千呼萬喚始出來。創業板退市制度終于在11月28日浮出水面。當天下午,深交所發布《關于完善創業板退市制度的方案(征求意見稿)》,向社會公開征求意見。
《征求意見稿》的出臺在市場上引起廣泛關注。雖然說《征求意見稿》與投資者的預期存在一定的差距,不過,這已經是現行法律框架范圍內較有力度的一部退市制度了。雖然不少投資者建議讓欺詐上市、造假上市者直接退市;縮短連續虧損公司的退市年份,但無奈《證券法》有明確規定,對欺詐上市公司只能作出“處以非法所募資金金額百分之一以上百分之五以下的罰款”這樣的處罰。而且《證券法》還明確規定,終止股票上市的條件是公司“最近三年連續虧損,在其后一個年度內未能恢復盈利”。所以,《證券法》的滯后使得一部創業板退市制度留下了不小的遺憾。
但我們不能因此否認創業板退市制度出臺的積極意義。畢竟創業板退市制度是決定創業板市場能否健康發展的一項重要制度。一個完善的退市制度,它不僅有利于發揮資本市場資源配置功能,使上市公司優勝劣汰,凈化市場投資環境,而且也有利于抑制中國股市長期存在的投機炒作之風,使投資者樹立起理性投資的理念。
而從《征求意見稿》來看,至少有這樣幾個亮點。一是不支持暫停上市公司通過借殼方式恢復上市。此舉有利于避免暫停上市公司通過假重組來借尸還魂,導致市場投機炒作成風。二是實施“退市整理期”制度,設立“退市整理板”,這在一定程度上有利于保護投資者權益。
尤其應該肯定的是創業板退市制度中新增的兩項退市標準。雖然輿論對兩條新增的退市標準充滿了爭論,但筆者以為,這也正是創業板退市制度的兩個新亮點。其一,是將連續受到交易所公開譴責作為退市標準,這有利于上市公司規范運作,給上市公司中的害群之馬以震懾。特別需要肯定的是,這一退市標準有利于增加交易所層面的監管威力。一直以來,對上市公司的處罰權都集中在證監會的手上,而交易所對上市公司的監管無非就是公開譴責、內部批評、警告和責令改正之類,但這絲毫不影響上市公司的切身利益,交易所層面的監管純屬“豆腐監管”,一些上市公司根本不把交易所的監管當一回事。但將公開譴責作為退市標準之一,這對于上市公司將構成震懾力,交易所層面的監管威力因此得以增強。其二,就“創業板公司股票出現連續20個交易日每日收盤價均低于每股面值的,其股票將終止上市”這一條款來看,雖然就現階段來說,意義不大,但放眼于長遠,這一條款還是有意義的。而且這一規定有利于抑制上市公司盲目高轉增。因為高轉增將會加劇股票價格向面值靠攏。因此,這一條款也有利于抑制市場盲目炒作高送轉之風。
當然,就兩項新增的退市條款來說,確實有需要完善與值得注意的地方。比如,“創業板公司在最近36個月內累計收到交易所公開譴責三次的,其股票將終止上市”的規定,很少有上市公司會愚蠢到這種地步,不如改為“在最近36個月內累計收到交易所公開譴責兩次的,其股票將終止上市”,這更有利于增加公開譴責的震懾力量。而對于新增的第二項退市標準,則應重點防范價格操縱行為的出現。通過價格操縱,在20個交易日內將股票的收盤價在某一個交易日拉上1元的面值以上,操作并不困難,動用的資金也不大。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