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浪財經訊 2012年“第八屆中國證券市場年會——以改革面對未來”11月16日在北京釣魚臺國賓館舉行,中國國際經濟交流中心信息部副部長徐洪才[微博]表示:“金融監管層面和資本市場發展存在一定的沖突,比如在金融危機蔓延過程當中加強上市公司監管推行中國版的巴塞爾協議3,在這個過程當中由于我們貨幣擴張速度很快,銀行的負債資產擴張很快,但是它的資本不能及時跟進。”以下為相關實錄:
非常感謝《證券日報》給我這個機會跟大家分享觀點,我的內容有三方面。 第一,建立強大的多層次的高效益的資本市場體系,有助于提高宏觀經濟政策的實施效果,同時可以有助于推動實體經濟健康發展。
第二,宏觀經濟政策如何兼顧資本市場發展。
第三,實施積極的資本市場政策。
目前我們資本市場的發展經過22年的發展已經發生翻天覆地的變化,很多人注意到最近十年股指沒漲,但是沒有注意到發生結構性的變化。市值已經增加了十倍,池塘已經很大了,我們的股票市場目前的市值22萬億,加上債券市場23萬億,總共直接融資45萬億,GDP目前50萬億,這個比重是不小的。但是它存在一些結構性的問題。第一,股票市場發展很快,債券市場發展較慢,特別是公司債市場發展比較慢,債券市場沒有形成光滑的收益率曲線。這是存在的結構性問題,特別是公司債交易所市場發展比較慢,中小投資者不能分享投資回報。第二,目前上市公司的產權結構仍然是不合理,雖然經歷了股權分置改革,但是我們國有股持股比例仍然偏高,前面幾位教授講到的供求結構失衡,大盤股過多,因此市場定海神針股指難以上漲。第三,公司治理結構目前還存在問題,形式上看我們已經吸取了一些國際的先進經驗,將美國的獨立董事制度,將德國的監事會制度等等,但是公司治理里面一股獨大的內部、內部人控制的問題等等,還有信息透明度不高的問題依然存在。另外市場機制不完善,在新股發行制度、交易制度、退市制度、上市公司的重組等等這些方面我們還存在許多問題,市場化機制還不多,更多的還是體現在我們政府行政干預偏多,因此抵消了或者抑制市場的效益。這種情況也就導致了第二個特點,我們目前資本市場還沒有和宏觀經濟政策之間形成一個良性的互動。
宏觀經濟為了維護實體經濟的平穩健康發展,包括物價水平、GDP增長等等指標。但是我們資本市場本身也起到了引導貨幣資本流動,引導產業結構調整,合理配置資源的作用。實際上作為金融中介,它的作用發揮的還不是很夠,特別是價格形成機制。貨幣政策里面我們調控的過程當中更多關注的是總量政策,我們的廣義貨幣供應量仍然還是貨幣政策的中介目標,實際貨幣形式發生翻天覆地的變化。另一方面我們在經濟轉軌過程中在生產要素市場化的過程當中,在金融市場大規模發展過程當中產生的交易需求結構性變化對貨幣供給提出更多的要求。這一點貨幣政策也兼顧不了。
另外價值信號的嚴重扭曲,主要體現在資金價格的雙軌制,國有部門的價格總體比較便宜的資金可得性,民營經濟、中小企業獲得資金的成本偏高。另外我們的存款利率偏低,貸款利率偏高,這就導致我們整個資金價格信號扭曲,導致金融資源效益配置的低下。上個月整個社會融資規模一萬多億,銀行信貸資金環比有不同程度的下降,反映一方面我們的投資對資金需求仍然較高,但是由于體外像信托融資、影子銀行的融資各種融資比重上升,反映整個工商企業的融資成本在上升。目前情況下雖然CPI已經很低了,2%左右,但是PPI生產者價格指數偏低,仍然在負3.5%左右,實際上銀行的貸款利率或者其它形式的融資利率水平是很高的。銀行貸款6%的貸款利率,再減掉負3.5%的PPI,實際貸款利率大概將近10個百分點。如果是信托融資這個成本更高,對于產業利潤率這是一種擠壓,擠壓了我們產業資本的生存空間。大家看到在幾十萬金融機構的從業人員創造了利潤比我們幾億產業工人創造的利潤還多,這是嚴重的分配不公。同時也導致了投資者特別是存款利率回報低。
金融監管層面和資本市場發展存在一定的沖突,比如在金融危機蔓延過程當中加強上市公司監管推行中國版的巴塞爾協議3,在這個過程當中由于我們貨幣擴張速度很快,銀行的負債資產擴張很快,但是它的資本不能及時跟進。因此我們銀行股的大型金融機構從再融資發行股票債券等等直接從市場分流吸納的資金實際上也抑制了整個市場的交易活躍和向上發展。這方面實際上我們監管政策,我們講監管政策要逆經濟周期的調控。能夠放水養魚支持中小企業支持實體經濟的發展,實際加強監管本身提高資本監管的同時對實體經濟有一定的影響。在這方面美國的經驗值得我們借鑒,大家知道在金融危機以后美國搞了三輪量化寬松,現在正在實施的同時仍然在實行的扭轉操作。這個過程當中雖然實體經濟發展不是那么很明顯立竿見影,盡管最近半年來美國的實體經濟房地產市場還有就業狀況有所好轉,但是美國的股市美國的金融市場交易活躍。比如流轉操作是買短賣長,結果把短期資本短期利率拉上去,因此導致全球資本向美國流動。另一方面賣長的結果把長期利率壓低,實際降低了實體經濟的融資成本,一箭雙雕。在這個過程當中由于資本市場活躍起來了產生了財富效應,大家投資的信心增加了,消費的信心增加了,因此整個實體經濟也受到了積極的影響和帶動。中國在這方面應該向美國學習。另外,稅收政策和上市公司的分紅之間也還存在一定的不協調。下一步宏觀經濟政策如何兼顧促進資本市場發展?
第一,在貨幣政策方面應該加快利率市場化的改革行程,促進利率的市場化形成機制。首先把貨幣市場的基準利率上海的銀行間市場的同業拆借利率提高它的權威性,同時大力發展債券市場,形成光滑的完整的收益率曲線,疏導利率機制、傳導機制,從貨幣市場到資本市場再到企業的投融資和居民消費活動,要建立一個順暢的機制。
第二,財稅政策方面從兩方面入手。一個是上市公司的分紅制度里面的稅收要實行差別化稅收制度,同時在交易成本方面大幅度降低二級市場的交易成本。
第三,鼓勵資金向高科技產業、新型戰略性產業、高端制造業、現代服務業、現代農業等等合理流動。
下一步與此同時我們要實施積極的資本市場政策,發展多層次的市場結構,包括股票市場。現在正在大力發展場外三板交易市場,推動區域性經濟的協調發展。這方面大有文章可做,更多的區域性的資本市場應該服務于區域經濟,解決區域性的投資者,投資者與區域性的企業解決信息不對稱的問題,有利優化提升中小企業的公司治理和資本運營效率。
債券市場方面要擴大公司債的市場發行,同時加快對外開放,包括我們要吸引境外機構在公司發展金融債,境內上市公司到香港發行以人民幣計價的債券。
第二,優化上市公司的產權結構。通過較大力度的改革能夠把國有股權的比重降低下來,降低下來的結果可以解決一股獨大問題,同時將這一塊國有資產補充做實我們普通老百姓的養老金帳戶,可以起到一箭雙雕。
與此同時,上市公司的治理結構要大幅度提升,建立機理機制和約束機制,特別是國有控股的上市公司的創新機制。現在國有部門國有經濟創新不足,民營經濟創新有動力但是沒有條件,這種狀況應該改變。
第四,資本市場應該推動人民幣國際化。上海在岸金融中心建設,一個是香港離岸金融中心建設,同時推動倫敦人民幣離岸金融中心的建設,香港作為人民幣走向世界的一傳手,倫敦作為二傳手,把這個資產池做大做深。企業走出去的過程當中我們的企業了貿易活動、商品流出去的過程我們的金融機構、人民幣、金融服務要及時跟進,這樣在未來世界經濟的格局當中中國才有一個相稱的地位,人民幣國際化同時形成一個多極化的國際貨幣體系。這樣一個相對平衡的體系有利于世界經濟的發展,對中國也是非常有利,也可以提升中國整體經濟競爭力。
第五,加快金融創新。金融創新首先是產品創新,我們的國債期貨應該要推出,從95年327國債期貨推出以來,一朝被蛇咬已經不是十年怕井繩,與此同時我們股指期貨之后應該推出股指期權產品還有政權化的產品結構性債券市場大力發展,資產證券化ABS,按揭證券化產品,還有進一步發展消費金融活動。居民老百姓的儲蓄存款30多萬億,但是負債水平只有幾萬億,負債率偏低。我們要建立以消費驅動內需驅動的新的經濟發展模式的話,要發揮金融杠桿的作用。
第六,適應混業經營發展的新趨勢,在金融監管方面一行三會之間應該加強協調。
第七,減少行政干預,更多的發揮市場機制作用。
第八,資本市場的政策發展需要各個部門形成合力,產業政策、貨幣政策在更高層次得到呵護,把資本市場的建設作為一項國家戰略提升整體經濟國際競爭力的重要的戰略舉措。
我的發言就到這里,謝謝各位!
進入【新浪財經股吧】討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