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浪財經訊 11月20日消息,第十一屆中國證券市場年會在北京召開。財政部財政科學研究所原所長、華夏新供給研究院院長賈康在演講中表示,經過今天這一波股災式的沖擊,在認識市場、尊重市場、敬畏市場這個方面我們還要進一步提高理性程度,還要意識到在認識規律、認識市場的前提之下確實需要更好地考慮如何引導規范市場,如何培育建設市場。
以下是賈康講話實錄:
主持人:財政是一個國家的治理基礎,全面深化改革就要建立現代的財政制度,“十三五”我們的財稅改革又有哪些亮點,面對新常態我們財稅改革有哪些重點推進?下面有請財政部財政科學研究所原所長、華夏新供給研究院院長賈康為我們帶來“十三五”時期的財稅改革。
賈康:尊敬的各位領導、各位專家、各位嘉賓,大家好!熱烈祝賀第十一屆中國證券市場年會隆重舉行,我借這個機會談一下自己作為研究者對當下大家都非常關注的供給改革和財稅改革方面的基本看法。在財稅改革的定位上是服務全局支撐全面改革,而全面改革在十八大以后的頂層規劃和一系列部署的表述上最新的為大家所看中的就是近日最高決策層所提出的供給促改革以及供給體系有效供給方面的高度重視,我們從研究的角度看,中國30多年改革開放所帶來的大踏步的跟上時代取得一系列發展成就,固然有多種原因,但是總體的成就應該講是以制度供給變革為龍頭,實際上在供給側發力來引出的生產力解放,鄧小平勾劃三步走現代化的戰略設計總體的思路當然有對各種各樣因素的全面考慮,而且在他的設計上也不能說有多么具體的實證數據支撐的模型和量化方面的預測分析。他是作為一個偉大的我們稱為改革總設計師的領袖人物,他綜合敏銳地意識到解放生產力必須在制度安排層面實施市場取向和開放取向的深刻變革,這條路讓我們越走越寬,十八大之后我們已經有了很清晰的進一步提升的思路,在運行和經濟社會轉軌過程中間,我們既然需要繼續借鑒學習市場經濟發展當中需求管理的經驗,也要總結他們這方面的教訓,同時要特別加深認識供給管理,優化我們必須把握好的供給管理,提升供給體系的質量效率。僅僅側重于應對亞洲金融危機和世界金融危機都不得不采用的總量擴張、反周期需求管理思路,我們可用的空間已經明顯收窄。我們認為在十八大之后,在決策層指導全局的高度上,一系列的認識要更好地把需求管理和供給管理相結合,而且特別要尊重客觀規律,發掘我們理性供給管理這方面可能產生的支撐現代化發展的所有正面效應。
我自己做研究者最概括的談一下對于十八大之后對于總體布局的理解,有幾個關鍵詞可以做一個鏈接。首先十八大之后提出五位一體的通盤考慮,有非常明顯的結構性特征,從經濟到社會到文化到政治到生態,要把它作為大系統,到了三中全會明確樹立了現代國家治理核心理念,跟著的是三中全會建議中多次強調的現代市場體系。而這樣一個治理體系和市場體系的運行必須以現代財政制度作為基礎和支柱。到了四中全會進一步推出的關鍵詞可以歸結為“現代政治文明”是過去中央文件里面早已談到的民主化法制化,到了四中全會給出全面的框架就是全面依法治國。到了五中全會,我認為又進一步形成了系統化的現代發展理念,以現代化為取向,實現和平與發展主題下的偉大民族復興,實現和其它經濟體的共贏包容性發展,必須以人類文明推到現代化前沿所有我們必須確認和接受的文明成果,形成一個總體的認識。這種認識理念在結構方面的一系列客觀要求和挑戰是我們不能忽視的。我們證券市場顯然是現代市場體系里的一個重要組成部分,現代市場體系和包容性發展的總體現代國家治理和作為基礎的現代財政和作為整個發展過程中間必不可少的現代的政治文明和現代發展理念都息息相關。
今年我們資本市場經歷這樣一輪大的振蕩,網上直稱股災式的沖擊,非常值得總結這里面的得失,反思其中必須吸取的教訓。我已經形成一些看法,時間關系不展開。我非常認同剛才會議的領導層在致辭里特別強調的,在認識市場、尊重市場、敬畏市場這個方面我們還要進一步提高理性程度,還要意識到在認識規律、認識市場的前提之下確實需要更好地考慮如何引導規范市場,如何培育建設市場。這樣一個系統工程之下我借這個機會簡要談一下面對“十三五”和今后完成現代化的全面發展和轉軌改革財稅怎么更好發揮基礎和重要支柱的作用。
大家知道在十八屆三中全會給出全面改革頂層規劃之后,政治局首先審批通過的就是財稅改革方案,現在這個方案還在執行中,對整個全面改革的開場鑼鼓又引出后面一系列的各個方方面面的改革部署,從公車改革到司法改革到投融資體制改革到國有企業改革到這段時間大家還熱議的土地制度改革等等非常豐富的內容。而財稅改革按照政治局審批的方案,它要支撐全局要抓住三大領域里的改革任務,而且方案里面給出時間表的要求。三大領域是預算管理改革、稅制改革和理順中央地方的事權與財力劃分的體制關系。這種提綱挈領的三大領域的改革和方方面面我們的有效制度供給安排是息息相關的,在具體的運行表象上現在看到,財稅改革在推進過程中間雖然取得了種種進展,但是越來越多遇到的是矛盾積累、隱患疊加而形成的矛盾凸現的制約。我比較直率地說,作為研究者的觀察,財稅改革作為全面改革的重頭戲和開場鑼鼓現在已經表露出了與中央要求的時間表不相匹配的跡象。中央明確要求,財稅改革的重點和基本的事情要在2016年做出來,我們現在還有一個多月就要進入2016年,那么我們僅以在三大領域里面和經濟生活包括和資本市場關系最為直接的稅制改革來看,排列六大稅制改革任務,那么具體進展如何?
首先,原來時間表非常明確要求增值稅營改增改革在今年要完成,做到所有行業全覆蓋,那么我們還需要拭目以待,剩下一個多月的時間里面能不能真正推進覆蓋到財政部領導已經說到的復雜程度最高的房地產業以及實際上復雜程度也相當高的金融業。
第二,資源稅改革在2014年已經有了比較好的鋪墊,但是比較遺憾的是2015年基本沒有聽到資源稅從量從價機制覆蓋到煤炭以后后續的推進事項。按照邏輯應該推到金屬和非金屬產品礦藏包括積極考慮對水資源也要覆蓋稅收調節機制,這方面我們也只能拭目以待。
第三,消費稅改革。除了發揮必要的調節作用之外,實際上還要匹配中央地方之間的財力格局的調整,營改增之后地方過日子沒有象樣的大宗收入來源,消費稅按照原來的設計思路要在這里面給出一大塊相對大宗穩定的消費稅收入把它從生產環節推到后面的銷售環節,而在銷售環節上的稅源可以交給地方政府,這方面我們也比較遺憾,沒有聽到進一步的動態。
還有另外三個稅制改革的任務,環境稅、房地產稅、個人所得稅,這三個稅都要在立法先行,走完立法程序或者修改或者確立稅法之后才能考慮它的實際開征問題。不得不遺憾地說,現在為止這方面的進展非常有限,激烈爭議的房地產稅前一段時間聽到了信息,終于正式納入全國人大的立法規劃。放在工作規劃以后現在又聽到一些信息和報上可以看到的口風似乎有關部門在這方面存在著比較明顯的爭議,這種意見的爭議在內部導致的很可能的結果是要拖延已經列入立法規劃的進程。什么時候進入一審?一審之后什么時候房地產稅征求全社會的意見再走完它的程序?現在它的不確定性更明顯了。我贊成頂層規劃之下還必須要有動態優化,但是我們又同時要警惕由于種種在內部的一些理由而不能公之于眾的理由,整個拖延頂層規劃之下已經給出的哪怕是粗線條的但我認為應該有指導意義的時間表。
如果說稅制改革的六大任務現在擺在我們面前離2016年中央要求的重點和基本的事情要取得基本成果已經明顯出現了不匹配,那可想而知,整個財政系統作為財政現代化取向下支撐全局的現代國家治理和全面改革的支柱錢從哪里來這個領域里的改革任務已經體現了非常明顯的難度和對我們推進改革的挑戰。錢從哪里來、用到哪里去和怎么用的機制建設問題,這樣一個圖景擺在面前,面對“十三五”中央說全面小康的決勝階段,我們怎么樣考慮進一步化解我們的困難和矛盾推進改革,除了有關的方方面面在內部繼續抓緊研討可行方案之外,是不是還要按照國家治理體系現代化的內在精神更多推進多元主體互動,社會上方方面面大家都應該以全面改革這樣一種規范公共選擇的取向,積極參加到對于改革推進的互動中間來,應該按照現在決策層也非常認可的把體制內外多種力量智庫的力量、市場方面的摸著市場運行脈搏提出的建設性意見的正能量,方方面面所有關心改革的主體,可能參與改革而產生的思想貢獻合在一起,來共同討論怎么面對困難和挑戰,去化解已經看得清楚的不匹配問題,而實現攻堅克難。
我就財稅配套改革做一個簡要的評價之后,我認為我們必須在“十三五”問題導向的堅持在三中全會以來的頂層規劃的框架之下承認要有動態優化,但同時一定要堅持全面協調,必須堅持十八大之后頂層規劃設計的基本思路,標本兼治中間要以治本為上作為我們基本的價值取向。在困難和干擾面前我們更要看中在實踐中間調動包容性當中所有的積極因素,大家一起來求同存異,尋求走向共和式的最大公約數,在全面改革的推進過程中間,實際已經帶有牽一發動全身性質的系統化的改革任務關聯做一個更合理的把握。我們認為只有動員一切積極因素和有關的管理部門更好地推進互動,在總結今年的一系列經驗教訓基礎之上,在面對現在全面改革碰到的真實問題的基礎之上,爭取在“十三五”期間以及“十三五”全面小康和未來中國夢的對接發展過程中間實現我們比較高水平的全面改革攻堅克難。
這些看法請大家批評指正,謝謝大家!
進入【新浪財經股吧】討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