構建和諧社會是我國社會主義建設的重要目標,不過,剛剛過去的2010年,中國股市卻上演了并不和諧的一幕。
首先是股市融資額全球第一,股市跌幅全球第三。2010年是中國股市名副其實的融資年,全年募資金額達到10016.32億元,一舉超越2007年7985.82億元的歷史紀錄。在IPO、增發及配股融資規模上,均創出歷史新高,分別為4921.31億元、3656.80億元和1438.22億元。全年IPO首發股票共計 349只,這一數字超過2007年至2009年三年間的總和。不論是募資總額還是IPO首發數量,中國股市都位居全球之冠。
但與此形成鮮明對比的是,中國股市2010年的走勢卻在全球股市中跌幅第三。2010年代表中國股市的上證指數跌幅14.31%,在全球股市中跌幅第三。
其次是2010年A股造就億萬富翁824位,股市投資者70%虧損。據W IN D資訊不完全統計,2010年上市的349只新股中,持股市值上億元的個人股東高達824位,相當于平均每只新股上市就有2.4位億萬富翁產生。而與此形成鮮明對比的是,有調查顯示在2010年中近70%的股民虧錢。
其三是一級市場發行市盈率遠超二級市場市盈率,一、二級市場倒掛。截至2010年12月31日,滬市主板市盈率為21.61倍,深市主板市盈率為 35.43倍,中小板市盈率為56.93倍,創業板市盈率為78.53倍。但2010年349只新股的平均發行市盈率達到了59.22倍,明顯高于滬深主板、甚至高于中小板。滬市新股發行市盈率最高達到87.73倍,為海南橡膠所創造。而創業板公司新研股份的發行市盈率達到150.82倍,再次刷新A股發行市盈率最高紀錄。至2010年底,創業板新股發行市盈率超過百倍者頻頻出現。
股市為什么會出現這種不和諧的局面?究其原因,皆因中國股市是一個“圈錢市”的緣故。上述三大不和諧現象的出現,皆與圈錢有關。
融資是中國股市最主要的功能,甚至是唯一的功能。正是為了讓上市公司最大化地融資(即圈錢),中國股市不僅設置了絕大多數股本不上市流通的股本結構模式 (即便股改了,新股首發上市的規模也不足25%),通過人為調控股票的供求關系來抬高新股發行價格;而且新股發行制度始終都是為發行人最大化融資服務。特別是2009年6月推出的市場化發股制度,更是把新股發行變成了赤裸裸的“圈錢”,“三高”發行成了這一年半以來新股發行的最大特色。
也正因如此,導致了一級市場發行市盈率與二級市場倒掛現象的出現,也成就了中國股市融資額全球第一的“殊榮”,同時也使中國股市成了億萬富翁的生產基地。而所有這一切都是需要廣大投資者來買單的,都是以犧牲中國股市的健康發展為代價的。股市因此而下跌,投資者因此而虧損,皆在意料之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