早報記者 忻尚倫
IPO重啟后,尤其是創業板開板后,頂著“高科技、高成長”之名,中小企業利用各種資源沖擊創業板——因為創業板發行市盈率可以達到百倍以上。
以“史上最貴發行價”的公司海普瑞(002399)為例。海普瑞上市最大的贏家是前期在美國“備受指責”的高盛。高盛全資子公司GS Pharma的平均持股成本約為1.57元/股,以148元/股的發行價計算,GS Pharma在不到3年的時間中,凈賺65.89億元,獲利達93.27倍。越來越多的錢不斷涌入PE(私募股權投資)行業,有錢的實業界老板、年輕的“富二代”紛紛進入PE投資隊伍,非專業投資者遠多于專業投資者成了PE行業的典型特點。
而在投行圈子里,“尋租”圖譜已經展開到了行業各個層面。“以前大家還遮遮掩掩,現在有些大佬甚至堂而皇之了。”一專做中小企業上市的投行項目組負責人說道。
從國信證券投行部李紹武到中信證券投行部高管謝風華,“保代持股”(編注:所謂保代持股,是指券商保薦代表人承諾上報項目,與發行公司簽訂秘密協議,保薦人通過親戚或朋友代理持有該公司比較可觀的發行股份)現象在圈里屢見不鮮,但都做得很隱蔽。“像李紹武為什么會被率先揭發出來?可見該圈子里的人,現在連‘造假’都懶得做了。腐敗之盛由此可見。”一業內人士給予評價。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