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浪財經 > 證券 > 拿什么拯救你,中國股市! > 正文
發自《投資快報》 記者 高超 實習生 陳潔鈿
本報訊 中國人民大學校長助理吳曉求(微博)教授在廣證恒生證券投資咨詢有限公司的開業慶典上指出,當前的中國資本市場正在嚴重偏離實體經濟的發展,出現了嚴重的結構性問題。在主板市場持續低迷的大背景下,貿然推出“新三板”不合時宜,修改ST股交易規則實施不對稱漲跌幅更值得商榷。
中國股市“溫度計出了問題”
吳曉求表示,中國的資本市場未能正確反映國民經濟的真實變化,未能正確表征中國經濟的冷暖。中國股市今天如此低迷,雖然與經濟轉型期面臨的困境不無關系,但更重要的是,中國股市這只“溫度計”本身的刻度或者里面裝的東西出了問題,或者是使用“溫度計”的人出了問題。
以美國為例,雖然在2008年金融危機發生之初,美國資本市場也大幅下跌,但現在來看,美國股市已經非常接近歷史高位。而在最近幾年里,美國的經濟復蘇其實較為緩慢。反觀中國經濟,在最近四年左右的時間里規模增長了將近50%,但中國股市卻出現了快速下跌,即便是正在受歐債問題困擾的歐洲主要股市,表現也比A股強。上述事例表明,中國股市這只“溫度計”不能正確反映中國經濟取得的成績。
有必要反思限售股的解禁政策
吳曉求認為,造成中國證券市場低迷的原因是復雜的,但供求關系的嚴重失衡是最大的核心所在。而造成股票供給嚴重過剩的關鍵,是對中國證券市場的定位有偏差。“如果政策是實用主義的,以融資為導向的市場,那么其實這個資本市場的功能完全可以被銀行所代替,完全可以不要”。
另一方面,隨著中小板、創業板的推出,中國證券市場已經成為一個造富的市場,每年大量的億萬富翁,十億富翁就此誕生。吳曉求指出:“造富本身并沒有錯,有效的金融制度應該是鼓勵那些有創業精神的人創業,并且實現價值。但現在有一些苗頭,很多企業一旦上市,創始人就不再想把這個企業繼續做好,相當多的人造富之后考慮的是如何去減持套現。退一步說,套現之后如果再去創新、創業那么對經濟也是良性的,可是現在相當多人套現后可能是考慮去移居加拿大、美國,我看這里面就出現問題了,所以這就是制度的缺陷。”吳曉求認為,雖然進行了股權分置改革,但現在有必要重新反思限售股的解禁政策,避免創始人上市后無心長期做好企業的弊端。
主板沒搞好 勿推新三板
對于當前的股市政策,吳曉求認為“新三板”的推出不合時宜。“如果把中小板、創業板也統稱為主板,那么在主板都搞不好的情況下貿然推出“新三板”,必然會對市場造成新的沖擊,現在推出這個東西,時機很不好”。
吳曉求認同管理層倡導的“價值投資,建立藍籌市場”的理念,但政策除了動員個人投資者投資藍籌以外,更應該率先讓國家社保、地方社保等“國家隊”、“省隊”率先進場,否則就沒有說服力。他同時強調,對于一些沿用多年的交易制度,除非在有很大必要性的前提下,否則不適宜輕易改動。比如對ST股的單獨處理,特別是不對稱的漲跌幅,確實值得商榷。
發自《投資快報》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