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前,在惠州舉行的首屆金海灣經濟金融高峰論壇上,證監會研究中心主任祁斌表示,資金和企業不能有效對接是中國經濟的一個重大缺陷,未來五年需要大力發展多層次的資本市場,2010年中國IPO全球第一,預計這一趨勢在未來十年都將保持。
“中國證券領域改革還不徹底。”祁斌表示,國際通行的IPO(首次公開發行股票)模式是注冊制,中國仍沿用核準制,而在實際操作中是審批制,未來中國要做出改變。中國下一階段經濟發展要由資本市場改革來推動,資本市場要長期良性發展,需要引導社保、養老基金等長期資本進入。目前中國經濟也存在“中介不發達,缺乏有效的對接機制”的問題。
在祁斌看來,經過20年的發展,中國資本市場取得了了不起的成就,但問題也不少。一是市場機制問題,全球的交易所IPO過程都是注冊制的,只有上交所和深交所實行核準制,實際操作是審批制。二是市場文化的問題,投機氛圍濃厚,中國股市2007年的換手率達到900%,而全球投資者的換手率是 100%。三是市場結構的問題,美國的證券市場是一個很穩定的倒金字塔式的市場結構,中國剛好相反,主板公司1300家,中小板500家,創業板200 家,中關村代辦市場100家,成為一個掛在半空中的倒金字塔結構。而債券市場和金融衍生品市場的發展更是嚴重不足。
祁斌稱,我國金融中介體系還遠不發達,近年來一方面大量中國企業排隊融資,另一方面大量的錢找不到出路,老百姓背著一麻袋一麻袋的錢去買房子,就是因為中國的金融中介機制欠發達,老百姓沒有好的投資工具。
祁斌表示,當一國的經濟發展到一定水平,社會財富積累到一定程度,如果金融市場尤其是資本市場發展不夠充分的話,這些資金不僅不能成為支持經濟發展的動力,還會帶來危害,比如游資對房地產、農產品、礦山等的炒作帶來的價格沖擊,所以應該加快我國資本市場的發展,提供一個企業和資金的對接機制。
去年,中國成為全球第一大IPO市場,而第二名的美國市場有一半的IPO也來自中國,“浙江省去年有50多個IPO,很多國家一年的IPO都沒有 50個,我們一個省的IPO超過別人一個國家,預計這一趨勢將保持十年。”祁斌認為,形成一個有效的金融中介體系還應再加入債券市場、PE市場以及OTC 市場等。
祁斌強調說,解決目前資本市場存在的問題,必須拓寬企業與資金對接的機制,首先是市場化改革的方向不能變,然后是PE(私募股權投資)和OTC(柜臺市場)的建設與推進。此外,中國資本市場的結構化問題也非常突出,企業與資本的對接機制仍有待改善。
(陳無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