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元來如此】有關股權估值、股份定價、持股數量與比例、員工持股退出等技術性規范還停留在原則上,缺乏可操作性。
眼下,員工持股是熱門話題。這主要緣于今年6月證監會[微博]發布《關于上市公司實施員工持股計劃試點的指導意見》,其后一些上市公司照此推行員工持股計劃。
說實話,對于中國股市而言,員工持股并不新潮。可以肯定,它不過是十幾年前曾風行一時的內部職工股的翻版而已。時過境遷,如今從頭再來,我們不禁要問:內部職工股為何半路夭折?如今的員工持股與過去的內部職工股究竟有什么區別?員工持股對公司治理與證券市場能起到什么作用?因此,從理論與實踐的角度,梳理一下員工持股,也許不無意義。
理論上,員工持股的邏輯至少可以追溯到20世紀七八十年代的分享經濟理論。1984年,美國經濟學家、麻省理工學院馬丁·威茨曼教授出版《分享經濟》一書。馬丁·威茨曼認為,在傳統工資制度中,工人的工資與廠商的經濟活動無關。由于勞動成本固定,廠商針對市場變動的反應總是偏向于產品數量而不是產品價格。因此,一旦市場需求萎縮,廠商便習慣性地降低產量,而不是調整工資。這樣會導致工資剛性,從而加劇失業。由此,威茨曼開出的處方是:對工資制度進行改革,將流行的工資經濟改為分享經濟,即使工人的工資收入與廠商的經營活動掛鉤。威茨曼的分享理論奠定了“員工持股”的理論基礎。
員工持股的核心是將職工的短期工資收入轉化為長期利益,以避免短期利益驅動。理論上,這似乎是可行的。因為員工利益最大化的最根本途徑在于企業的長遠發展。而短期工資利益與長遠發展本身一定程度上存在著對立。因此,要想降低短期利益的吸引,就要找到一個有效的替代品。在股份經濟與證券市場初具規模的前提下,這個替代品最恰當地落到了股權激勵的頭上。這也是20世紀90年代初期,中國在實施股份制改造、引進證券市場時實施內部職工股制度的原委。
但是,內部職工股后來的演繹似乎出乎人們意料。由于職工股大多源于公司定向募集,管理不規范,職工持股流于形式。內部職工股短期獲利豐厚也使一些人有機可乘,將職工股變成賺取個人資本、買通權利或以權謀私的工具,結果強化了內部人控制。同時,由于股權過于分散,導致員工缺乏參與公司經營管理的現實可行性,致使增強企業凝聚力的激勵目的未能實現,內部職工股并沒有起到提高企業經營業績的作用。由于政策不配套和利益驅動,職工股在短期內大量沖向股市,既沖擊了證券市場,也使職工持股制度失去了應有的凝聚力,淪為單純的短期福利工具。因此,20世紀90年代末期,內部職工股黯然退出歷史舞臺。
為了加快公司治理結構調整,建立起有效的利益激勵機制,管理層力圖在員工持股上有新的突破。2012年8月,證監會發布《上市公司員工持股計劃管理暫行辦法》。作為改革創新之舉與制度完善之策,員工持股制度自然有其獨特性,能發揮某些特異功能。這就像人體因缺乏微量元素而生病,但通過進補微量元素可以增進健康一樣。
但是,相較于過去,現時的環境條件究竟發生了怎樣的變化?員工持股能否充分發揮作用而不至于重滔內部職工股的覆轍?十幾年過去了,證券市場積累了更多經驗,投資者也比過去成熟,法規體系更加完善,這些對推行員工持股是有利的。但問題在于,有關股權估值、股份定價、持股數量與比例、持股資金來源、員工持股退出等技術性規范還停留在原則上,缺乏可操作性。在這樣的條件下,是否會重現過去的混亂局面?不僅如此,在大多數公司中,尤其是國有股權主導的公司,當股權激勵本身都非常脆弱的時候,員工持股的效果是可想而知的。由此,我們有理由擔心,當下員工持股制度會否變味,能否發揮應有的作用。 (作者系證券時報記者)
進入【新浪財經股吧】討論
已收藏!
您可通過新浪首頁(www.sina.com.cn)頂部 “我的收藏”, 查看所有收藏過的文章。
知道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