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桂浩明
日前,有一家證券公司發行的股票型理財產品因為被大量贖回,存續份額低于原定最低標準,觸發了終止交易的條款而清盤了。理財產品清盤,在如今并不是什么新聞。但該款產品被清盤還是值得說說的。因為這款理財產品并未出現大量虧損,相反,在今年這樣嚴峻的市場環境下,仍然取得了較大的正收益,是少數幾個給持有人帶來盈利的產品,運行得還相當好。但正因為如此,不少持有人在慶幸自己在逆勢中還能夠賺錢的同時,選擇了“落袋為安”。結果使得這款表現不錯的理財產品被迫提前結束。理財產品因為這樣的原因而清盤,應該說不多見,可以說是一種“另類清盤”。
有人說,出現這種“另類清盤”,表明投資者不成熟,缺乏進入資本市場的勇氣,不敢參與,甚至還“贏不起”。這樣說當然不是沒有一點道理。但在筆者看來,事情恐怕未必這么簡單。有投資者就表示,現在市場上并沒有所謂的“常勝將軍”,在調整市道中,的確會有一些機構做得不錯,在行情震蕩下還能盈利。但是,如果市場狀況變了,進入了上升或者下跌市道,這些機構就未必能及時適應了,很可能就會做得很差。這幾年,人們看到了太多的公募與私募基金,曾經業績驕人,可轉眼就落花流水。這里的原因在于,不少機構只習慣在一種市場格局下操作,條件一變就無法應對了。說到底,這還是由于市場上沒有真正意義上的盈利模式。因此,看到某個機構掌管的理財產品現在有盈利,就自然會擔心這種盈利能否長久。一旦感到沒有把握,就會考慮贖回。毫無疑問,這些投資者其實是真正理性的。因為他們看到了中國資本市場客觀存在的一個巨大缺陷。
大約十多年前,管理層就提出要“超常規發展機構投資者”,這個愿望很好,也的確對市場的發展起到了積極作用。直到今天,還有很多人念叨起2004年前后的“五朵金花”行情,這應該說是滬深股市第一次真正意義上興起價值投資的理念。但曾幾何時,人們又遺憾地發現,這樣的理念已很難在市場上找到實踐機會了。因為還沒有等這朵“時間的玫瑰”開放,疾風驟雨就把它吹斷打折了。現實問題是,這么多年來,市場行情起伏,熱點多變,但卻沒有一條主線,這自然也就沒有可能圍繞它形成相對穩定的盈利模式。即便有了股指期貨這樣的金融衍生工具,但也因為受到多種制約而無從真正發揮作用。現在,市場上號稱“對沖”操作的理財產品也不算少了,但客觀上卻并沒有出現真正適合對沖操作的交易環境,以致所謂的對沖交易,也就變成了以賺取微小差價為目的的高頻交易。顯然,時下市場大大小小的機構與個人投資者,從投資理念到操作手法,其實都差不多,于是也就只能是靠天吃飯。那些操作相對成功的機構,并非有什么特殊理念,更多只是操作者的性格與手法之所然,比較適合某種投資環境而已。當人們承認了這樣的現實以后,也就不由得會認同“另類清盤”的合理性了。
但是,不管怎么說,出現“另類清盤”,畢竟還是因為缺乏良好的投資環境。自股改基本完成以后,滬深股市的發展重點放在了金融創新和擴大融資規模上,在這兩方面也都取得了不錯的成績。但在培育正確的投資理念,形成理性投資的氛圍方面,相對就做得較少了。而且,就市場建設本身而言,一方面發展速度很快,“硬件”上得很多,但“軟件”卻上得不多,成為明顯的短板。在某種程度上,過快的發展引發了諸多的不適應,也影響到了價值投資理念的推進。也許,通過某種制度設計,可以最大限度地避免“另類清盤”的出現,但是只要無法形成真正的盈利模式,股指的良性發展就仍然會受制約。顯然,“另類清盤”留下了太多值得深入思考的問題。
(作者系申銀萬國證券研究所市場研究總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