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月26日,中國遠洋發布公告指出,2012年仍將大幅度虧損,或被實施退市風險警示。據透露,中遠很可能再度巨虧百億元。
中國遠洋2011年已經虧損104.5億元,根據上交所股票上市規則,上市公司最近兩個會計年度經審計的凈利潤連續為負值或者被追溯重述后連續為負值的,上交所將對該公司股票實施退市風險警示。這意味著,中國遠洋將正式成為A股最大的ST公司。2013年,中國遠洋只能打一場慘烈的退市保衛戰。
造成中國遠洋連續幾年經營不景氣和兩年巨虧的原因除航運市場低迷、運力成本上升以外,管理層經營決策上的失誤難辭其咎。
中國遠洋經歷了2007年超級景氣周期風光一時后被沖昏了頭腦,盲目擴張,不僅要造船,還要大量租船,以擴大公司船隊規模,干散貨船數量從2007年的約400艘增至2010年的約450艘。然而隨后爆發的金融危機導致航運業進入寒冬,我國經濟受到重創最為嚴重的就是出口型經濟。作為從事國際海運的央企從那時開始就應該迅速轉變經營重點,尋求新的效益增長點。而中國遠洋不僅一直停留在傳統海運上,而且還大肆擴張,在自營船隊、租入船隊以及FFA(遠期運費合約)三塊業務上皆做多,這就必然導致今天的結果,充分顯示了公司對市場風險預估不足,以及經營戰略決策上的重大失誤。
從目前看,金融危機對全球經濟影響尚未消退,歐債危機仍在持續發酵,國際航運業短期內特別是2013年徹底翻轉向好可能性不大,中國遠洋依靠主營業務實現全面盈利困難很大,其需要BD I平均達到1500點才能盈虧相抵,但這個前景相當遙遠。如果中國遠洋剝離售賣擴張時按市場高價購入的資產,必然要折價賤賣,于其利潤報表無益。
因此,中遠就把擺脫退市命運寄托在了政府救助、政府注資這條路上了。中遠集團董事長魏家福在不同場合呼吁救市,市場也有傳言政府很可能會出臺相關措施,或注資或補貼。
以筆者看,政府注資救助不可取。一個企業的強弱,管理水平的高低,應對市場變化、經濟環境變化能力大小,在宏觀經濟景氣向好時期看不出來,而在國際國內經濟不景氣和低迷中立馬原形畢露。宏觀經濟下滑和低迷是考驗企業管理水平和經營能力的試金石,中遠等央企在這輪經濟增速減緩中沒有經得起考驗。
船舶運輸特別是海運國際市場,是一個完全開放、平等、市場化程度高、競爭完全充分的市場。中國遠洋雖是央企,但并不存在所謂的“國家使命”和承擔民生等政策性業務。同時,從國際看,這兩年全球航運市場持續低迷,國際上雖然多數航運公司陷入虧損,但都沒有中國遠洋虧損這么嚴重。從國內看,中海集運、中海發展均在2012年聰明地做了些資產處置,避免了被“ST”的命運,并沒有在伸手向國家要補貼、要注資上打主意。
對于中遠面臨的經營嚴重困難局面,應該由其自己來承擔、消化和扭轉。一時消化不了的,該戴ST帽子就要戴,該退市就要退,央企、國企為何就不能出現ST?為何不能退市呢?要讓央企真正成為市場中的一分子,政府一定要把國企看做與市場中其他企業一樣,平等對待,讓國企甩掉拐杖和依賴,自己走路。
此外,中國遠洋是國際性的企業,直面國際競爭,如果政府注資救助,可能又將被一些國家和組織抓住把柄,認為是破壞市場公平競爭的政府補貼保護性措施。
如果對中遠注資救助的話,那么,鋼鐵、煤炭、有色以及汽車企業等國企2012年都不景氣甚至虧損嚴重,要不要給這些企業注資呢?同時,許多民營企業、中小企業在這輪經濟增速下滑中經營都出現嚴重困難局面,誰給其注資呢?貿然給中遠注資,是對其他企業的嚴重不公平,也涉嫌破壞市場公平競爭原則。
再者,財政注資等于是讓全民為部分央企的經營不善買單。據媒體報道,關于注資,交通部和國務院內部反對的聲音也很多。“救市的法律依據是什么?國家再有錢,也不能亂花納稅人的錢!
余豐慧(知名財經金融評論員)
進入【新浪財經股吧】討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