熊錦秋
近期股市暴跌之后,據傳社保基金又進場抄底救市,涉及資金至少百億。筆者認為,雖說股市處于較低點位,但從改善供求關系入手的救市,救不了股市健康,市場正常運行機制反因社保基金的救市而更加混亂不堪。
按規定,社保基金理事會直接運作的限于銀行存款和在一級市場購買國債,其他投資需委托社保基金投資管理人。目前,社保基金貨幣資產投資證券投資基金、股票的比例不得高于40%,在此限額內,由社保基金投資決策委員會決定是否增加股票投資,而買什么股票、買多少則由公募基金等投資管理人決定。
顯然,社保基金的救市動作,最終是由公募基金等投資管理人來貫徹執行的。在市場中,最初掌握救市信息的是公募基金等投資管理人以及經手股票經紀業務的證券公司,信息傳遞的延遲對其他投資者顯然不公。而且,由于社保基金買入行為必然對標的股票價格形成支撐,但基金等投資管理人顯然還接受其他投資者比如基金份額持有人的投資委托,如何防止其中的利益輸送是個難題。
再說,秘而不宣的社保基金救市行為,目前也沒有行動指南或明文規范,到底買入信息是否屬于內幕信息不得而知,完全可能有知情人趁機打短差,在社保基金之前買入,反彈后又迅速出貨。
社保基金救市救什么,要解決什么問題,這些都沒有論證。事實上,無論提哪種救市方案恐怕都經不起推敲。任何上市公司發展都具有不確定性,社保基金投資股市本身就是在冒險,救投機盛行的股市更是缺乏正當性。
由于社保基金股票投資需要假以受托的投資管理人之手,社保基金提出的價值投資、長期投資、責任投資理念,在現實中并不能很好貫徹落實,社保基金的股票投資,自覺不自覺地在超配一些并無業績支撐但號稱高增長的中小板、創業板股票。比如有媒體報道,管理人未經實地調研,就讓社保基金重倉“貝因美”,導致深度套牢。或許這些公司未來增長潛力大,但顯然具有不確定性,表明社保基金這些投資的投機成分較濃,不知救市會否貫徹同樣的激進投資思路。
社保基金若肩負救市重任,如何在利潤與救市責任兩者之間選擇,這永遠是個難題。要謀求利潤就必須以一個正常市場主體參與市場博弈,而要承擔更多責任就要放棄市場主體的部分權利,兩者實難兼顧。比如入場救市后短線出現一定利潤,是走是留?如果連本帶利出局,股市供求關系重新改變,社保基金成為過江龍,市場或將陷入更大恐慌;如果堅守,后市也有可能再次下探,如此等于把國民利益置于風險境地。
或許社保基金投資決策委員會對當前市場底部的判斷有很大底氣。但是,就算社保基金抄對了投機市底部,賺的又是誰的錢?而且在股市規模越來越大的今天,市場底部的決定因素更加多元且不可知,任何投資主體都應對市場保持一份敬畏。社保基金雖然擁金數百億,但在股市面前也只是滄海一粟,而社保基金在二級市場買股成本又豈能與發起人原始股相提并論,這些都決定了社保基金如果妄自尊大必然因此而大吃苦頭;已有經驗也表明,社保基金投資如果不堅持審慎和適當的原則,風險極大。
細心的投資者可以從最近美國國債持有表中發現,美國社保基金持有美國國債比例最大,達到19%,持有2.67萬億美元。美國聯邦社保基金不持有股票等風險資產,按美國《社會保障法案》規定,每年的全部余額都如數投資于聯邦債券,原因是美國政府擔心股市風險,也擔心體量巨大的社保基金入市會干擾市場的自由競爭與公平。此外,有學者認為,聯邦社保基金入市可能導致政府對資本市場的控制、一些行業部分國有化、政治家直接卷入私人經濟,以及由此產生資源誤置與裙帶資本主義、腐敗等問題。
直接用資金救市舉世罕見,此次外圍市場救市充其量不過是禁止賣空等改變市場運行機制的措施,A股市場制度遠不如成熟市場完善,我們更應擔心社保基金入市和救市可能干擾市場自由競爭與公平、影響公司治理等問題,我們至今連社保基金抄底了哪些股票都無知情權,更難確保其公平規范運作。股市問題本就錯綜復雜,社保基金出手救市對股市中的糾正體制機制性積弊沒有多少裨益,只會由此產生新的問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