構市場退出監管嚴重缺乏。隨著金融市場迅速發展和金融創新產品日益增加,金融市場的風險也隨之增大,需要創新監管方式,改進監管手段,采取現場稽查與非現場監管并重的現代監管方式,由合規性監管轉向過程控制和風險性監管。金融監管重心需要圍繞風險監管展開,逐步完善風險預警機制、風險評價機制、風險化解機制、風險隔離機制。
在實際監管中,監管機構要以非現場監管為重點,完善非現場監管網絡,改善非現場監測的方法和手段,全面準確了解各金融機構的風險狀況。要加快金融監管電子化建設,建立集中統一的監管信息庫和信息網絡,通過全覆蓋收集、核對、整理數據,進行風險分析監測、風險評價和判斷,適度披露金融信息。要選定和完善風險指標體系,對金融非現場監管數據進行深層次的多維分析,不斷提高風險預報能力和水平。要明確界定金融機構經營者、債權人、監管部門等各利益相關主體權責義務以及市場退出的具體標準、程序、債權債務清償原則,強化監管職能的評價制度和績效考核,嚴厲追究違法金融機構及其高級管理人員的行政責任、民事責任和刑事責任,打擊金融犯罪,防范系統性地區性金融風險。
進入【新浪財經股吧】討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