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国产 亚洲 小说图片,337p人体粉嫩胞高清视频,久久精品国产72国产精,国产乱理伦片在线观看

浙商銀行
跳轉到正文內容

華生:好心的改革 也要方向方法對頭

http://www.sina.com.cn  2012年09月02日 23:24  投資者報

  《投資者報》記者 潘穎

  隨著越來越多的投資者和大小私募折戟證券市場,當初被寄予厚望的“郭樹清新政”收效甚微。在積弊沉珂的環境下,公眾期待大力度的改革,但最終能否成功,取決于改革的方向和策略。目前A股市場到底得了什么病,未來是否還有希望?8月29日,《投資者報》記者就此專訪了著名經濟學家、證券市場的長期研究者華生(微博)教授。

  A股表現并不離譜

  市場本身也有問題

  《投資者報》:滬指自1664點反彈至2009年8月4日的3478點后至今,A股一直震蕩盤跌,尤其是最近一年,幾乎沒有一個像樣的反彈。隨著滬指向2000點關口逼近,悲觀者認為還要回到1664點,有人甚至發出“從此離開,今世不再來”的決絕之語。市場究竟發生了什么,竟讓人如此凄婉?

  華生:我認為,現在市場、媒體,包括監管者,在對市場的認識和判斷上是有偏差的?粗袊袌鰬鍍蓚問題:第一,資本市場的表現到底是大體正常的還是離譜的?第二,證券市場本身是不是有問題?

  對第一個問題,應該說資本市場的表現還算正常。也就是說,股市下跌是在反映經濟基本面不好。我們常說“股市是經濟的晴雨表”,那么經濟不好,股市的反映就應該是不好。

  最近很多人都說,經濟危機的肇事者美國的股市都回到高點了,中國不應該跌得這么慘。怎么看這個問題呢?

  需要看到,中國是在率先給出了一個“4萬億”的強刺激后經濟和股市才又二次回落的,股市在2009年一度領漲全球,用7個月時間翻了一倍,咱們不能看現在股市跌了,就把當初這段大漲忘在腦后。而美國經濟是在危機后很慢很慢地變好,最近還有些積極的動向,股市也是慢慢恢復的。可以說,中美兩國的股市之所以是兩個走法,正是在各自反映經濟狀況的不同。

  此外,還得看到,美國股市2007年的時候已經有好多年徘徊不前了,而中國在2007年的時候正處在泡沫高點。要是拿泡沫時跟正常時候比的話,美國納斯達克指數現在才漲回十多年前泡沫點位的一半多點,那這能說明我們比美國好多了嗎?

  同樣的例子還有日經225指數,1989年是日本股市泡沫破滅前的頂峰,現在20多年過去了,指數只有當年的1/4,難道說日本整天處在地獄里嗎?而日經指數在高峰期時,正是中國證券市場剛設立的時候,他們在20多年的時間里股市跌去了3/4,而我們同期漲了20多倍,能以此來說明我們與他們比是生活在天堂里嗎?

  所以說,判斷市場不能帶個人情緒,心態要先平和,才能公正地看問題,才能正視我們本身存在的其他問題。

  《投資者報》:除了經濟不好之外,中國證券市場本身是不是也有很大問題?

  華生:答案是肯定的。同樣一家中國的公司,它在內地市場和香港市場的表現就不同,今年香港的國企股、紅籌股的走勢明顯比A股好,說明我們的市場對股價是有壓抑的。

  更重要的問題是,既然“股市是經濟的晴雨表”,那么下一步經濟企穩的話,股市也會漲起來,這不是壞事情。但關鍵是,如果制度上有問題,等經濟好轉,股市一漲,我們就“好了傷疤忘了疼”,IPO又再度提速,閘門大開,也沒人再提制度問題了,那是什么后果?很快我們就會重復以前的悲傷,牛短熊長,套牢更多的人,這才是最危險的事!

  所以,我們看別人的時候,要客觀,不要專拿自己最壞的時候跟別人最好的時候比;而看自己的時候,既要看到現在,也要看到未來,看到未來的隱患。

  股市新政用心用力可嘉

  方向方法存疑

  《投資者報》:市場對制度問題談得很多了,各種觀點都有,那么中國股市到底出了什么樣的制度問題呢?

  華生:說到問題,很多人就愛說,中國是融資市,不保護投資者,那到底什么叫“保護投資者”,很多說法和建議都沒有抓到關鍵。現在證監會什么都要管,幾乎比全世界所有證監會管得都多,這樣管完了覺得不夠,還要那樣管,越管權力越大,越管企業支出的成本越高,投資者的負擔越多,就這樣還管不住,企業上市后業績照樣變臉。好像證監會是在保護投資者,上市首日的定價要管、炒作要管、分紅要管、預警規則也要管,但我發現,現在垃圾股的股價反映的不是它的垃圾程度,而是監管者給這個垃圾股分到哪個板塊去。哪怕你再垃圾,給你分到個好地方,就可以漲上幾天。再這樣管下去就麻煩了,價格不反映市場,反映的都是政府行為。政府一說要搞個ST股的風險警示,垃圾股全都跌停;一說要把誰“摘帽”了,立馬雞犬升天。這種改革的方向就有問題了,不是證監會用心不好,也不是他們不辛苦,而是方向出了偏差。

  錯在什么地方呢?首先要看清楚中國市場的病是什么表現?到底哪兒不正常?我覺得中國市場真正的不正常不是大家平時怨聲載道的那些東西,而是這么三個問題。

  第一,越是熊市的時候大家越打破頭爭上市,現在證監會那排隊等上市的都排到750多號了。這種現象中國是全世界獨一的,別人熊市比我們長的有,比我們難熬痛苦的也有,但越熊市越要排隊上市的卻沒有。

  第二,追捧垃圾股賽過績優股,而且越是在打擊垃圾股炒作的時候就越被追捧得熱烈。因為打壓得越厲害,垃圾股一旦重組成功,它股價翻的倍數就越多,潛在的價值就越大,就越吸引人去炒。試想一ST股本身6塊錢,重組成功后值12塊錢,股價翻一倍;但一旦刻意打壓它,6塊錢打到2塊錢,再重組成功,就是翻6倍。這么大的暴利,得帶出多少內幕交易。

  第三,原始股東在熊市仍不斷套現,國外則是幾乎沒有在熊市還源源不斷賣出的,熊市里都是增持,牛市里才減持。

  這三個問題才是真正的問題,他們共同反映的是一件事,這是所有人都不愿意承認、不愿意面對的事情,就是中國股價結構是扭曲的,中小盤股是被高估的。高估就導致供求不平衡,供求不平衡就出現了上面說的三大核心問題。

  也就是說,一個東西只值2塊錢,現在可以賣4塊錢,那肯定是想賣的人多,而買的人少。為了阻止那么多人蜂擁上市來賣,證監會就把他們擋在門外,讓他們排長隊,拿放大鏡挑他們的毛病,以勉強維持市場的供求平衡。

  《投資者報》:這么說來,價格過高是“不正!焙汀安黄胶狻钡母矗

  華生:是的,盡管是在大熊市中,大家也打破頭來上市。說是大熊市,可是對原始股東來講,價格還是很合適的,2塊錢的東西市場能給它估4塊錢,就算股價低迷,估值跌到了3塊5,大股東還是覺得合適。套現的也是一樣,熊市賣了仍然能賺很多。

  這就是說,熊市里,市場的估值是不是夠低了,還是仍舊高,不是我們說了算,而是市場本身顯示出來的。即便是金子,價格太高也照樣賣不出去,供求照樣失衡;一塊黃銅,價格定低了,也有人要,關鍵就看價格合不合適。

  我們現在的市場,表面上看,跟別人差不多,都是整體10多倍的市盈率。但是,我算了一下,滬深兩市總共2400多只股票中,滬指2100點時15倍市盈率以下的,只有260多只,不足11%,還有90%的股票估值都不算低,七八成股票的市盈率還都在二三十倍以上。就是說,是那些市盈率不足10倍的幾千億股本的大盤股把平均市盈率拉低了;而國外的大市值股票的市盈率是十幾倍,市場平均市盈率還是十幾倍,小公司股票的估值則更低,因為“物以稀為貴”,像蘋果那樣的大公司和好公司不多見,機構都要配置,所以估值不會太低,倒是中小企業千千萬萬,估值高不了,一旦高了,后面不知還有多少要來。

  中國的情況正好相反,不僅中小企業要上市,還說就連微型企業都要上市,現在排隊的90%以上都是中小企業。而美國絕大多數中小企業都是在場外交易,在粉單市場,場外交易的企業數量是場內上市企業數的兩倍。

  不必搞“休克療法”

  可調節三大門檻

  《投資者報》:所以有很多人,包括不少知名人士都提出,要想治理新股發行的“三高”,就得敞開發行,市場自然就會跌到平衡水平,那么一切就理順了?

  華生:中國市場有些問題就好像患了重癥,不好治。理論上是可以這樣干,實行市場化,取消供給限制,讓大量中小企業上市,等誰都可以上了,也就沒人買殼重組了,股價下來了,也就物有所值,發新股就不再是圈錢。但是,敞開發行就意味著市場還要繼續大幅度下跌,現在場內投資者已經苦不堪言了,這樣的話,他們還要蒙受進一步的重大損失,監管者也要承擔造成大動蕩的責任。這是一種療法,但屬于“休克療法”,代價很大,幾乎難以承受,病是能治好,但人也差不多快斷氣了。

  所以,我們作為研究者,需要找一些有智慧有技巧的方法去治病。人為地干預定價和供求肯定是不行的,證券市場是太敏感的市場,一切干預的信息都會被市場加工,在價格上得到反映。以為人能比市場聰明,能駕馭得了市場,這條路是走不通的。

  但監管者可以做的是,設計和調節市場的門檻,這一點監管者從來都可以做;不可以做的是,監管者自己把手伸進市場,直接干預股價和供求關系,扭曲市場。

  現在,有三個門檻可以由監管者去調節。

  第一是上市門檻。首先是企業規模,F在那么多虎視眈眈的中小企業都要到市場上來提款,這當然受不了,要把上市的門檻提高,只要不夠設定的條件,讓你永遠都進不來,讓人徹底放心,這比暫停、暫緩IPO要管用。暫停、暫緩上市只是拖延時間,壓力還在,以后市場一好轉,就歷史重演了。而且,門檻低的時候,大家都有資格上,但又不能放所有想來的人都來,就只好拿著放大鏡找毛病,挑毛病的標準都由監管者說了算,那要上市就只好靠公關。

  另外還有一個層面,不是整體上市的就別來上市。國外都是一個完整的企業上市,沒有拿一部分資產上市,一部分老晾在外面的,那不是永遠供大股東通過關聯交易操縱嗎?如果把這兩個上市門檻一提高,別說現在排隊上市的有750家,可能連75家都沒有了。

  第二個門檻是,調整再融資的門檻。我的建議正好跟主流意見相反,我建議讓企業能以市場化的方式再融資。原因是,現在定向增發審批基本一通過就有一年的周期,弄得增發價跟市場價有很大差距。市場要是漲了,參與定增的關系戶們就都發了;市場要是跌了,公司就修改價格,要是市場跌得太狠了,修改兩次都不行,它們就說“本次發行失敗”,我不發了。顯然,這是旱澇保收的買賣,只能引得人人都來再融資。

  市場化發行則不然,說要定向增發,馬上就把錢交來,增發價跟市場價一樣,這樣企業不好、前景不好的話,根本就找不到參與增發的機構,就增發不了;假如有人看好公司,以市場價參與定增,真金白銀地給了上市公司,市凈率馬上就會提高,市場的估值基礎也夯實了,這對二級市場投資者只有好處,沒有壞處?雌饋,市場化再融資是放開了融資的閘門,其實是關緊了閘門,它讓再融資成了有風險的事。

  需要說明,市場化再融資的最大功能就是搞活市場存量,搞活市場存量就是在“保護投資者利益”。監管者最沒弄清楚的一個問題就是,老說“保護投資者利益”,但投資者是誰?投資者是已經在市場里的人,他們的利益都在市場存量上,至于那些市場增量跟投資者關系不大,增量利益只與要上市、要再融資的人有關。那怎么搞活存量呢,就是要讓證券市場給上市公司以發展壯大的杠桿。

  我們總說“結構調整”,結構調整就要調整過剩產能,兼并收購,但現在對這些正經的事情,證券市場一件也干不了,干的都是“殼重組”這類的歪門邪道。殼資源有什么價值,價值都是行政力量賦予的。

  比如真正應該重組的是如鋼鐵這類產能過剩的行業,但我們的證券市場沒有提供收購兼并的杠桿,企業想要通過再融資去收購,一審批過了一年,黃花菜都涼了。如果市場化再融資,不僅企業兼并的杠桿有了,投行也有事做了,他能夠為企業調查市場狀況提供服務,這樣證券市場才能對實體經濟發揮積極作用。

  由于資本市場的存量被搞死了,所以大盤股的估值低,假如大企業能夠收購兼并,大盤股一定會活躍起來。為什么垃圾股有人炒作,因為有收購重組題材。如果實行市場化再融資,以后就是大盤股、中盤股重組的時代,市場才能真的活躍。

  《投資者報》:現在恰恰相反,大盤股“罕見的投資價值”得不到市場承認,而垃圾股因為被行政力量賦予了“殼重組”的價值,在上躥下跳地活躍市場。

  華生:這就是第三個需要調節的門檻,讓退市重組市場化,F在的思路是非叫不好的公司退市,其實這并不是關鍵。可以學美國讓他們退,也可以學香港,退不退不管,重要的是不能對“殼資源”搞重組。之所以“殼”有價值,除了跟我們對上市供給的控制有關,更重要的是,我們實際上是對IPO和殼重組搞了雙重標準。

  表面看,我們實行的是同一標準,實際卻有天壤之別。對IPO,我們的標準是“好中選優”,門檻很低,大家都夠上市資格,但實際上比門檻條件高三倍、五倍的都上不了,得公關。而“殼重組”的標準卻是最低標準。

  如果IPO和“殼重組”是一個標準,那就根本不會有人去借殼,這是顯而易見的,因為重組就意味著要讓渡一部分利益。所以不論表面上怎么說,本質上我們都是在搞雙重標準,雙重標準就意味著鼓勵借殼。

  《投資者報》:如果設計好了這三個門檻,可以說制度改革就差不多了嗎?

  華生:歸納起來,股權分置改革是一次股改,解決了產權的問題,在形式上跟國際市場接軌了,但沒有解決股價結構扭曲的問題,所以需要二次股改,二次股改的實質就是解決股市運行體制市場化的問題。當然在市場化的方法里,就如剛才所講,有“休克療法”的市場化,好比是“吃瀉藥”的市場化,還需要制度設計“吃補藥”的市場化,我支持第二種。

  現在監管者的改革不可謂不多,但應當說還不是市場化,而是試圖更聰明地干預價格、干預供求,比如對IPO定價、新股上市首日股價表現和風險警示等都出過一套規則,總是唯恐市場不聰明,唯恐投資者不理性,從而搞出各種管制名堂,但這樣往往適得其反。

  “文革”后大學生上臺

  寄予改革新的希望

  《投資者報》:除了市場本身的問題,放到更大的社會經濟背景中去看,股市單邊下跌,是否也跟投資者對大環境缺乏信心有關?

  華生:現在中國的發展正面臨轉折點。一方面是經濟上面臨轉型,經濟增速開始下臺階;政治上將迎來“十八大”,領導班子更替?偟膩碚f,我認為是有問題,有困難,但同時也有機會。

  我覺得經濟轉折和政治轉折發生在同一時候,應該說是好事情,這給了新一屆領導人進一步改革的壓力,正所謂“窮則思變”,越是到了有困難的時候,就越有壓力去加大改革力度;另一方面,將要接班的新一代領導人基本上都是“文革”后的大學生,他們的知識結構和所經歷的社會變化都跟老一代不同。

  所以我對中國經濟還是樂觀的,不是因為對某個人的存在而樂觀,這是不可靠的,可靠的是一代人,這新的一代人是經歷了“上山下鄉”、做工人、參軍,然后上大學的一代人,他們比“系紅領巾學雷鋒長大的”老一代人更有希望,中國未來的余地還是很大的。

  我們現在對未來越看得淡一些,可能也越有利一些。一旦將來改革走對了路子,步子比較大,改革比較到位,那負面的情緒就可能更快地轉變為積極的情緒,當然誰也不能對未來的改革打“包票”!

分享到:
【 手機看新聞 】 【 新浪財經吧 】
  • 新聞山東村民上訪受阻在鎮政府內引爆炸藥
  • 體育英超-范佩西帽子戲法曼聯3-2逆轉勝
  • 娛樂80后夫妻4年結婚7次離婚6次被吐槽奇葩
  • 財經成品油10日再迎調價窗口 每噸或漲500
  • 科技美國試點超級WiFi 覆蓋范圍可達數公里
  • 博客名人送別陶偉(圖) 馬鼎盛:空姐被打疑點
  • 讀書汪精衛貪二奶魂斷上海 日女追星淪為性奴
  • 教育網傳讀大學成本: 一天不上課虧掉324元
  • 育兒3成幼兒園拒乙肝寶寶 雷人暑假作業(圖)
  • 健康接吻會傳染感冒嗎 男性也需要自檢乳房
  • 女性2013秋冬最in趨勢播報 首飾狂人40款單品
  • 尚品那些買酒莊的有錢人 葡萄酒為何沒葡萄味
  • 星座12星座忠告 測試你是交際高手嗎
  • 收藏春拍瓷器行情觀察 古代瓷器的真與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