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俊生
這幾天A股市場的持續下跌,不僅讓投資者損失慘重,也讓市場管理部門很沒面子。曾幾何時,管理部門反復向市場喊話,聲稱目前的市場出現了罕見的投資機會,藍籌股有罕見的投資價值,但是,市場的一再下跌卻使這種喊話破了產。
股市下跌,有各種具體的原因。最近一段時間美國、歐洲、中國等公布的經濟數據都出現了幅度不小的下滑,顯示出經濟前景不可樂觀,對全球股市形成了巨大的壓力,A股市場當然不可能獨善其身。但是,A股市場的管理部門卻不是這樣看,6月26日有消息稱,監管部門已將我國資本市場不成熟的一大原因,歸結為散戶在股票交易中占主導地位,有關領導因此提出 “必須以最大的決心和最艱苦的努力來改變這種局面”。為了達到這個目標,監管層已經制訂了“堅持不懈,狠下工夫,多管齊下”的十二字方針,加快培育壯大機構投資者隊伍。
A股市場被稱為 “不成熟市場”,這自然是相比于美歐這些市場來說的。在某些人看來,美歐市場已經成熟。美歐市場與A股市場一個最大的區別是,美歐市場以機構投資者為主,個人投資者參與股市投資,更多的選擇是參與共同基金,讓基金經理為自己理財;而A股市場則有大量個人投資者參與,是他們的頻繁交易造成了股市的劇烈波動。比如,這幾天的暴跌,就是散戶大量拋售了股票,如果A股市場是一個以機構投資者為主的市場,由于他們信奉長期投資,不會頻繁交易,市場就不會出現劇烈的波動,類似這幾天的劇烈下跌也就不會出現了。
這顯然是一種想當然的說法。其實,在A股市場里,所謂的“散戶”只是約定俗成的說法,并不是一個有清晰定義的概念。一般認為,持有資金量少到只有幾萬的投資者可以稱為散戶,在目前已經具有20多萬億元市值的A股市場中,這些散戶顯然已經不可能對行情走勢造成實質性的影響。在目前的A股市場中,散戶是否還占著對行情的主導地位,這必須經過嚴密的調查研究,以翔實的數據來說話,而不能憑坐在辦公室里的想象來說話。事實上,這幾天伴隨行情的劇烈下跌,成交量僅保持在1000多億元的地量水平,可見無論是散戶還是機構投資者,都沒有大量拋售持股,因此認為是他們的頻繁交易造成股市下跌是不符合實際情況的。
在A股市場的發展歷史上,以工薪階層為主體的散戶曾經作出了巨大的貢獻,正是他們的積極參與,A股市場才有了今天的規模。但是,散戶也為市場的這種發展付出了巨大的犧牲,這其中固然有他們缺少投資經驗的原因,更重要的是管理部門在保護散戶利益方面力度不夠。長期以來,在一級市場上,政策面過于注重融資,造成了圈錢愈演愈烈的現象,少數通過新股發行的高管快速成為巨富,散戶則成了不斷向其輸送血汗錢的“冤大頭”。在二級市場上,由于政策面上過于偏袒機構利益,造成內幕交易猖獗,散戶亦成為魚肉對象。令人感到痛心的是,散戶在作出了這種巨大的犧牲以后,還被管理層視為造成股市暴跌的替罪羊,這對千百萬散戶來說,實在是太不公道了。
其實,對于市場的下跌,管理層需要反思的,絕不是市場上存在過多的散戶,而是市場制度上存在的一系列失誤,散戶是這種失誤的受害者而不是始作俑者。這種制度失誤最大的問題便是新股發行的毫無節制。在新股發行方面,管理層聲稱已實現市場化,因此不愿推進有力度的制度改革,但發審制的存在卻使這種市場化不攻自破。最近有管理層官員表示新股發行向西部地區傾斜,更是證明目前的新股發行仍然停留在政府把關階段。既然如此,監管部門就應該體恤投資者利益,通過政策調節來減輕市場壓力。如果無視這種制度上的失誤,股市“絞肉機”的形象得不到改變,那么,即使把散戶都從市場上驅逐干凈了,讓市場成為機構投資者一統的天下,那些由證券商、證券投資基金、保險公司、私募基金、企業年金、養老金——諸如此類形形色色的機構投資者,就可以聽憑自己的資金被毫無節制的圈錢風吞噬嗎?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