編者按:2010年年報披露已降下帷幕。數據顯示,2010年上市公司共實現股東應占凈利潤1.66萬億元,較上年增長達37.34%。雖然整體形勢良好,不過從個股的具體情況來看,卻可謂幾家歡樂幾家愁。
一些上市公司充分體現了“士別三日,當刮目相看”,通過主營業務恢復增長、升級換代、降本增效或者資產重組等多種方式,實現了扭虧為盈,為投資者帶來了驚喜。但也有上市公司反道行之,因經營不善、市場行情不景氣等種種原因,業績飛流直下,由盈利變成虧損大戶。為此,本報挑出了一些典型公司進行盤點,希望能為投資者慧眼識英雄或者避開“地雷”提供參考。
中國鋁業:
國際鋁價主導業績扭虧 啟動多元金屬戰略
■本報記者 矯月
借助2010年國際鋁價的大好漲勢,中國鋁業(601600.SH)終于挽回2009年虧損46.19億元的損失,于2010年實現盈利7.78億元。
2010年年報顯示,公司2010年度實現營業收入1209.95億元,同比增長72.19%;公司實現歸屬于母公司股東的凈利潤為7.78億元,與上年同期的虧損46.19億元相比盈利大幅上升。公司實現基本每股收益0.06元。
公司表示,業績大增主要由于主導產品市場價格回升、控虧增盈措施初見成效且產銷量增加。
中金公司蔡宏宇分析,公司鋁產品產量穩步增長。2010年公司氧化鋁、化學品氧化鋁、原鋁以及鋁加工產品產量分別同比增長30.3%、16.3%、11.6%以及43.9%。此外,公司毛利率環比有所提升,四季度鋁價環比上漲7%。
此前,受金融危機影響,國際鋁價大幅下跌,倫敦金屬交易所(LME)期鋁從最高的3375美元下跌到1285美元,同時國內外相關行業對鋁的需求大幅減少,加上產能過剩等因素,中國鋁業2009年凈虧損46.19億元人民幣。
根據公司年報,2010年公司氧化鋁板塊的產品銷售總額為268.38億元,同比增長46.74%,板塊盈利總額為10.77億元,比上年同期的虧損28.96億元增加利潤39.73億元;公司原鋁板塊的產品銷售總額為532.55億元,同比增長24.63%,盈利總額為3.59億元,比上年同期的虧損14.27億元增加利潤17.86億元;公司鋁加工板塊虧損3.24億元,比上年同期減少虧損5.74億元;公司貿易板塊的盈利總額為8.61億元,比上年同期增長36.02%。
點評:從中國鋁業2009年與2000年的年報業績可以看出,公司業績主要是受國際鋁價的影響所致,為此,中國鋁業發展多元金屬戰略,而這一戰略也有效地提升了公司的業績。
3月1日,在中國鋁業舉行的業績說明會上,公司董事長兼CEO熊維平(專欄)表示,中國鋁業已經確定了國際多元金屬礦業公司戰略,重點包括銅、鋁、鐵礦石、稀土、煤炭等資源。目前母公司中鋁總公司尚無將銅、稀土資產注入上市公司的計劃。
本鋼板材:
大股東自產鐵礦石成本低廉 助力業績大翻身
■本報記者 矯 月
受益于2010年上半年國內汽車、家電市場的興旺,板材市場環境的改善,成為本鋼板材(000761.SZ)扭虧為盈的關鍵。年報顯示,本鋼板材推翻2009年虧損15.45億元的不良記錄,2010年凈利潤達9.25億元。
業內人士分析,本鋼板材之所以能扭虧為盈,除了公司主營業務增長的因素外,公司原材料成本低廉也是一大因素。公司所需鐵精粉一半來自集團,采購價格基于不高于上一個半年度進口鐵礦石均價加上從港口到公司運雜費的原則來制定。在2010年礦價上漲的大環境下,這種滯后式的定價使公司獲得了成本優勢,導致去年公司噸鋼成本增幅遠低于噸鋼售價增幅。
齊魯證券分析,經過2009年的擴張,本鋼板材粗鋼產能已達1000萬噸,在不考慮未來資產注入的前提下,公司原有產能將趨于穩定,未來重心主要放在產品結構調整上。目前公司正全力推進冷軋硅鋼工程、丹東20萬噸不銹鋼工程、220萬噸第三冷軋廠工程和30萬噸高強電鍍鋅板工程的建設。這些項目的陸續完工和投產將大幅提高公司高端產品的比例,從而有效提升公司盈利能力。
年報顯示,公司上下半年的毛利率分別為12.14%和9.50%。齊魯證券認為,公司下半年業績下滑的原因是:一方面隨著國家家電、汽車消費刺激政策的退出,市場需求下降,產品銷售均價從上半年的4563下降到下半年的4520;另一方面,由于2010年上半年鐵礦石價格已經大幅攀升,大大提高了下半年的集團礦定價基準,導致下半年公司礦石成本居高。
點評:隨著國內各大鋼鐵企業快速發展,新增產能將進一步大規模釋放,致使國內鋼材市場競爭更趨激烈。目前本鋼板材股票已經停牌交易,公告稱公司有重大事項。有消息稱,本鋼板材存在集團向股份公司注入軋線或鐵礦資產的可能性。
攀鋼釩鈦:
“三法寶”扭虧為盈 華麗轉身礦業巨頭
■本報記者 矯 月
由于全球金融危機后鋼鐵行業普遍陷入困境,攀鋼釩鈦(000629.SZ)經營也一度非常困難,而2010年攀鋼釩鈦實現營業收入432.72億元,同比增長12.37%;利潤總額為10.90億元,去年同期虧損13.45億元;歸屬于母公司所有者凈利潤10.62億元,去年同期虧損15.51億元;基本每股收益為0.19元。每10股派現金1.2元(含稅)。公司以略超之前公司的業績預期,順利扭轉連續兩年虧損,終于順利摘帽。
攀鋼釩鈦之所以能夠扭虧為盈靠的是三大法寶:主業恢復增長、投資收益大增及非經常損益構成盈利。從利潤構成來看,主要包括政府補助在內的非經常損益、投資收益及經營主業恢復性增長是公司盈利的三個主要渠道。從主業經營來看,公司2010年業績恢復動力仍是來自于鋼鐵行業整體性恢復,量價增長帶來的營收增長和毛利率提高,公司各項產品除軌梁以外毛利率均有不同程度的增長。另外公司綜合費率也有較大幅度下滑,從15.87%降到12.42%的水平,從而保證公司的盈利水平,體現公司在成本費用控制上的改善。
點評:澳洲礦山被市場看成為攀鋼釩鈦業績催化劑。重組后的攀鋼釩鈦以鐵礦石和釩鈦礦產為重,這兩項業務均具有稀缺性——而完成重組后的攀鋼釩鈦將成為國內鐵礦石儲量最為豐富、鐵礦石采選能力最大的礦產資源龍頭企業。
中國遠洋:
集裝箱需求總體上升 高油價仍是隱憂
■本報見習記者 桂小筍
67.6億元的凈利潤,相比上年-75.4億元的虧損,中國遠洋(601919.SH)2010年度成功地打了個扭虧翻身仗。
對于業績增長的原因,公司解釋為世界經濟復蘇與國際貿易需求增加拉動集裝箱運輸需求總體上升,同時各班輪公司謹慎投放運力以及減速航行,使得供求關系大幅改善。中國出口集裝箱運價指數(CCFI)由2009年的最低點763點上升到2010年8月份接近歷史峰值1200點,2010年全年均值為1131,比2009年均值上升22.3%。運量的強勁回升以及運價的恢復使得2010年全球集裝箱航運業整體扭虧為盈。
據公開資料顯示,2010年中國遠洋公司集團所屬集裝箱航運及相關業務貨運量達6,215,371標準箱,較上年增長約18.7%。實現營業收入人民幣413億元,較上年增長73.2%。
與此同時,繼淡季成功實施Vessel Pool計劃,實現大幅減虧后,集團抓住市場復蘇機遇,協調合作方,實施航線運力恢復和結構調整,其中亞歐、跨太平洋航線周艙位分別較淡季增長40%和43%。市場旺季期間,美、歐線分別開出加班船增創效益。
點評:雖然在2010年度成功扭虧,但一季報顯示,歸屬于上市公司股東的凈利潤約為-5億元,比上年同期減少155.56%。對此,多家研究機構發表報告認為,今年一季度以來不斷調高的油價,正在吞噬中國遠洋的利潤。
中海集運:
運價飆升提振業績 需求回暖公司迎轉機
■本報見習記者 桂小筍
中海集運(601866.SH)在2010年度成功實現扭虧。據年報數據顯示,公司2010年度實現利潤總額約43.2億元,比上年增長166.98%;歸屬于上市公司股東的凈利潤約42億元,比上年增長164.77%;歸屬于上市公司股東和扣除非經常性損益后的凈利潤約39.4億元,比上年同期增長161.49%。
主營分行業情況顯示,運輸業營業收入約為345億元,比上年同期增長75.2%;營業利潤率14.4%,較上年增加42.8%;碼頭營收約3.2億元,比上年同期增長28.9%,營業利潤率約39.9%,較上年增長0.2%。
對于扭虧的原因, 公司表示,2010年,席卷全球的金融危機在一定程度上得到緩解,各主要經濟體逐步開始復蘇。隨著需求進一步回暖,集裝箱航運業迎來了轉機。公司適時調整戰略,抓住了區域經濟復蘇的時機,最終使得2010年扭虧為盈。
點評:由于油價上漲及代表干散貨航運景氣度的波羅的海海運價指數BDI持續下滑,許多航運企業有苦難言。中海集運曾在年報中指出,全球經濟伴隨著中東局勢的演變,日本地震等區域性災害的襲擊,使行業復蘇之路又增加了諸多不確定性,集裝箱運輸市場也面臨各種挑戰。有行業分析師表示,二季度BDI有望溫和反彈,而集裝箱航運二季度則因歐線大船交付較多依然不容樂觀。此外,油價上漲將在二季度繼續影響各公司業績。不過,由于散貨和集運二季度運價反彈概率較大,相關公司業績環比或將改善。
華菱鋼鐵:
盲目擴張釀苦果 成2010年第一虧損大戶
■本報記者 謝 嵐
幾家歡樂幾家愁,一邊是工商銀行、中國石油等幾大巨頭日進億金,一邊卻是華菱鋼鐵(000932.SZ)高達26.44億元的巨虧黑洞——名列2010年滬深兩市虧損榜榜首。
事實上,華菱鋼鐵近年來一直處于業績滑坡之中。資料顯示,2009年公司凈利潤就比2008年下降了近9成,不過盡管如此,公司仍然實現了1.2億元的盈利。
然而,很多投資者沒有料到,2010年,在整個鋼鐵行業行情復蘇,大部分鋼企利潤回升的情況下,華菱鋼鐵卻一路滑向了巨虧的深淵。
對于2010年的巨額虧損,華菱鋼鐵表示,過去5年來,公司投入巨資進行技術改造和結構調整,在推動產業升級的同時實現了經營規模和有形資產的快速擴張,但在企業內在競爭力的提升上有所滯后,特別是在公司管控體系的創新變革、內部管理的精細化、對市場迅速反應的能力建設與國內外優秀的鋼鐵企業存在較大差距,企業經營狀況容易受到市場波動的影響。
同時,受前期技改投入較大,銀行借款多,資產負債率偏高,財務費用支出壓力大等因素影響,大投入并沒有大產出。這些矛盾在2010年公司的生產經營中突出暴露出來,特別是公司控股子公司華菱漣鋼虧損26.67億元,是導致公司整體虧損的重要原因。
不過,華菱鋼鐵方面也稱,面對困難局面,公司管理層已采取及時的應對措施,包括調整了華菱漣鋼主要高管人員及華菱漣鋼進口礦長協比例將由40%提升至70%以上等。
點評:5年前,米塔爾入股華菱鋼鐵之初,雙方都對未來經營前景展示了良好的預期,稱之為“一場全球鋼鐵行業矚目的跨國聯姻”。市場亦普遍寄予了厚望,認為憑借米塔爾的鐵礦石資源儲備,華菱鋼鐵有望獲得原材料成本優勢,同時,還可借助米塔爾先進的管理理念和機制獲得低運營成本優勢。
然而,令市場大失所望的是,華菱鋼鐵此次的巨額虧損,正是出在被寄于厚望的原材料成本和管理上。真可謂,外來的和尚未必會念經,中國鋼企要想強大,還需自己苦練內功。
漳澤電力:
煤價壓倒火電致凈利驟降 日元升值雪上加霜
■本報見習記者 桂小筍
利潤總額下降998.74%、歸屬于上市公司股東的凈利潤下降5428.34%、從盈利1406萬元到巨虧7.5億元,漳澤電力(000767.SZ)一年業績變化堪稱天壤之別。由于業績不理想,公司自2008年開始,連續三年未曾分紅。
年報稱,由于煤價持續高位運行,使得公司營業成本大幅增加,公司主營業務盈利能力較上年同期有大幅降低。除此之外,由于報告期內日元匯率上升,公司實現日元外債匯兌損失約8551萬元。
與上年同期相比,漳澤電力主營業務及結構并未發生明顯變化,銷售單介提高使公司主營業務收入較上年增長,但燃煤價格同比上升使營業成本大幅增加。準折之后,公司出現大幅虧損。而2009年報顯示,之所以報告期內實現盈利,主要得益于售電量增加及銷售單價提高,燃煤價格同比下降使營業成本得到有效控制,公司主營業務盈利能力較上年同期有大幅增長。
主營業務分行業情況表顯示,三大主營業務電力、熱力及供水在報告期內營收分別為41.8億、4093萬元和4147萬元,但毛利率卻分別為-10.91%、-89.64%和18.04%,毛利率比上年同期分別下降749.65%和增長34.45%,以及下降0.45%。
公開資料顯示,由于受煤價上漲的影響,近兩年來,漳澤電力的主營業務毛利率直線下滑,2009年,三大主營業務電力、熱力、供水毛利率分別為1.78%、負66.67%和18.12%,比上年同期分別增長20.68%、29.39%和下降2.21%。
同期披露的一季報顯示,公司一季度歸屬于上市公司股東的凈利潤約為-1.77億元,比上年同期降低3475.54%;經營活動產生的現金流量凈額約為-1.8億元,比上年同期增長54.54%。
對于虧損的原因,一季報同樣解釋為,因煤價預計保持高位運行,發電量持續保持增長存在一定的不確定性所致。
點評:對比漳澤電力近兩年的年報可以發現,公司的業績可謂“成也煤價,敗也煤價”,在這種情況下,漳澤電力的業績完全掌控在燃煤價格的升降之上,公司如果想改變這種狀況,將業績掌控在自己手中,只能說“任重而道遠。”
鋅業股份:
上下游兩頭擠壓利潤 脫星摘帽后再度輪回
■本報記者 謝 嵐
2010年對國內最大的金屬鋅生產商鋅業股份(000751.SZ)來說可謂“流年不利”。
2010年業績由上年的6321.58萬元大幅扭盈為虧,虧損高達5.83億元。這距離鋅業股份“脫星摘帽”尚不到一年時間。
報告顯示,公司2009年6月份還處于虧損狀態,由于公司2009年三季度購買鋅精礦收到政府補助1698萬元,獲得債務重組收益2118萬元,二者合計約3816萬元,鋅業股份2009年前三季度才扭虧盈利479.7萬元;公司2009年收到財政補貼及債務重組收益共計約4500萬元,占當年凈利潤6321.58萬元的70%以上。
但問題是,雖然政府補貼及債務重組收益擺脫了暫停上市的命運,但鋅業股份的實際主營業務能力并未得到質的改善。仔細研讀年報也可發現,即使是5.83億元的虧損額,也已是經過“收斂”的。年報數據顯示,公司營業外收入本期比上期增加了68.43%,其中包括收到的政府補助3731萬元,以及債務重組收益3985萬元。
點評:事實上,在A股中經常可以發現這樣的公司,在采用手段扭虧為盈,擺脫暫停上市命運之后,主營業務卻未真正得到改善,從而很快進入新一輪的虧損期。
而對鋅業股份來說,雖然公司在年報中提出了一系列的扭虧措施,但恐怕市場更多的已經是將期望放在其控股股東中冶集團注入資產上了。不過,鋅業股份4月1日曾公告稱,未來三個月無對鋅業股份進行重大資產重組、收購、發行股份等事項的安排。
新中基:
主營業務問題重重 業績翻身任重道遠
■本報見習記者 桂小筍
2010年度,新中基(000972.SZ)實現營收約15.1億元,比上年下降8.92%;利潤總額約負4.4億元,比上年減少7782.88%;歸屬于上市公司股東的凈利潤約負3.5億元,比上年同期減少2162.72%。
對于虧損的原因,年報解釋,一方面,國內番茄行業繼續延續產能擴張的態勢,過剩的產能和原料供應不足的矛盾日益突出;另一方面,全球經濟復蘇增長緩慢,加上人民幣持續升值,使得過度依賴出口的中國番茄行業更是雪上加霜。在這樣的市場和經濟形勢下,新中基主業集中度高、產業鏈不完善、產品線不豐富、負債率偏高、財務費用負擔過重等經營風險凸顯,導致公司經營過程中的矛盾和問題集中顯現,從而使公司在報告期內出現了較大的經營虧損。
2011年一季報顯示,報告期內歸屬于公司股東的凈利潤再次虧損約5475萬元,之所以出現此狀況,報告解釋:產品成本上升,行業產能過剩,國際市場大桶番茄醬價格回升緩慢加之人民幣升值的因素,導致公司2011年第一季度凈利潤較上年同期大幅下降。
點評:在近幾年的報表中,只有2009年公司實現了盈利,但是,營業利潤負1151萬元清晰地告訴我們,突擊扭虧其實全仰仗了營業外收入約3705萬元。公司的主營業務并沒有得到實質性的改善,既然如此,2010及2011年一季度接連出現虧損,也就不足為奇了。
振華重工:
金融危機后遺癥未消 內憂外患巨虧6.9億元
■本報見習記者 桂小筍
盡管也收到了政府補助約6578萬元,但依舊擋不住振華重工巨大的虧損額度。從2009年的盈利8.4億到2010年的虧損6.9億,振華重工(600320.SH)經歷了冰火兩重天。
2010年報披露,公司歸屬于上市公司股東的凈利潤約負6.9億元,比上年同期減少182.73%;基本每股收益負0.16元,比上年同期減少184.21%。
虧損的原因,年報解釋為:外部,國際金融危機的持續滯后影響致使市場需求不振、傳統港機訂單數量和單價大幅下降,公司銷售收入減少、生產任務不足。從主營業務分布情況來看,集裝箱起重機、海上重型裝備及鋼結構營業收入比上年出現大幅下滑,分別減少49.21%、28.7%和43.67%。
值得注意的同,隨后披露的一季報顯示,振華重工一季度再虧1.23億元。對此,一季報解釋,是受國際金融危機的持續影響,市場需求不振使公司業務量、銷售價格雙雙下滑以及固定資產折舊費等營業成本增大的綜合影響所致。
點評:在許多公司宣布受金融危機影響而業績受挫的2009年,雖然歸屬于上市公司股東的凈利潤同比下滑了67.4%,但振華重工依舊實現了約8.4億的凈利潤,而行業逐步回暖之后,振華重工卻依舊在金融危機的旋渦中難以拔腳,甚至2011一季報依舊虧損,這不得不讓人思量,金融危機的危害對振華重工影響還有多深、多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