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英團
截至2005底,OASDI全部資產均為年利率從3.5%~8%的歷年特種國債和公債有價證券,沒有一分錢的股票資產,更沒有類似上海社保基金投資房地產開發的情形。而且,根據法律規定,信托基金不僅要聯邦政府統一集中管理,而且收支節余必須投資于聯邦政府連本帶利擔保的證券。換言之,美國政府不允許聯邦社保基金“入市”購買股票,更不允許流失到海外進行什么所謂的“委托投資”等。
媒體報道:全國社會保障基金理事會理事長戴相龍17日在臺北舉行的“2010經濟金融論壇”上說,全國社保基金有意與臺灣機構投資者加強合作,投資臺灣證券市場,進行未上市公司的股權投資,以及與臺灣基金管理公司合作成立基金管理公司。
一個國家的社會保障基金,肯定不能單純依靠財政支持等外來資金的注入,開源還要靠基金本身的保值增值。或許,正是基于這樣的考慮,全國社會保障基金理事會理事長戴相龍認為至少有20%的基金可以用于境外投資。但有觀點認為,資本市場的風險系數可能會超越社保基金本身的承受能力。從近些年社會基金投資回報率來看,資本市場根本無法滿足社保基金長期性、安全性、穩定收益和收支不斷擴張總體投資要求。社保基金作為戰略性儲備基金,是老百姓的保命錢,社保基金的“安全至上”比收益高低更關鍵。雖有不少專家認為投資海外后,社保基金可以更為便利地承接因國有股海外上市而劃撥到手的股份,能夠方便社保基金取得更高的投資收益。但投資市場的風險性是任何專家也否定不了的,中投公司投資美國黑石集團的傷疤至今還未愈合。社保基金在國內投資尚且“屢屢失敗”,到了海外就能“大顯身手”了?
毫無疑問,社保基金的管理很特殊,它的特殊性決定了對其投資品種的選擇和風險控制要求應更高。在美國,1935年國會通過《社會保障法案》及其后的修正案強制征收工薪稅所形成的“聯邦老年、遺屬和傷殘人保險信托基金(OASDI)”就類似于我國的基本社會保險基金。研究發現,一直標榜“自由”、崇尚“市場”,反對壟斷與集權的美國人在聯邦社保基金投資的問題上,歷來謹慎、異常保守。根據《社會保障法案》對聯邦社保基金投資的規定:只能投資于美國政府對其本息均予以擔保的“孽息型有價證券”。按照法律,聯邦社保基金的資產除極少數的現金外,幾乎100%都投資在美國財政部專為聯邦社保基金發行的特種國債。截至2005底,OASDI全部資產均為年利率從3.5%~8%的歷年特種國債和公債有價證券,沒有一分錢的股票資產,更沒有類似上海社保基金投資房地產開發的情形。而且,根據法律規定,信托基金不僅要聯邦政府統一集中管理,而且收支節余必須投資于聯邦政府連本帶利擔保的證券,所獲利息也被存入信托基金。換言之,美國政府不允許聯邦社保基金“入市”購買股票,更不允許流失到海外進行什么所謂的“委托投資”等。
無疑,美國對社保基金的管理近乎苛刻。但我國呢?除了十多年前的部門規章外,立法層次之低,根本就不足以保障社保基金的安全。社保基金管理機構既是老百姓的“大管家”和“賬房”,又自己參與經營,這種既當裁判員又當運動員的管理體制也就難免會出現類似于上海等地發生違規操作社保基金案了。
把這么一大筆社保基金用于投資,而且還是委托海外投資經營,其安全性誰來保障?如果海外投資虧損了怎么辦?是政府還是社會保障基金理事會為百姓填平這個“窟窿”?如果社保基金被國際市場的某些投資者盯住或者遭遇國際資本的狙擊,所造成的社會后果估計不是某個組織或者某個人所能左右的了。