洪都航空暴漲暴跌的魔鬼隱藏在細節,隱藏在探頭縮尾的信息披露環節的不對稱之中。
洪都航空先是肆無忌憚地狂飆暴漲,然后又義無反顧地慘烈暴跌,關鍵的關鍵維系在一個有關“防務性資產注入”的信息預期真偽。盡管種種跡象表明在這信息預期變臉中隱藏著一個張牙舞爪的魔鬼,但是,這并沒有妨礙該公司在大股東伺機套現之后,用“從未考慮過”等字眼,把一切有關自己的信息披露干系撇得一干二凈。這充分暴露了資產重組題材信息披露環節的短板。
按照洪都航空澄清公告的說法,“公司實際控制人中國航空工業集團公司從未考慮過將所屬防務資產注入公司,未來也不會考慮將防務資產注入公司。”然而,此前有據可查的公開信息顯示,放出“防務性資產注入”空氣的不是別人,正是洪都航空自己。2009年3月11日,洪都航空時任董事長吳方輝在十一屆全國人大二次會議新聞發布會接受媒體采訪時表示,“在重組后的中航集團防務平臺中,洪都航空是唯一的上市公司,因此要充分發揮上市公司的作用,參與中航集團的整體戰略思考。”在2010年4月12日發布的2009年年報“董事會報告”中,人們又見到了這樣一段“對公司未來發展的展望”:中航集團旗下的十大板塊原則上不再進行新的IPO,而是對目前已有的上市公司通過定向增發、資產注入、資產置換等資本運作手段實現子公司整體上市,公司作為中航集團旗下一上市公司,有望成為其重要的整合平臺。一個“防務平臺”,一個“整合平臺”,就這樣成為點燃洪都航空“防務資產注入”概念炒作之火的火種,令其股價在兩年間暴漲8倍。
洪都航空在長達兩年的時間里,從未對市場借“防務性資產注入”概念的炒作說過一個“不”字,卻在大股東趁股價高企之際完成了占總股本1.65%的減持之后,突然發布了這則被市場稱之為 “史上最絕情的澄清公告”。盡管公告聲稱此次大股東減持“出自自身生產經營的需要”、“符合國家有關證券監管、國資監管以及軍工行業管理的有關規定”,但是,一個不爭的事實是,由于此次減持,使得該大股東所持有的股份總額,即使加上洪都集團的股份在內,也只剩下了48.35%,距國資委批復洪都航空定向增發的批文——關于此次定向增發完成后二者合計持有洪都航空股份的比例不低于50%的說法,恰好差了1.65個百分點,明顯違反了國資委國有戰略性核心支柱產業的絕對控股地位的規定。就此而言,公司公告稱“符合有關規定”的說法顯然難以自圓其說。更值得注意的是,洪都航空大股東中航工業此次減持741.32萬股,套現3.9億元,而在此前一個多月,其剛剛以現金出資2.5億元,認購了洪都航空定向增發的940萬股。在這么短的時間里,剛增持即減持,且以78.86%的減持比例套現了相當于原出資總額156%的現金。如果說這也算是符合“證券監管”有關規定的話,那么,這里面的貓膩,顯然已不是“此地無銀三百兩”的澄清公告所能解釋的了。
洪都航空股價的暴漲暴跌,不僅反映了目前資產重組題材概念炒作在信息披露上 “神龍見首不見尾”的特點,而且這在很多方面其實也可以說非常符合內幕交易的特點。在這里,率先放出 “防務平臺”、“整合平臺”空氣的洪都航空在信息披露上的責任,難道真的可以通過翻手為云覆手為雨的澄清公告,就能撇得一干二凈嗎?當然,我們也許不能排除某些推波助瀾的機構調研也會有走眼或作弊的可能。有時候,調研的機構越集中,以訛傳訛的可能性也就越大。但是,在更多的時候,這不正是內幕交易的魔鬼在不對稱的信息披露中,把大多數明顯處在弱勢地位的投資者蒙得找不到北的絕妙好招嗎?
洪都航空由于信息披露環節的不對稱所引起的暴漲暴跌,對于我們這個不成熟的新興市場是壞事,也可以說是好事。它至少告訴我們,越是資產重組信息披露的短板,監管越是不能回避。為了信息披露尤其是資產重組信息披露的規范,不至于異化為對那些利用信息披露的不對稱大做文章的資產重組概念炒作的縱容和鼓勵,而給內幕交易以可乘之機,越是“事出有因”的疑似內幕交易不對稱資產重組信息披露,尤其不能因為“查無實據”而輕輕放過。
在筆者看來,對付“事出有因、查無實據”的資產重組不對稱題材炒作也不是一點辦法也沒有,不妨也和對付內幕交易一樣,來一個“舉證倒置”。在明察秋毫的“舉證倒置”面前,看誰還能得了便宜還賣乖?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