編者按:2009年9月25日,創業板首批10家公司發行申購,揭開了“中國納斯達克”造富的序幕。同年10月30日,創業板首批28家公司在深交所掛牌上市。迄今為止,創業板已經走過了5年的風雨歷程。創業板誕生5年來,給國內資本市場帶來了什么樣的變化和影響,請看本刊精心策劃的這組報道。
不懼風雨 創業板開啟經濟轉型升級新思維
■袁 元
進入2014年以來,“時間都去哪兒了”的歌聲到處回響,廣為國人哼唱,人們之所以喜歡這首暖人心扉的歌曲,是因為這首歌曲中所充滿的對時光流逝的無力感撥動了人們心中最為柔軟的琴弦。
時光的流逝不僅表現在人們的成長歷程中,一個個似“小鮮肉”般新鮮出爐的新生事物也在其中經歷著風吹雨打,尤其是在一直號稱“喜新厭舊”的資本市場中。然而,創業板橫空出世后,投資者對于創業板公司的炒作熱情卻是一直未減,情有獨鐘,令創業板指數一路走高,難見封頂。
2009年9月25日,創業板首批10家公司發行申購,揭開了號稱“中國納斯達克[微博]”市場的資本造富序幕。同年10月30日,創業板首批28家公司在深交所[微博]掛牌上市,上市首日,28家創業板公司的股價均觸及漲停板。記得當時筆者在中央人民廣播電臺經濟之聲的《創業板開板直播》節目中做嘉賓,看到28家公司股價齊齊封在漲停板的盛景,不由感慨,創業板開啟了國內資本市場發展的新奇跡。
5年來,創業板發展的速度可謂是空前迅猛。深交所最近的統計數據顯示,截至2014年8月31日,共有387家上市公司在創業板掛牌上市,創業板公司總股本達到1025.38億股,為2009年創業板開板當年的29.6倍。按當日收盤價計算,創業板公司總市值為19587.27億元,為2009年創業板開板當年的12.2倍,創業板公司的平均股價為19.10元,創業板公司的平均市盈率為61.54倍,創業板公司的累計融資規模達到2669.7億元。不光如此,創業板公司也成為投資者最為青睞的投資對象,截至2014年8月31日,創業板板塊交易量占深市總交易量的比例已從2009年的0.96%上升至24.3%,增幅達24.3倍,創業板市場日均換手率為4.55%,遠遠大于同期深市公司1.65%的日均換手率。
開啟
令人羨慕忌妒恨的創富奇跡
作為中國多層次資本市場的一個重要的組成部分,創業板從誕生那日起,就成為國內眾多投資者“羨慕忌妒恨”的吐槽之地。其所謂的第一罪過就是因其上市帶來的造富效應。最新統計數據顯示,僅僅江蘇一地,已經掛牌上市的47家創業板公司中,誕生億元以上富豪29位、千萬富豪約百位。按此推導,如今已經掛牌上市的387家創業板公司中,其所造就的億萬富翁數量可想而知。
堪比彩票中彩的創富奇跡讓新生的創業板飽受業內外人士抨擊,有人甚至調侃創業板成了創富板,是創造億萬富翁的場所。尤其是在2012年到2013年的股市下跌過程中,一些創業板公司的控股股東絲毫未顧忌中小投資者的感受,大幅減持手中持有的股票,將成千上萬的現金搬回自己家中,讓投資創業板公司的投資者欲哭無淚。在創業板開板三周年之際,曾經做過一個統計,首批在創業板上市的28家上市公司股東及高管三年之間累計減持超過42億元,平均每家創業板公司每年減持約5000萬元。而從創業板公司股東減持的時間點來看,有12家首批上市的創業板公司的持股5%以上股東,在2010年11月份就開始減持,也就是說,股票剛剛解禁,就已經開始了拋售,這種瘋狂的拋售套現舉動的確讓新生的創業板尷尬之極。
不過,創業板公司不僅擅長制造億萬富翁,其分紅手筆也是沒得說。從2009年至2014年的五年間,創業板公司合計分紅306.3億元,占累計實現凈利潤合計額的35.1%,遠遠高于深市平均分紅比例。 愛造富,愛分紅,讓上市僅僅5年的創業板擁有了不少的忠實粉絲。近年來,機構投資者持有創業板股票的比例持續提高。截至2014年8月,機構投資者持有創業板公司流通市值的份額從2009年的3.56%一路上漲至43.20%,機構投資者已經取代中小投資者,成為支撐創業板公司市值半壁江山的擎天柱。
發展
從傳統行業小巨人轉向新興產業
創業板開板初期,入選公司多是傳統行業的小巨人,這些公司通過上市獲得巨額發展資金后,也紛紛尋求投資并購與其原有主業相關的上游、中游、下游領域企業,以便保持其業績高速發展的態勢。
創業板從設立以來,始終堅持促進自主創新企業和成長型創業企業發展的宗旨,強調企業的核心技術和研發能力,通過適當的政策傾斜以及市場化篩選機制,形成了高新技術企業和戰略性新興產業聚集在創業板的局面。最新統計數據表明,創業板市場已成為資本市場支持自主創新企業的重要平臺,在現有的387家創業板公司中,有363家創業板公司擁有高新技術企業資格,有329家創業板公司擁有核心專利技術,有152家創業板公司擁有國家火炬計劃項目,有47家創業板公司擁有國家863計劃項目,有36家創業板公司為國家創新試點企業。
進入2014年以來,伴隨著股市投資氣溫的日漸回暖,創業板指再度回歸前期歷史高點。創業板公司也加快了產業并購整合的步伐,今年前8個月,創業板公司因為籌劃并購重組而停牌的案例已達91次,超過去年全年的81次,已公布方案的118起創業板公司重大資產重組案例涉及收購金額676.26億元,顯示出創業板公司力圖通過并購重組做強做大的強大信心。
今年,國內實體經濟的發展勢頭有所減緩,但是創業板公司業績依然保持了相對較高的發展速度。自2013年一季度以來,創業板公司業績一直處于加速上升狀態,特別是在今年一季度,相對于主板公司盈利增長的明顯減速,創業板公司盈利增長仍在加速,一季度整體業績增速為17.6%。但從半年報情況看,創業板公司業績在連續五個季度加速后首次出現減速,同比增速為14.66%。
趨勢
互聯網思維引領創業板轉型升級
經歷了5年的風吹雨打,創業板未來的發展趨勢成為業內外人士關注的焦點。在創業板“萬馬奔騰”的今天,我們很難完全準確描繪出未來創業板發展的軌跡,但是從近來大家熱議的互聯網思維方面,還是多多少少能夠看出一點點創業板未來發展的蹤影。
剛剛過去的9月,阿里巴巴[微博]成功赴美上市,而在阿里巴巴赴美上市之前,京東、新浪微博、去哪兒、途牛網、蘭亭集勢、唯品會等一批中國互聯網領域的優秀企業都相繼選擇遠赴美國上市。在國內移動互聯網高速發展的今天,創業板公司中很難看到國內互聯網公司的身影,這絕對不符合創業板設立的初衷。
為了能夠留住國內互聯網公司不去海外上市,我們看到,監管部門正在對創業板公司的上市門檻進行相應調整,已經提出了推動虧損互聯網公司和高科技企業在國內創業板上市的議題,著手研究尚未盈利的互聯網和科技創新企業的上市難題。暴風影音[微博]等國內一批優秀的互聯網公司也積極響應監管部門的號召,著手準備在國內創業板的上市事宜。
而從如今國內實體經濟的轉型升級趨勢來看,通過引入互聯網思維改造傳統行業經濟成為大家的共識,而在這方面,擁有核心技術優勢的創業板公司絕對會成為實體經濟轉型升級的領軍人物。2009年至2013年,創業板公司研發支出占營業收入比例一直保持在5%~6%左右,并呈現出逐年遞增上升之勢。深交所提供的數據顯示,截至2013年底,創業板公司擁有專利17322件,其中發明專利4528件,較上市前均增長了一倍多。
由此看來,創業板未來的發展趨勢將更多更大范圍內扮演實體經濟轉型升級“試驗田”的角色,促使中國經濟從現有的“高大上”模式轉向“高大上”模式與“小而美”模式兩翼齊飛的新格局。
進入【新浪財經股吧】討論
已收藏!
您可通過新浪首頁(www.sina.com.cn)頂部 “我的收藏”, 查看所有收藏過的文章。
知道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