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紅周刊》特約作者 蘇渝
“無中生有”是“三十六計”中的第七計,無中生有:指本來沒有卻硬說有,現形容憑空捏造。中國股壇歷來有“消息市”之說,即使在信息十分透明的今天,無中生有的“消息”也沒有因此而消停。身在股市,你每天都必然受到林林總總的消息左右。單從字面上看:“消”就是要消滅你,“息”就是要你休息。所以,對于四面八方飛來的消息,我們應有高度防范,特別是轉融通融券開通后,利用謠言來做空股票的“無中生有”之計可能時常會發生。
證監會近日對市場上流傳的關于中信證券的一系列謠言進行調查,并對相關責任人將依法做出處理。中信證券8月13日之所以大跌,主要是機構利用了無中生有的謠言來大量賣空。之前,國際板傳言已導致大盤多次暴跌,此外,中國海外上市的“中概股”也曾遭遇類似做空手法,盡管被賣空股有的是和其基本面存在問題正相關,但也不乏中了“無中生有”之計的,成為境外做空機構精準打擊的“靶點”。
轉融通融券開通后,這類故事還將重復講反復傳。據wind數據顯示,8月13日中信證券大跌當天,融券賣空數量環比前幾日放大數倍。中信證券被選為做空標的也是有范例的,這種模式和國外Citron等做空的經典模式極為類似,即在市場中尋找被無中生有謠言“中傷公司”,融券后再賣出該公司股票,在公司的股價下跌中獲得盈利。
索羅斯認為,金融市場以謠言謀利非常“不道德”,會妨礙其功能的正常發揮。盡管賣空個股謀取暴利在A股市場上還是個案,但隨著轉融通推出后融資融券逐漸做大,謠言和融券做空之間的關聯度會越來越緊密且越來越隱匿,應引起監管層和投資者高度重視。監管層應對無中生有的造謠者零容忍,同時,也要修訂新的法律和法規,提高謠言做空者的違法成本,杜絕類似事件再次發生,使“無中生有”之計無法在A股市場上實施。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