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浪財經 > 證券 > 證券市場二十周年:向上生長 > 正文
1990年到2010年,中國證券市場走過了第二十個年頭。如今它正如一個青年人,朝氣蓬勃、風華正茂,偶爾會犯些小錯誤,從中吸取教訓,然后更加健康和壯大。
他還是一個非正常成長的年輕人,從一出生就被賦予了太多的希望和呵護,被寄予了太厚重的責任。在他們的成長過程中,有一些長輩,目睹了他們的出生和成長、時時給予鞭策和激勵、處處送出關懷和溫情。
在二十年之際,他們對這個青年人有什么話要說?哪一些成長的故事令他們記憶深刻?他們如何憧憬和規劃他的未來?
新浪財經陸續推出“二十年記憶”約稿,由親歷證券市場二十周年的代表人物來為您講述他們的“二十年記憶”。
賀強 中央財經大學證券期貨研究所
1990年12月19日,黃浦江畔一聲鑼響,標志著中國證券市場正式誕生了。這一天數百名中外貴賓參加了上海證券交易所正式開業的慶典。1991年7月3日,深圳證券交易所在改革開放的特區隆重地舉行了開業典禮。這兩個特殊的日子,已經作為輝煌的起點,載入了史冊。
滬深兩家交易所的正式開業,標志著我國改革開放后的證券市場正式誕生了,也象征著中國百年證券的歷史長河,千折百回,歷經險阻,終于匯流成濤天的大潮,即將朝著無垠的大海奔去。二十年的歷史表明,證券市場的誕生順應了經濟改革和經濟發展的需要,不但為市場經濟的運作提供了樣板,為深化企業改革提供了動力,而且極大地提高了人們的金融意識,有力地推動了資本市場的發展。
大業初創,春意難忘
1991年初,鄧小平同志在上海視察時指出,金融是現代經濟的核心,金融搞活了,全盤皆活。這在理論上為中國證券市場的發展提供了重要的思想指導。
1992年鄧小平的南巡談話,不僅給“股票市場到底姓社姓資”的爭論畫上了一個句號,而且極大地促進了新中國證券市場的發展。
也許至今仍沒有任何一個人能夠說得清,如果沒有鄧小平在這年年初的南巡談話,剛剛誕生不久的中國股市后來會不會夭折;但是,幾乎所有的人都明白,如果沒有鄧小平的南巡談話,中國證券市場不會達到今天這樣一種規模。
1992年,是值得回味的一年。
這一年電真空B股和深南玻B股先后上市,掀開了新中國利用股票在國際市場上直接融資的歷史一頁。
這一年鄂武商在深圳證券交易所上市,拉開了深滬證券市場由地方性市場走向全國性市場的序幕。
這一年成立的國務院證券委員會和中國證券監督管理委員會,標志著證券市場的監管已進入規范化階段。
1992年,剛剛誕生不久的中國證券市場也給人們留下了許多值得深思的教訓。深圳原野股票停牌事件給管理層第一次提出了如何把好上市公司質量關的問題,也給投資者提出了怎樣回避上市公司帶來的風險問題。深圳“8·10風波”,則更是為我們提出了到底應當如何發展證券市場的問題。
1992年,深滬證券市場的投資者也第一次品嘗到了股市暴漲暴跌是一種什么滋味。大暑之后有大寒的股市評論文章,則給新聞媒體提出了輿論怎樣介入證券市場的嶄新課題。
治理整頓,曲折發展
1993年至1995年,國家實行從緊的宏觀調控政策,證券市場受宏觀經濟形勢特別是宏觀調控政策影響十分明顯,股市在曲折中艱難發展。
1993年滬市有5次反彈向上突破千點大關,但隨后又相繼跌破1000點。大盤的大起與大落,股民的歡樂與痛苦,給股市譜寫了一曲希望與低迷并存的主調。
盡管宏觀大環境不容樂觀,但在一些有利因素的推動下,1993年的證券市場亦取得了較大的發展。93年股票發行首次實行額度制,股票發行與上市規模迅速擴大,為支持經濟發展籌集了大量資金,其他證券交易的品種也得到了進一步的發展,證券市場已成為社會主義市場經濟體系的重要組成部分。
1994年,全國通貨膨脹率高達21.7%,為了抑制嚴重的通貨膨脹,政府堅決實行全面從緊的宏觀調控政策。受此影響,股市不斷下滑。面對低迷的股票市場,中國證監會的領導分別于3月和7月份提出了“四大救市政策”和“三大救市政策”,由此引發了股市8、9月份的牛市行情。滬市兩度突破了1000點大關,但終因宏觀形勢并未根本改變,股市在維持了兩個月的牛市行情后再次滑落。
同時,管理層在證券市場中提出了以債市為主的方針,國債的發行規模迅速擴大,國債期貨市場交易異常火爆,出現債市壓迫股市的現象。
1995年各路游資云集國債期貨市場大肆炒作,“327事件”和“319事件”不斷爆發,過度投機造成了惡劣影響,5月17日,中國證監會宣布在全國范圍內暫停期貨交易。
下半年,長虹“轉配股”違規上市受到處罰,市場各方應如何來共同遵守游戲規則,成為人們談論的焦點。
9月,十四屆三中全會提出“積極穩妥地發展債券和股票市場融資”等政策,則意味著經過5年的探索實踐,年輕的證券市場已從試驗階段走出,進入了新的發展階段。
牛氣沖天,加強調控
經過前三年的治理整頓,宏觀政策已由緊轉松,貨幣政策由“雙緊”轉變為“適度從緊”。1996年,被稱為中國股市的“準黃金時代”。盡管這一年的開端并不理想,但春節后,股市出現了不斷上揚的大牛市行情。5月和8月央行的兩次降息,標志著緊縮了3年的貨幣政策開始放松。隨著大量資金流入股市,滬深股市一路走高,一輪罕見的大牛市行情出現了。
火爆行情帶來了股市的過度投機。一些不負責任的大戶狂炒“概念”,違規行為呈現出速增趨勢。管理層連續頒發了“十二道金牌”調控股市,但都未抑制住股市的過度投機。面對這種極度過熱的情形,《人民日報》頭版刊登了特約評論員文章《正確認識當前股票市場》,文章口氣嚴厲、措辭強硬,表明了管理層加大干預力度的決心。同時,管理層采取恢復滬深兩市漲停板制度等一系列調控政策,滬深兩市狂瀉不止,出現大盤跌停板的現象。一個持續了將近一年的大牛市,終于在回調過程中走到了年底。
進入1997年,經過了充分回調的股市又開始得到復蘇,深滬股市最終形成了沿著45°角一直向上運行的大牛市行情。由于過度投機的現象又一次抬頭,管理層加強了對股市的調控,不僅追加了新股發行上市額度,而且將股票交易印花稅由3‰提高到5‰,同時禁止國有企業與上市公司炒作股票,股市過度投機的現象終于得到有效制止。
下半年,東南亞金融危機日趨嚴重。由于我們采取的措施得當,抵御住了境外危機的影響,股市也因為提前進行了調控,沒有出現類似東南亞各國股市大幅暴跌的現象。
利好頻出,走向規范
1998年,國際上東南亞金融危機蔓延,國內長江、松花江洪水泛濫,內憂外患影響到整個國民經濟與股市的發展。面對日益嚴重的通貨緊縮狀況,人大、政協兩會期間制定出全面松動的金融政策,給股市提供了強有力的基本面支持。滬市指數數次探至千點大關附近,都憑借政策力量最終化險為夷。
這一時期,中國證券市場在制度建設和基礎建設方面都取得了重大突破。
為了增加證券市場中的機構投資者,引導小戶合理投資,穩定股市,證券投資基金金泰、開元于4月正式掛牌,成為中國證券投資基金發展的一個里程碑。可轉換債券歷經多時醞釀也正式登臺,這是增加證券投資工具,豐富證券品種的重要舉措。此后,有關部門還制定了一系列措施,給中國股市的融資提供了廣闊的空間,為更多的資金進入證券市場敞開了大門,為證券市場在新世紀的發展奠定了堅實的基礎。
最為重要的是,12月《證券法》的頒布,使中國證券市場從此走向了依法“治市”不斷規范的新時期。作為新中國第一部證券法典,為證券市場的持續、穩定、健康發展提供了法律基礎,中國證券市場開始進入一個全新的發展階段。
1999年上半年,按照《證券法》的精神,信托與證券脫鉤的工作開始進行,證券公司也出現大重組、大合并的趨勢,受此影響股市出現下滑的走勢。但從5月19日開始,股指在科技網絡股的拉動下不斷上揚。6月《人民日報》發表特約評論員文章《堅定信心,規范發展》。到6月30日,滬市創下了1756.18點的歷史最高點。
規范與發展的新世紀
20世紀90年代的十年,是中國證券市場不斷發展和逐步規范的十年,在這十年中,中國的證券市場經過風雨,走過坎坷,但發展壯大是其主旋律。新世紀的證券市場面臨著前所未有的機遇和挑戰,發展和規范仍是證券市場的兩大主題。當二十一世紀的帷幕徐徐升起,中國的證券市場正迎著新世紀的曙光,不斷走向輝煌。
在經濟全面向好和利好政策推動下,龍年首日,深滬股市放量大漲,深綜指與上證指數分別上漲9.36%、9.05%,成交金額近500億元。隨后幾日,又創出日成交900億元的天量,億安科技、清華紫光股價突破百元大關。7月19日滬市實現了兩千年兩千點,11月下旬,滬市創出2125點的歷史最高點。
此后,我國的證券市場發生了更為翻天覆地的變化。2001年是深幅調整的一年,2001年是穩定發展的一年,2003年《證券投資基金法》頒布,大力倡導價值投資理念,市場走出了一波反彈行情。2004年“國九條”的頒布,不僅確立了證券市場的重要地位,而且為證券市場注入了強勁的發展動力,使得今后市場規模穩步擴大。
2006年,我國的經濟走勢與世界經濟運行出現共振,在政策的積極配合下,股票市場走上了一輪空前的大牛市行情,并延續到了2007年。2008年我國的證券市場在美國金融危機的影響下進入了空前的調整之中,同時凸顯出的是證券市場避險功能的缺失。2010年股指期貨的推出和融資融券的試點,表明了管理層完善市場功能、提升市場質量的勇氣和決心。
這些年,我國初步形成了全面系統的證券期貨法律體系,為市場規范發展提供了重要的保障。市場質量和結構的日益改善,廣度和深度不斷擴展,在社會經濟發展中發揮著越來越重要的作用。市場機制和中介機構在市場的篩選、定價、調節供求中越來越重要,為發揮市場的功能和推進創新發展創造了條件。
結束語
縱觀全局,我國證券市場二十年的輝煌歷程充滿了荊棘,伴隨著證券市場的發展,我們逐步走進一個全新的時代,輝煌的時代。證券市場帶給人們的不只是資金與金錢,還帶來了新思想、新觀念、新知識、新規則。但無論發展到什么程度,我們都要正確把握證券市場的功能和作用,防止偏離正確的軌道。證券市場今后的改革與發展仍然任重而道遠。只有逐步解決阻礙市場發展的基本問題,才能使得我國的證券市場與國際接軌、跨向世界,實現國際化的大發展!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