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沐 籽
突如其來的閩燦坤B的退市危機,將沉默許久的B股市場推上輿論的前臺。近年來,B股市場改革的建議與議論不少,但一直沒有實質性的進展。沒有了募集外匯需求、喪失了融資功能的B股市場,該何去何從?
與A股相比,缺乏融資功能的B股殼價值幾乎沒有,正因此,B股的再融資能力一直被業內廣泛關注。今年5月,粵華包B公開發行公司債券的申請獲得證監會通過,被認為是暫停8年的B股上市公司再融資的重新開閘。
中誠信國際的報告指出,粵華包B公司債成功通過審核,一方面對解決B股再融資難題具有重要借鑒意義,另一方面也預示著B股改革已“箭在弦上”。B股設立之初是為吸引外資投資國內企業,但因多年沒有B股上市或再融資,市場融資功能已完全喪失,B股的定位成為困擾B股市場的問題。
隨著人民幣資本項目下自由兌換的腳步加速推進,B股的歷史遺留問題早晚要解決。
武漢科技大學金融證券研究所所長董登新建議,應當盡快徹底關閉B股。因為隨著外匯儲備的不斷增長,B股市場已經失去了存在的價值。董登新表示,可以選擇弱市低位,先讓全部B股永久性停止交易,然后再按三種不同方式處置全部B股。即,85只A +B股及1只A +B+H股采用“增發A股+回購并注銷B股”模式;對20只純粹B股中的績優者采用“先私有化+后回歸A股”模式;對20只純粹B股中的績差者采用“完全私有化”模式退出股市。
也有市場人士建議,將B股市場發展成獨立的以外幣計價資本市場。這不僅可以充分利用境內的外匯資源,還可擴大B股市場的規模,進一步規范和改善B股市場的運作機制,使之能夠成為我國證券市場國際化的窗口,為吸引外資積極創造條件。
對于B股而言,最重要的,是盡早去改變。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