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市場日趨低迷之際,管理層居然推出了“新三板”。此舉頗令市場不解,是管理層另有牌打,不擔心證券市場的承受力?還是微觀經濟過于低迷,管理層急需打通融資通道?但只看此新聞推出之后的市場活躍勁來看,頗有利空出盡的意味。究竟如何呢?我們細細看來。
在發布的新聞稿中,監管層負責人表示,“新三板”有利于緩解主板、創業板IPO壓力,對于股票市場不構成資金分流。他表示,“新三板”定位于成長型、創新型中小企業提供股份轉讓,定向融資服務,有利于增強對經濟薄弱環節的支持,促進民間投資和中小企業發展。官方輿論稱,“新三板”的融資功能屬于小額定向融資,擴大試點后融資額也很有限,對市場擴容影響很小。6年來掛牌企業100多家,定向增資總額17.29億元,單次融資規模也只有幾千萬,二級市場流動性不高,2011年平均換手率只有2.93%,涉及的資金量有限。“新三板”建立以后,拓寬了資本市場服務面,將有利于緩解交易所市場的發行上市壓力,穩定市場預期。
但實際上,由于面臨擴容的多數是中小公司,這可能加速稀釋A股市場中小公司因為供給稀缺帶來的估值溢價,而估值壓力放大和業績壓力會挑戰中小市值公司的投資機會。盡管有關負責人表示,“新三板”因為市場性質不同,其擴容不會對A股造成沖擊,但毫無疑問的是,隨著“新三板”擴容的步伐加大,其影響力和對投資者的吸引力也會逐步增大。況且,隨著“新三板”擴容加大和未來“新三板”與主板市場之間的轉板渠道被打通,創業板和中小板上市的來源將更為充沛,難免會對A股市場帶來影響。
有分析師預計,未來2-3年,“新三板”掛牌公司數量有望接近4000家,是滬深兩市公司數量的1.5倍;就遠期來看,“新三板”掛牌企業數量有望超過1.5萬家。招商證券(微博)(600999)新近發布的“新三板”的專題研究報告認為,“新三板”市場潛在規模近7000億元。有業內人士認為,“新三板”擴容啟動后,這個市場將逐步成為與上交所、深交所有同等地位的市場。隨著市場的發展,甚至在某種程度上超過主板和創業板,無疑會分流A股資金。另外,由于“新三板“的上市門檻較低,所以大多數高科技類企業今后可以在“新三板“市場直接掛牌交易和進行融資。這樣,二級市場上市將不再成為一種十分稀缺的資源,這對當前并不算便宜的創業板與中小板的估值沖擊、資金分流壓力可想而知。
盡管“新三板”的設立與擴容是建立我國多層次資本市場的關鍵,但中期看來,它對深滬股市的資金分流影響,實在令人擔憂,而目前二級市場上的流動性本來就處于不佳的狀態。
專業人士做過的相關統計顯示,衡量市場資金足否,有兩個觀察點,一個是市場中存量資金和流通市值之間的關系,一個是流通市值和M2之間的關系。第一個觀察點反映了市場內部的供求平衡。有統計數據顯示,當前的市場存量資金約為7000億元,僅占17萬億元流通市值的4%。顯然,4%的資金很難托起25倍于己的流通籌碼總量。第二個觀察點關注的是市場容量和社會廣義貨幣供應的關系。那么目前的市值相對于全社會的資金量而言,是個什么概念呢?目前,流通市值占M2的比重約為20%,而在過去的20年中,這個比重的平均值是6%!也就是說,相對于超發貨幣而言,二級市場的擴容超發更為嚴重。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