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公平的條件下,養老金的管理和基金的管理似乎并沒太多的差別,在基金大面積虧損的環境下,養老金又如何實現保值和增值?
“養老金入市”問題成為當前市場關注焦點。《人民日報》刊發評論文章稱,從長遠看,養老金入市是必然趨勢。但入市時機尚有待考量。而就在幾天前,證監會主席郭樹清剛剛撰文表示將推動養老金入市。
其實,新任證監會主席郭樹清支持“養老金入市”的理由足夠充分,就是為了“保值增值”。為什么要保值增值?其中原因大家都能切身體會到——面對通脹形勢,光靠趴在銀行里吃利息,養老金確實沒法完成保值增值的任務。
讓養老金保值增值是件好事,提振股市信心也是民心所向,何以二者放在一起,反而會引起巨大的社會反響,遭遇眾多爭議呢?道理很簡單,反對者們是不相信“養老金入市”真能“實現保值增值”。為什么呢?上證綜指從2001年6月14日創下2245點高點,到2011年12月13日跌至2245點,在十年時間里歷經股改帶來的扶搖直上和限售股解禁帶來的坑跌不止,中國股市居然神奇地實現了“漲幅零”的回歸,就連作為專業機構投資者的基金們都賠得一塌糊涂。對經歷這輪“過山車”行情的投資者來說,十年的股市不亞于南柯一夢,而且是一場刻骨銘心的噩夢。在這樣的行情中,養老金即便入了市,憑什么就能實現保值和增值?
可偏偏有人說了:放心吧,養老金進股市肯定不會賠的。覺得熟悉吧?因為在你買基金、買保險、買各類理財產品的時候,都會聽到類似的口頭承諾。可這些基金、理財產品真的不會賠錢嗎?鬼才相信。當你賠得血本無歸的時候,那些機構只會拿著證監會的文件告訴你“股市有風險,入市需謹慎”、“風險自擔后果自負”。總之,沒人會因曾經的口頭承諾而為你買單。在這樣一個缺乏信用基礎、缺少賠償機制的市場,敢保證“穩賺不賠”的人可能只有兩種:要么是騙子,要么是老千。
恐怕沒人愿意把自己放到騙子的位置上,即使不為養老金的安全著想,那些制定政策的官員們也該為自己的安全考慮。可要想不成為騙子,就得履行自己的承諾,讓養老金真的保值增值。怎么保值增值?在公平的條件下,養老金的管理和基金的管理似乎并沒太多的差別,在基金大面積虧損的環境下,養老金又如何實現保值和增值?除非像社保基金一樣,靠股改中上市公司股權的無償劃轉,獲得大量無成本籌碼,賺取政策性溢價。可對其他投資者來說,這顯然有失市場公平。
因此,對那些十分渴望“養老金入市”的人,我只想問一句:養老金入了市,是要安全呢?還是要公平呢?
汪世軍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