備受關注的綠大地欺詐發行案一審判決終于浮出水面。這家連年虧損、造假上市的企業,在卷走3億元融資的情況下,判決僅以400萬元罰款、責任人緩刑予以了結,實在讓人不解。這個判決使證監會對資本市場嚴重違法行為的“零容忍”無法實現。
經查實,2007年底上市的云南綠大地生物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在其招股書中虛增營業收入2.96億元,公司實際連續三年虧損。上市之后,綠大地惡習不改,以同樣的手段虛增收入2.5億元。
面對如此惡劣的資本市場欺詐行為,昆明官渡區法院的判決不僅沒有“殺一儆百,以絕后患”,反而是“蜻蜓點水般匆匆掠過”,不聲不響地給予當事人不痛不癢的處罰,這無異于在鼓勵造假。
證監會近日多次表態,對內幕交易等嚴重違法行為“零容忍”,并表示將嚴懲操縱市場、欺詐上市、利益輸送、虛假披露等違法違規行為。然而,現實是如此蒼白無力,綠大地案件的判決結果讓證監會調查人員數月的努力付之東流。盡管鐵證如山,造假者依然沒有得到應有的懲處。
在以充分、真實的信息披露為基礎的資本市場,誠信是一切的基石,對失信行為的嚴懲則是維護市場誠信水平的有效保障。綠大地案的處罰起不到任何威懾作用,傳遞出的卻是一種資本市場懲戒功能缺失的信號。
誠然,由于涉及巨大利益,資本市場的案件查處往往受到諸多干擾。即便是排除萬難查實了,案件的主要責任方依然難以得到應有的懲罰。嚴重如綠大地的造假事件,當事人付出的代價竟這樣微不足道,由此不難理解中國股市違法違規行為猖獗的原因。
十年前,同樣是因為在資本市場上的財務造假,“美國500強”排名第七的安然公司轟然破產,并由此推動了旨在嚴厲打擊公司造假行為的薩班斯-奧克斯里法案出臺。審計機構安達信公司被罰款50萬美元,禁止在5年內從事審計業務,并最終因此而倒閉。
在20年的蹣跚學步中,中國股市逐步建立了自己的運作模式,也在“摸著石頭過河”的探索中,逐步與國際接軌。這些年來,中國股市的監管層一直在努力打造資本市場誠信檔案,以期與市場準入掛鉤建立行之有效的懲戒機制,這也是股市可持續發展的重要保障。但必須指出的是,政府部門的一切努力都離不開司法系統的全力配合,綠大地案充分說明了這一點。(新華社)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